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聞必錄:一個中國新聞口號的興衰
會員

“有聞必錄”是橫貫晚清民國報界極具感召力的新聞口號,它自1870年代被《申報》引入報刊之后,便長期盤踞在新聞界的話語舞臺上,堪稱中國近現(xiàn)代報刊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口號。然而,歷史上風行一時的“有聞必錄”卻給今人留下了種種困惑:(1)該口號從何而來,它有著哪些具體內(nèi)涵,其發(fā)展演進宏觀歷程究竟是怎樣的?(2)對中國新聞界來說,這樣一個口號的存在,到底意味著什么,其在歷史語境中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到底在哪里?(3)這樣一個在實踐操作中有悖常理的新聞認知,為何會在中國新聞界興起,又為何能夠有著綿延長久的生命力?循著“新文化史”的宏觀取向,借助歷史文獻、話語分析等研究辦法,本書試圖從整體上勾勒“有聞必錄”口號的演進脈絡。本書之重心,就是要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揭露該口號的興衰動因,進而回答上述幾點困惑。本書的主體內(nèi)容共六章,以時間為線索展開了敘述。前三章主要考察了“有聞必錄”在報界出現(xiàn)、擴散與風行的興起歷程,后三章則探討了該口號被質(zhì)疑、堅守乃至被拋棄的衰退經(jīng)過。就興起階段而言,“有聞必錄”的出現(xiàn)與《申報》的商業(yè)訴求密不可分,它形塑了新式報刊在新聞活動中的“有聞”優(yōu)勢;此話語優(yōu)勢,在“史家記事”等古典文化傳統(tǒng)的闡釋影響下,逐步具備了正當?shù)匚唬桓嗟膱罂邮埽?0世紀初,在新聞界的管控背景下,“有聞必錄”成為了新聞人反抗“不錄”管控的“必錄”抗爭話語,進而風行了整個新聞行業(yè)。就衰退階段而言,“五四”時期知識精英站在西方新聞理念等思潮下的集體反思首次強烈沖擊了該口號存在的正當性基礎,精英話語開始呼喚新的活動準則;面對此景,新聞從業(yè)者雖開始了自我反思,卻也因政界的打壓與新聞活動的分化等現(xiàn)實因素的存在,始終對其不乏堅守;待到1940年代前后,在戰(zhàn)時的新聞動員與政黨新聞業(yè)的報業(yè)改造過程中,新聞活動漸漸形塑了新的行為規(guī)則,“有聞必錄”存在的合理性因素全然喪失,成為了一個在批判中被不斷言說的口號。在此基礎上,本書表示,“有聞必錄”應當被視為一個形塑中國新聞活動邊界的本土話語,有著獨特的歷史價值。該口號討論的“聞”與“錄”話題,觸及了新聞活動中關于信息采集與發(fā)布這一根本的邊界問題,其興衰歷程展現(xiàn)了中國新聞業(yè)對于“如何從事新聞工作”的自我思考。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本土報業(yè)實踐語境的融入,使得這一頗具“地方感”的行業(yè)話語參與到了新聞活動的邊界塑造中,影響了中國新聞業(yè)的面貌呈現(xiàn)。此外,時人在歷史語境中對“聞”與“錄”關系命題的回答,將為我們重新審視當下新聞活動及其邊界問題提供有益啟發(fā)。關鍵詞:“有聞必錄”;口號;興衰;新聞活動;中國新聞業(yè)

操瑞青 ·新聞傳播 ·23.7萬字

惟精惟一:《人民中國》70載年輪紀略
會員

《人民中國》70年歷史全景展現(xiàn):以時間為軸,精選版面梳理了日文版《人民中國》從1953年創(chuàng)刊至2023年的70年歷程,文圖并茂地呈現(xiàn)了雜志在不同歷史階段對中國的全方位報道,堪稱一部紀略版中國現(xiàn)代史拼圖。《尚書·大禹謨》云“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本書名語出于此,意為“謀事必專心致志,求精求真;行事必守恒衡之心,居中行正”。日文版月刊《人民中國》是我國編譯出版的唯一一本只用一種語言(日語),并只針對一個國家(日本)的國際傳播刊物。《惟精惟一》這一書名寓意《人民中國》堅守“一國一策,精品辦刊”的不變初心,體現(xiàn)了《人民中國》以70年定力促進人民友好,團結大多數(shù)維護中日關系大局的歷史使命。《惟精惟一》一書以時間為軸,細致地梳理了日文版《人民中國》從1953年創(chuàng)刊至2023年所走過的70年不平凡的歷程。書中不僅生動呈現(xiàn)了《人民中國》70年來的版面細節(jié)與歷史瞬間,更以每五年為節(jié)點,系統(tǒng)地收錄了不同歷史時期讀者、編者、作者留下的寶貴的時代證言。這70年,既是《人民中國》不斷成長的70年,也是中日關系在曲折中不斷前行發(fā)展的70年,更是中國社會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70年。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又一代跨文化傳播媒體人如何以筆為橋,以文為媒,記錄中國不可阻擋的和平發(fā)展,見證中日兩國人民的相交相知。書中對每一年的記錄都仿佛是一圈年輪,鐫刻著《人民中國》鮮明的時代印記。

王眾一編著 ·新聞傳播 ·23.7萬字

記者生活研究
會員

你眼前的這本關于記者的書確實值得一讀。記者的職業(yè)性質(zhì)決定了他是審視、研究報道別人的,而很少為別人所研究,報道。其實,現(xiàn)代人離不開媒介,而記者是媒介的核心,更是其靈魂,他(她)既是信息的報道者,真相的揭示者,也是觀點與意見的提供者。可見,作為現(xiàn)代公共知識分子的記者,其生存的社會化程度極高,公眾關注他(她)也是關注我們自己。這本書從“生存狀態(tài)”著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記者的新視角。而其討論的許多話題不僅具有現(xiàn)實性,更具有趣味性,其中僅僅與“三”相關的內(nèi)容就很吸引人的眼球。比如,決定記者生存狀態(tài)的“三大要素”,記者“撬動歷史的三種角色”,記者作家的“三種主要形態(tài)”,記者屁股后面的“三把火”等等,都別有意趣。更值得提及的是,這是一位曾在主流媒體做過十年記者的人寫的一本關于記者生活的書,這決定了它與出自一般研究者之手的書有所不同。惟其做過記者,其談起這一行才不隔不玄,感同身受;惟其做過記者,其對這一職業(yè)的思考才能入木三分,“撓到癢處”;惟其做過記者,其對這一職業(yè)的“沙化”現(xiàn)象才會有切膚之感,對良好的新聞生態(tài)才會那樣渴求企盼;惟其做過記者,其文風才能那樣暢達,如同山間跳動的小溪,清新而流暢……不需恐懼淵深的學理,也不需畏難艱澀的表達。這部書別有韻致卻又淺顯易懂:沿著那一行行簡潔明快的文字讀下去,你會獲得一種春日游園的愜意;而間歇掩卷,你又會浮想聯(lián)翩,領悟頗多。

劉少文 ·新聞傳播 ·23.1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9章 后記 2019-04-19 11:21:04
作為政治的傳播
會員

《作為政治的傳播:中國新聞傳播解釋史》以全新的視角書寫中國新聞傳播史的發(fā)展。一部新聞傳播的歷史就是一部政治傳播的歷史,新聞傳播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與政治緊密相聯(lián)。本書論從史出,將大歷史觀的視野和精細的史實相糅合,磨礪出一部傳世新聞傳播史核心價值的作品,史料扎實,別開生面。本書俯覽整個中國新聞傳播的歷史長河,考察上起先秦時期的采風活動,下至當下社交媒體的風行現(xiàn)象。通過作者的挖掘和再現(xiàn),一條“政治傳播”的歷史脈絡脫穎而出:著先秦時期的傳播活動具有顯著的輔佑政事、延攬民意的功能,進入封建社會后,隨著統(tǒng)治者嫻熟應用傳播之術,新聞媒介多數(shù)成為統(tǒng)治工具;近代以來中國門戶被迫打開,新聞媒介又漸次扮演著新知與意識形態(tài)橋梁、啟蒙與解放工具的角色;新中國成立后,新聞媒介更是在政治生態(tài)之中跌宕沉浮;改革開放后,中國的新聞傳播業(yè)又在政治和市場的雙重規(guī)制中演進;當下的媒介革命中,新的傳播模式也給既有政治秩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這部歷史深刻地闡釋著“傳播即政治”的命題。作者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歷史脈絡清晰,邏輯貫通,是一部視角獨特的學術專著。

趙云澤 ·新聞傳播 ·22.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安义县| 任丘市| 扎赉特旗| 朝阳区| 琼结县| 博罗县| 葵青区| 古蔺县| 济南市| 昌吉市| 周口市| 乌鲁木齐县| 梧州市| 高阳县| 蒲江县| 通榆县| 绥德县| 星子县| 海盐县| 宜黄县| 徐闻县| 宜章县| 开江县| 星座| 霸州市| 皮山县| 武邑县| 大洼县| 五常市| 清水河县| 洪泽县| 库伦旗| 简阳市| 民县| 长海县| 游戏| 黄浦区| 五寨县| 璧山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