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熱風》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雜文四十一篇。魯迅在《新青年》的《隨感錄》中做些短評,還在這前一年,因為所評論的多是小問題,所以無可道,原因也大都忘卻了。但就現在的文字看起來,除幾條泛淪之外,有的是對于扶乩,靜坐,打拳而發的;有的是對于所謂“保存國粹”而發的;有的是對于那時舊官僚的以經驗自豪而發的;有的是對于上海《時報》的諷刺畫而發的。記得當時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敵之中,魯迅所對付的不過一小部分。
魯迅 ·名家作品 ·3.4萬字
《朝花夕拾》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的第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由魯迅改為《朝花夕拾》,享有極高的評價。“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個詞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本書除了《朝花夕拾》,還收錄了《故事新編》全部篇章,以及《集外集》《集外集拾遺》《集外集拾遺》部分篇章。
魯迅 ·名家作品 ·9.9萬字
為了紀念魯迅小說《祝福》發表100周年,獲北京魯迅博物館授權,本次推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包含小說、散文、雜文、傳記)插畫本,首度收入魯迅藏木刻版畫、魯迅照片等珍貴影像。《魯迅雜文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之中的雜文插圖本。本書中所精選收錄的各篇雜文,參校1936年版《魯迅全集》(第一版)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魯迅全集》等版本編輯而成。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作精髓,全書的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仍完全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亦均保留原有譯法,不作修改。同時為方便閱讀,對書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進行必要注釋。
魯迅 ·名家作品 ·13.6萬字
從蕭紅先生的經典作品中精選出適合目標讀者、年齡段孩子的作品30篇;導讀環節深度解析文學大家寫作風格,賞析文學價值。
蕭紅 ·名家作品 ·7.8萬字
《立春以前》,無序,有后記一篇,收文三十三篇(《幾篇題跋》分作八篇計),“差不多全是半年中所寫”,也差不多全是和別的“正集”內容一樣的“正經文章”。文章內容包含對婦女兒童、人的修養、文章寫作的議論,包含對草木魚蟲的記述,包含求知求學的經驗教訓,更有優美書話,均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周作人 ·名家作品 ·10萬字
郭沫若是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在詩歌、劇本、考古、歷史、翻譯等領域均有著述,有《郭沫若全集》共三十八卷。郭沫若一生涉足廣泛、著作甚豐。他的散文氣勢浩蕩,清麗、浪漫,富有藝術魅力。自傳性構成了郭沫若散文明顯的特征,是作者個性張揚的產物。他的感時型散文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詠物抒懷型作品善于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營造詩的意境。本書含有多幅照片,形象直觀地展示郭沫若人生的一些片段。
郭沫若 ·名家作品 ·14.1萬字
都德滿懷著親切眷戀的柔情,用簡約的筆觸與清麗的色調描繪出一幅幅優美動人的普羅旺斯畫面:南方烈日下幽靜的山林、鋪滿了葡萄與橄欖的原野、呂貝龍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岡的風磨、節日里麥場上的煙火、婦女身上的金十字架與花邊衣裙、路上清脆的騾鈴聲,還有都德他自己那著名的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綠油油小山上的磨坊……所有這些極富南方色彩的畫面,在法國文學的地方風光畫廊里,以其淡雅的風格與深長的韻味而永具藝術生命力。
(法)都德 ·名家作品 ·10.4萬字
完整呈現普希金文學世界!對于俄羅斯民族而言,普希金永遠是無法取代的精神象征。普希金的出現標志著俄國文學正式走向世界。本書采用上世紀蘇聯編排的普希金全集為底本,并在近30年的時間內不斷增補、修訂,不僅收錄更全,譯文也不斷精益求精。《普希金文集》共十二卷,分別為:抒情詩一、抒情詩二、抒情詩三、抒情詩四、抒情詩五、敘事詩一、敘事詩及童話、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一、小說二及散文、戲劇、文學論文。囊括了普希金一生創作的幾乎所有文學作品。本書以蘇聯十卷本《普希金全集》為底本,并再此基礎上增補了部分未收入該俄文版文集的抒情詩以及部分未完成但是在普希金創作生涯和俄國文學史上具有深刻意義和影響的作品。本書特別收錄了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蓋梅森為《葉甫蓋尼·奧涅金》所做剪影畫全套60余幅。
(俄)普希金 ·名家作品 ·115萬字
北歐神話入中國之開端!九十多年前,北歐神話這一文化瑰寶,經茅盾先生之手初次引入國內,世界神話的奇聳山脈自此扎根。歷經時間洗禮,煥然如新,影響著后世的多位學者。茅盾先生以生動的筆法介紹了北歐諸神的性格特點與神的職能,敘說發生于他們身上諸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幅冰與火世界的磅礴畫卷就此展開。同時,茅盾先生根據時代背景、歷史因素、地理環境對神話進行解析與溯源,提供了學術上有創見的觀點。其作為我國第一部介紹、研究北歐神話的經典,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國的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研究領域同樣具有開拓意義。
茅盾 ·名家作品 ·6.7萬字
曾國藩作品的價值不言而喻,但對今天的讀者來說,讀起來難度很大,因其卷帙浩繁,內容龐雜,文字也不是今天的白話文。為了讓今天的大眾讀者以一種平易的方式走近曾國藩,唐浩明寫作出版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圖書。該系列圖書共六冊,分別是家書、奏折、日記、詩文、書信和語錄。每冊中,唐浩明精選出來一部分文字進行翻譯和評點,幫助讀者從近處了解曾國藩,了解晚晴時代,也由此感悟活生生的中國傳統文化。《情性之詠:唐浩明評點曾國藩之文》是其中之一。作者從新版曾氏全集中選取詩一百三十五首、詞兩闋、聯語四十四副、文章四十七篇,著重在寫作背景與作者自身理解兩個方面,給讀者一些評點,希望能有助于讀者對曾氏詩文的閱讀與欣賞。
唐浩明 ·名家作品 ·14.2萬字
本書是周作人早期自選散文集,分三輯,共56篇散文。所收文章多為山水小品和隨筆,風格恬淡。其中“自己的園地”“綠洲”接近文藝批評,“茶話”則屬于雜感隨筆。“綠洲”意趣盎然,其手法為作者此后隨筆創作多所沿襲;“自己的園地”則是作者此階段文藝思想的一面鏡子,少數議論散文表達了作者對文藝問題的獨到見解。
周作人 ·名家作品 ·9.6萬字
《使女的故事》作者,風靡全球的女性寫作代言人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回顧一生與科幻小說的關系,見解深刻,辨析巧妙,讀來如沐春風。《在其他的世界:科幻小說與人類想象》不是一部科幻小說的名錄,不是一套宏大的理論,也不是一部文學史;它不是一部關于科幻小說的專著,文中既無定義,也無周詳的分析,更不是權威正典。它不是虔誠學究多年鉆研的成果,也不是衛道士在守護某種知識體系。“它只是本人,即‘我’,以讀者和作者的雙重身份,就一生中與某種、多種文學形式及其分支形式間的關系進行的深入梳理。”通過本書,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回顧了她一生與科幻小說的關系,從孩提時代到哈佛大學的求學時光,再到后來成為小說家和評論家的歲月。這些文章見解深刻,辨析巧妙,時有出人意表的幽默和狡黠,讀來令人有如沐春風之感。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名家作品 ·14萬字
本書是中國小說史研究的開山之作,是二十世紀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著作。主要探討了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技巧以及演變趨勢,分析歷代小說的思想、藝術,言簡意賅,評斷允當。魯迅率先把小說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加以系統地研究,開創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新領域,建立了中國小說史的獨立體系。
魯迅 ·名家作品 ·12.8萬字
張恨水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直為小說家的巨大聲名所掩,散文印行于世者并不多,世人之中知者亦少。本次是張恨水散文作品首次以全集的形式結集出版。“全集”共分七卷,分別為《最后關頭》《小月旦》《山窗小品》《北京人隨筆》《上下古今談》《明珠》《寫作生涯回憶》。這些作品字里行間都充盈著詩畫之美,透露出一種清淡秀雅的閑逸之風。閱讀這些日常清談式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張恨水那于尋常舊市巷陌之中寄寓的深深家國滄桑之感。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8.8萬字
《譯文序跋集》收錄了魯迅為自己翻譯的和與別人合譯的各書所作的序、跋,連同單篇譯文在報刊上發表時所寫的“譯者附記”等。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6.5萬字
文學作品是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對于我們的人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啟迪作用,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萬字
本書根據許廣平回憶魯迅《欣慰的紀念》所提及“青年們”“女師大事件”“家庭”等魯迅深深關心的問題,精選69篇魯迅雜文代表作:面對世態人心,魯迅指出“‘諷刺’的生命是真實!”他的文字總能一舉擊中要害,針針見血!看到青年受侵害,魯迅總是挺身而出,仗義執言:“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面對弱勢群體,魯迅總有用不完的關懷和溫柔:“隨時為大家想想,謀點利益!”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導師,卻在字里行間給人不妥協的勇氣和韌性:“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原來魯迅的雜文里不僅有我們熟悉的犀利,還有容易被忽視的溫柔!
魯迅 ·名家作品 ·17.1萬字
本書是知名作家汪曾祺在晚年對自己人生成長軌跡的梳理。書中回顧了其童年時的家庭、玩伴和故鄉的點滴,少年讀書時的老師、同學,還有從小到大引以為傲的讀書、寫作、繪畫經歷。書中著重講述了他在戰火頻仍的艱苦環境下,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經歷;回憶了眾多與師友交往的逸事,尤其是他與一生的良師益友沈從文先生之間的情誼。在貧窮、不如意的人生里,如何面對困境?如何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汪老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3.1萬字
每個人都有一些焦慮、遺憾、不快樂……這本書是一代美學大師朱光潛給予眾人的理想生活指南。他說:“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于有缺陷,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他說:“人生快樂倘若想完備,一定要保存一點孩子氣。”先生不僅給人美學熏陶,而且有很多耐人尋味的人生故事講給讀者。他將自己的人生美學和智慧化為文字,給經歷艱難困苦的人們以心靈慰藉,從修養、學習、職業、情感等方面給讀者們以指引。朱光潛先生文字優美,娓娓道來,讀來宛如一個家族長者在循循善誘鼓勵后輩,耐人尋味的句子比比皆是,文章典故信手拈來,讓讀者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朱光潛 ·名家作品 ·11.9萬字
本書精選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四十四篇,分為“花園:發現有趣的草木蟲魚”“生機:獲得積極生活的勇氣”“風景:探尋更為廣闊的世界”“他們:追憶治學精深的先生”四部分。書中完整收錄《葡萄月令》《夏天的昆蟲》《端午的鴨蛋》《下大雨》《昆明的雨——昆明憶舊之三》《胡同文化——攝影藝術集序》《金岳霖先生》等名篇。汪曾祺優美質樸的文字,展現其獨特趣味的生活美學,能夠帶給讀者文學的享受與生活的啟迪。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