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編排上主要以撰稿者的生年為序,為了便于閱讀,大致每十年列為一個分編。在設計上采用紀念文章與孟先生藝術作品雙向并行排列的構思:左頁為紀念文章,右頁為孟先生作品。巧合的是每個分編紀念文章的體量基本平衡,更為巧合的是,各分編的紀念文章與為孟先生提前選取的各類作品(影存、書法、篆刻、題跋、詩詞)也基本等量:即先排的左頁紀念文章每分編與后排的孟先生每類作品的篇幅相當,且書末紀念文章的最后一頁與孟先生詩選的最后一頁竟幾乎“持平”。
賀中祥 趙夫青主編 ·文集 ·19.3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
魯迅 ·文集 ·19.3萬字
本書是吉登斯著名的“社會理論三部曲”的開山之作,是20世紀晚期現代性批判理論的代表作,同時也反映了吉登斯“結構化理論”對于社會學核心問題的深入探索。本書一方面延續了吉登斯重新詮釋經典社會學家著作的傳統,立足當代,借助各學科的最新發現來批判和反思歷史唯物主義。他指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在解釋前資本主義時期的非階級社會、以及后工業社會的諸多現象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吉登斯在海德格爾哲學和現代地理學著作的啟發下,將時空關系引入社會理論的核心,并與權力的產生相聯系,考察了民族國家、民族主義、商品化、城市化等在晚期現代性語境下的表現,以期對當代歷史提供一種更為全面的認識。
(英)安東尼·吉登斯 ·文集 ·19.3萬字
《牛浪湖畔:時光里的章莊》是一部以公安縣鄭公籍作家為主體創作的文集,他們懷著對家鄉的熱愛,以一顆赤子之心,滿懷激情,將章莊鋪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民俗風情、發展成就、美好未來等一一納入筆端,使得這塊神奇土地上的歷史、人物、風物、文物、非遺等,第一次多側面乃至全方位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本書作品多為原創,文學性、歷史性、地域性、資料性兼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章莊大觀,也可視為一部內容豐富、思想深邃、予人啟迪、激人奮進的鄉土文集。
曾紀鑫 楊先金 胡祖義主編 ·文集 ·19.2萬字
本書包括文學傳播與接受理論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外文學相互傳播與接受研究等內容,既有對傳播研究的理論思考和整體格局的建構,也有具體的個案分析;既探討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方式及其特點,也探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傳播過程及其規律,同時還研究中外文學的雙向互動傳播及其影響。
尚永亮 譚新紅主編 ·文集 ·19.2萬字
本書所選輯的故事,都是羅馬神話故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了神的誕生、神的家族、神的活動、人類的起源、英雄傳說等。故事情節撲朔迷離,生動誘人;內容豐富多彩,引人入勝;語言幽默精練,耐人尋味;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同時,編者還選取了與文字內容相契合的精美圖片,將一個浪漫動人的神話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加深讀者對神話故事的認知,讓讀者在閱讀故事時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和輕松的閱讀體驗。科學的體例、生動的故事、精美的圖片,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帶領讀者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想象的王國。
(德)施瓦布 ·文集 ·19.2萬字
這是一本原汁原味的家書選本,比精選本更多保留日常生活的親切感和真實感。全書以傅雷長子傅聰的留學經歷、情感之路為主線,精心選編傅雷夫婦與傅聰的往來家信:既有文化藝術的探討,也有生活瑣事的念叨,更有感情煩惱的開導。這份兩代人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厚重不失輕松、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更展示了親子交流的重要。照片中的形象演繹了主人公的生命歷程,墨跡則從“家書始于墨跡”到“墨跡止于絕筆”,令人愴然淚下,百感交集。
傅雷 朱梅馥 傅聰 傅敏 ·文集 ·19.1萬字
賀氏見自己的私情被駱宏勛發現,便惡人先告狀,向酒醉的任正千說駱宏勛調戲自己。任正千聽后,怒火中燒,拿著劍滿街追砍駱宏勛。駱宏勛逃脫。第二日在母親的陪同下,自縛跪于門,向任正千說明情況。任正千和駱宏勛因為此事,彼此心都產生了隔閡。于是駱宏勛向任正千辭行,扶柩回鄉。王倫見駱宏勛離開,便和賀世賴商量,假借自己的妻子之名,將賀氏接到王府中,二人日日廝混。駱宏勛回鄉途中遇到花振芳,聽說了任正千的事情。花振芳一心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駱宏勛,想著駱宏勛這次無辜蒙冤,于是決定去找任正千,告訴他實情,一方面能救任正千,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感動駱宏勛,好向他說媒……
吳炳 ·文集 ·19.1萬字
《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作為五四時期啟蒙一代人精神的刊物,該刊收納的文章均由當時中國杰出的知識分子所創作,可以說,《新青年》是那個時代追求覺醒的青年必讀的刊物之一。正如陳獨秀在《青年與工具》一文后說:“此文竟于發熱劇烈時力疾為之,以踐本志之約。其誨不倦重然諾如此。全文無一語非藥石。我中國人頭腦中得未曾有,望讀者諸君珍重讀之,勿輕輕放過一行一句一字也。”《新青年》雜志中發表的每一篇文章,均振聾發聵,如警鐘一般喚醒那個時代的青年人。時隔百年,這些文章仍然像精神旗幟,對今天的青年人有著巨大的引領作用。本書選編了《新青年》雜志中近百篇極具代表性的文章,創作者包括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魯迅等人,體裁涉及言論、隨感錄、白話小說、白話新詩、現代話劇和通信。這些文章既具有文學性,又具有思想性,閱讀這些文章,讀者盡可從中窺探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原貌,縱觀一個時代的思想變遷!
干天全 胡畔 ·文集 ·19.1萬字
《小說六講》:整理自王安憶的六堂公開課講稿。對寫作的興趣從什么地方源起?如何建設一個小說的世界?為什么要關注類型小說?怎樣才稱得上一本好小說?小說寫作能不能教與學?作為小說家和教育者,王安憶在課堂上坦誠分享自己的經驗,帶領讀者探尋小說與生活之間的通道,體驗閱讀與創作的樂趣。《劍橋的星空》:收入王安憶的四篇長文,包括《命運與無命運》《溫柔的資本》《音樂生活》,是一部風格獨特的讀書隨筆。從亨利·詹姆斯、艾麗絲·門羅、塞巴爾德到《紅樓夢》《聊齋志異》《傾城之戀》,作者旁征博引,打破作品和不同學科之間的界限,把握其中的暗流和脈絡,透過文字和生活的表面,呈現出獨特的個人經驗,并觸及更為深邃的存在。
王安憶 ·文集 ·19.1萬字
《將錯就錯》是甘陽1996~2000年左右的隨筆文章結集,較為全面地體現了作者于美求學期間對于社會、政治、文學、教育等諸多領域的思考,筆鋒幽默犀利,對問題的觀察入木三分,往往于淺白處見真思想。其中涉及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中國思想與學術的變遷,以及通過對名震學界的芝大“社會思想委員會”眾多學界泰斗的追慕與懷想來探索學者之精神、大學之理念,尤其值得細細品味。本書2002年由三聯書店首版,2007年再版。此次改版,列入“三聯精選”叢書第三輯。
甘陽 ·文集 ·19.1萬字
《使這個世界更詩化》這本書分為人生感悟、散文紀事、夫子自道以及文化評說四個部分,是汪曾祺創作的散文中精選而成的,最早的寫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寫于后半生,風格從華麗歸于樸實,技巧臻于至境。汪曾祺的生活氣息十分濃厚,善于品嘗各種美食,能夠透過一草一木的韻味,對人生百態進行廣度的品評。品茶、喝酒、寫字甚至修花和剪草,這些不需雕琢的平淡日子都顯得格外的詩意盎然。
汪曾祺 ·文集 ·19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論文集,約30萬字,收文75篇,分輿論引導、媒體創新、辦報思路、人物、經濟、風物、訪談7個專題,基本上是王暉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的一次回顧和總結,既展示了他作為一線記者所撰寫的優秀新聞作品,又體現了他作為報社帶頭人的辦報思路和理念。
王暉 ·文集 ·19萬字
《蕭紅散文》是“中華散文珍藏版”大型叢書之一,作為一個文壇傳奇,蕭紅的作品總是和她的命運連在一起被人講述,這多少掩蓋了她作品的本應具足的光芒。蕭紅的散文女性特質非常鮮明,有著與生俱來的蒼涼感、詩意暗涌、憂郁底色,夾雜著迷人的孩子氣,同時不拒絕現實的殘酷,這使得她超越一般意義上的女作家,躋身現代文學大家之林。
蕭紅 ·文集 ·19萬字
散文集《紙上流河》收錄了作者十幾年來創作的的散文、隨筆等作品166篇,分為米蘭流香、眸中流情、康王流景、生存流影、思想流韻、道邊流溪、空間流暢等章節。傾注了作者對礦山的一情一景以及礦區人文環境的細致觀察、深層思索和傾心贊美,其中不乏對人生、社會的思索和領悟,是一部啟迪心靈、怡情怡志的文學集。
張修東 ·文集 ·19萬字
套裝共兩冊,分別為《嘿,小家伙》、《你好,小可愛》。《嘿,小家伙》:“我走了很遠很遠,從不問歸期。但即便走了幾千里,你也在我心里。”誰說長大了就不能讀童話?誰說成人了就沒有童話看?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世界已經夠冷了,總得有點東西用來暖心;一壺溫過的酒,或者幾個故事。愿這些如繁星的睡前故事,驅散你夢中的黑暗。《你好,小可愛》:你好啊,其實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寫這封信給你了。但我總是膽怯。或許是有太多話想對你說,到了嘴邊,就常常不知道該先說哪一樣,于是只好再吞回肚子里。慢慢地,我積攢的東西越來越多,多到溢出來,多到集成本書。事實上,這本書中的每個故事,都算是這封信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我才能把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
溫酒 ·文集 ·18.9萬字
《柳百成院士文集》收錄了柳百成院士近年來的學術成果、國家制造業戰略研究成果、代表性學術報告等各類學術類文章,以及個人專訪文章、學生回憶類文章等。全書共分6篇,第1篇為“鑄造及凝固過程建模與仿真”代表性學術論文,第2篇為學術會議報告,第3篇為制造業發展及制造強國戰略研究論文,第4篇為制造業發展及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會議報告,第5篇為留學情結與學術人生相關的專訪類文章,第6篇為祝賀與回憶類文章。文集在展示柳百成院士近年來學術成果的同時,還展現了學術之外的內容,讓讀者可以更全面地認識柳百成院士。
柳百成 ·文集 ·18.9萬字
本書遴選北京大學2023級本科新生優秀征文百余篇,全書分別聚焦“我的成長”“我的大學”“我的青春”“我的夢想”“我的祖國”,其中的作品情脈、意脈、語脈通達,蘊含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展現了新一代北大人的精神風貌,凝聚了一批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家國情懷與民族情感。
戶國棟 王欣濤主編 ·文集 ·18.9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思考文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版語文教材的投入使用,語文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全書以“聽課、評課”為切入點,精選幾十篇優秀教師講課案例,對一線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切中要害的點評,但絕不僅局限于評一堂課,而是從每節課中提煉出一個核心點,表達作者對語文教育深入、獨到的思考,觀念具有創新性,在如何提升語文教學素養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師”,如何利用“規矩”,怎樣順應“變化”,使二者協調行進,使它們在沖突之中不斷綻放智慧花朵,不斷帶來成長喜悅,作者結合近30年的從教經驗和深度反思,做出了自己的專業探索。
黃華偉 ·文集 ·18.9萬字
集中展示了2013—2014年度《散文海外版》選發的散文佳作。寫作者那洞幽入微的觀察力、超凡脫俗的性情和細膩激揚的情志,或優雅,或激越,或犀利睿智,或婉轉優美的筆墨,在慰藉讀者精神勞頓的同時,又安撫了思想的浮躁氣象,正是溫暖心靈的美好文字。
《散文海外版》編輯部 ·文集 ·1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