登錄???|???注冊
本書是結合法學研究對法學資源和檢索方法的系統介紹的教材,各撰稿人從事圖書館工作和信息資源檢索工作多年。全稿包括研究篇、資源篇和方法篇,細分為法學研究與法學文獻資源概述、法學文獻評價、文獻綜述的寫作、學術規范、法學資源概述、法律圖書館、法學書刊的檢索、法學論文的檢索、知識單元與事實數據的檢索、網絡資源的檢索等十二章,為法學專業學生檢索圖書館和網絡資源提供具體翔實的指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用量大概在1200冊/年。
高利紅 ·圖書檔案 ·25.3萬字
本冊文件集編纂收錄的資料均來自于日內瓦的“國聯和聯合國檔案館”(LeagueofNationsandUnitedNationsArchives),譯文內容主要來自“S”系列中的S38和S40卷宗。根據關內外各團體或民眾上呈國聯調查團的英文信件及電報翻譯而成。
向明 李英姿 王小強 ·圖書檔案 ·20.3萬字
地方政府數字檔案集中管理模式,是指地方政府在開展跨機構的數字檔案集中管理的過程中,針對遇到的反復出現的問題時所固定使用的解決方案。本書以問題為導向,識別了集中托管式、集中保存式、集中利用式、電子文件(檔案)管理系統集中建設式、數字檔案館系統集中建設式等五種地方政府數字檔案集中管理模式,就每種模式的含義、特點、適用性、關鍵內容和方法、國內外現狀、問題和策略展開闡述,并剖析了紹興市電子文件中心、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數字檔案館、江西省電子檔案接收管理系統平臺、加州在線檔案館、天津市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杭州市電子文件中心、青島市數字檔案館等典型案例。我國地方政府數字檔案集中管理,呈現出融合發展、前后銜接、共同治理和系統突破的發展趨勢。
劉越男 ·圖書檔案 ·23.1萬字
為了推動浙江文博事業的發展,切實提高博物館公眾文化服務的能力,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同時也為了迎接第九個“寧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的到來,加強中國港口博物館的學術研究力量,2017年12月浙江省博物館學會舉辦了“博物館與文化浙江”論壇。旨在通過理論研究、案例分析、文化闡釋等專業角度,深入研究博物館運營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等問題,形成學術成果,推動區域文化建設。這是此次會議的論文集。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浙江省港口協會 ·圖書檔案 ·21.5萬字
《文化與詩學》是一本涵蓋了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化研究和文學類書評的論文集,關注學科發展中各種前沿問題,對之進行了細致的討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童慶炳 ·圖書檔案 ·20.1萬字
本期《北大德國研究》的主題是席勒研究,收錄了眾多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席勒及其作品進行研究和介紹的論文,涉及席勒作品的譯介與研究現狀、席勒作品的研究、席勒的美學觀、歷史觀、大學教育觀等;還包括兩篇席勒的譯文和幾篇書評;并收錄了兩篇德國領導人關于二戰結束的演講。
陳洪捷 ·圖書檔案 ·27.7萬字
作者力圖通過明確檔案資產的勞動價值、使用價值,以及有形資產的載體價值、無形資產的內容價值等價值發展線索,梳理檔案資產相關權利的發展軌跡以及檔案資產客體擴張的歷史脈絡,闡明檔案資產與信息資產、數字資產、知識資產等關聯概念的關系,分析檔案價值與檔案權利的實現對于檔案資產運營的影響,最終確立檔案資產論以及主要觀點。
王小云 ·圖書檔案 ·29萬字
《圖書館管理與閱讀推廣服務》立足于現代圖書館的發展,以圖書館的管理與閱讀推廣服務為著眼點,從多個角度對圖書館的管理與閱讀推廣內容進行了介紹。全書分為兩個部分,前六章主要介紹圖書館管理,首先對圖書館管理的內容、發展及其指導思想進行了概述,然后分別從戰略管理、人事管理、知識管理、質量管理、服務管理五個方面對圖書館管理的具體內容進行了分析。圖書館是為閱讀而服務的,閱讀推廣是圖書館的一項重要職能。
劉瑞琨 馬燕 王賢云主編 ·圖書檔案 ·20.5萬字
該書稿以清代學者整理唐代文獻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全面梳理清代學者整理、研究、利用唐代文獻的業績,同時總結清儒整理唐代文獻的成就與得失。清儒以其考證精詳的學風,從各方面對唐代文獻進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其成就令人矚目。對這筆學術遺產進行總結,有利于更好、更便捷地將其文獻整理和考證成果運用于唐史領域的研究中。但是,以往卻由于這些文獻成果太過于分散,搜集整理很有難度,所以一直未見有學者系統地從事此項研究。本課題以《清儒整理唐代文獻研究》為題,是首次對這一重要領域作深入探討和初步總結,很有學術價值。
王雪玲 ·圖書檔案 ·21.9萬字
本書是肖鷹教授批評文章的選集。作為一位學院派教授批評家,肖鷹教授的批評活動堅持文化批評的獨立性、學術性,并且以觀點鮮明、語言犀利的批評風格贏得社會廣泛關注。在這個自選集中,肖鷹教授采用三個原則編選文章:其一,影響較大的批評文章;其二,自認為學術性較強的批評文章;其三,自認為較好地表現自我批評風格和語言的文章。這個文集的編選系統而完整地表現肖鷹教授的批評活動歷程和批評風貌。
肖鷹 ·圖書檔案 ·29.9萬字
??睂W是研究古籍??钡目茖W,其目的和任務是總結歷代學者校勘古籍的經驗,研究校勘古籍的法則和規律,為具體進行古籍??碧峁├碚撝笇?。??睂W理論是在校勘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具有指導校勘實踐的作用,同時又接受??睂嵺`的檢驗,并在??睂嵺`中發展。
倪其心 ·圖書檔案 ·24.6萬字
本詞典為一本收詞全面、釋義完整、實用性強的文獻保護中英對照詞典。詞典廣泛收錄了圖書館、檔案館、情報、古典文獻和歷史等人文社會學科和物理、化學、生物、材料、造紙、印刷、環境、建筑、通風和消防等自然學科,將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各專業基礎知識與文獻保護專業打通。參與本成果研究的研究人員都為文獻保護工作一線的科研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且具有化學、生物、造紙等專業學術背景,對詞匯的理解深刻,釋義準確,詞匯的篩選嚴格。本詞典為國內首個文獻保護專業中英對照詞典。根據文獻保護專業的特點確認文獻保護的范疇,搭建文獻保護基礎知識框架。編寫組成員為古籍保護科技文化部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圍繞文獻保護工作難點開展科研工作,進一步優化和深化文獻保護體系。本成果是文獻保護領域迄今國內外同類專業中的第一次嘗試。改造提升文獻保護學科,進一步明確文獻保護學的概念,擴寬文獻保護學的研究對象,研究范圍,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田周玲 任珊珊 陳紅彥 ·圖書檔案 ·32.5萬字
本書內容為人文清華講壇六位嘉賓的深度訪談及演講實錄,這六位嘉賓均為清華人文學科的代表人物,分別是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教授、電影評論家尹鴻教授、公共管理專家薛瀾教授、科學史家吳國盛教授、古文字學家黃德寬教授、經濟學家白重恩教授。本書也是人文清華講壇內容的一種呈現方式,它的不可替代性在于,每篇文章均經過學者本人和編者的整理、審校、注釋,內容全面、嚴謹。
張小琴 江舒遠 ·圖書檔案 ·27.3萬字
本書為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師生,以及其他高?;蜓芯繖C構研究文獻學、古代文學、海外漢學等方向研究者的論文集。按文章內容可分為經學文獻研究、史學文獻研究、版本學、海外漢學等幾大部分。本十六期經學文獻部分包含對臺灣周易詮釋學的探討,論語中“仁”的理學探討;史學部分則包括日本《史記》學研究,史部譜錄類文獻研究,年譜目錄編纂研究等;版本學部分則有對于許衡著作兩種珍稀版本的研究,《全宋詩》輯佚現狀的研究,劉子翚、王炎、陳音、胡宏等人文集編刻流傳的研究;海外漢學部分則是琉球國學習中國語課本的研究。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 ·圖書檔案 ·25萬字
本書認為,對先秦語類文獻形式的歷史闡釋,就是詳細考證其編纂過程、文體的形成及其演變。作為先秦時期重要的一種文類,語類文獻呈現出復雜的樣態:具體而言,從生成角度來看,有儀式型、政典型、教學型、著述型四種;從文體形態來看,有格言體、對話體和事語體三種類型;從編纂單位來看,經歷了由“國語”向“家語”的演變,而在“家語”階段,又呈現出大夫“家語”和諸子“家語”的不同。于是,作者以《國語》、《左傳》、《戰國策》為中心,探討了“國語”文獻的編纂過程及其文體生成;以《論語》、《老子》為中心,探討了“家語”文獻的編纂過程及其文體生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先秦語類文獻的因革演變。
夏德靠 ·圖書檔案 ·21.2萬字
本書結合《俄藏黑水城文獻》《中國藏西夏文獻》《英藏黑水城文獻》《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史》等史籍和專家新近研究成果等進行全面搜集、整理,對西夏時期用不同文字書寫的檔案進行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西夏檔案的實質內容和檔案工作規律。本書內容可概括為三部分:一是對西夏檔案的發現與整理研究現狀、西夏檔案概論等的探討;二是對西夏官府文書檔案、專門檔案進行全面翔實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三是結合《天盛律令》和檔案實物,對西夏檔案保管機構與管理官吏、檔案工作制度等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書的出版,既可以復原西夏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面貌,又可以完善中國古代檔案的構成成分,更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檔案的有機組成部分,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趙彥龍 ·圖書檔案 ·42.8萬字
本書為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師生研究論文集,作者主要為國內外大學研究古文獻學的學者和有關專業的學生。內容包括文獻整理、版本???、語言文字、古代文化和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哲學史等。一是對海外漢籍與漢學,乃至金石、書畫、戲曲等方面的整理與考察;二是對古代文獻、歷史與文化的綜合研究;三是對中國文學史上有關問題的重新思考與探討。這份論文集的次序,大體就按照這三大板塊編排。每個板塊之下,則先總論,后專題,各以討論的對象所屬時代為序編次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 ·圖書檔案 ·33.3萬字
高田時雄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東方學家、敦煌學家,在敦煌學、漢語史、國際漢學等領域均有極深的造詣,學術成果豐碩。本書所選為高田先生過去十余年間就敦煌遺書、海外漢學以及域外漢籍的訪查及傳承一題寫就的一系列文章的結集。本書所收約有半數文章關注點為日本學者赴中國與歐洲探求敦煌寫本及敦煌寫本流入日本的史實,涉及內藤湖南、清野謙次、羽田亨等敦煌學史上重要的學者,其他文章則將研究視野擴展到近代大量中國古籍的外流以及日本、意大利、俄羅斯等國機構和個人漢籍的存藏、編目情況。作者學術視野廣闊,文獻功底扎實,研究方法獨到,呈現出寬廣的學術格局。
(日)高田時雄 ·圖書檔案 ·22.5萬字
本書系《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本輯的主題是“州縣檔案與清史研究”。對清代歷史的研究,州縣檔案與正史、方志、族譜、官箴書、日記等史料相比,有其獨特的價值。充分利用州縣檔案不只是歷史研究的一個努力方向,亦會是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若善加利用,可以使研究者獲得更加鮮活的文本,進而有可能得出更加貼近歷史真實的結論。
吳佩林 蔡東洲 ·圖書檔案 ·31.3萬字
問學問道是面向未來的公共圖書館的戰略思維、創新思維和辯證思維,本書匯集了作者近年來對公共圖書館問學問道的最新思考和研究文字。全書分為“問學篇”“問道篇”“技術篇”“文獻篇”。其中“問學篇”主要包括圖書館學情報學的熱點鳥瞰、科研與智庫的選題、研究治學的方法、經典閱讀等內容,“問道篇”主要包括中國特色公共圖書館發展道路、服務品牌、智庫建設、地域文化、文旅融合等內容,“技術篇”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與圖書館重塑更新、數據驅動與圖情教育轉型、信息化的全域賦能、公共數據開放等內容,“文獻篇”主要包括與顧廷龍、張元濟、劉體智、李玲璞等學者相關的文獻學故事以及灰色文獻的研究文字。
王世偉 ·圖書檔案 ·3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