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弄假成真》(又譯《無事生非》)是“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之一,也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劇情講述那個時代兩種類型的愛情故事:一個是遵循社會規范與門第觀念,代表傳統結合的西蘿和克羅雕;另一個是起初相互嘲諷、各不相讓,最后卻是彼此傾倒,完滿結合的班勒蒂和貝麗絲。在這部喜劇中,莎翁探討了自我意識、男女之間的真誠與相互尊重,以及社會秩序等問題。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9萬字
本書由郭英德、李志遠編纂箋注,搜集、編纂明清戲曲文獻的序跋,凡四千三百余條,全面呈現明清戲曲序跋的完整面貌。本書盡可能準確地查核版本出處,選擇較早較好的版本作為底本,并加校勘、標點,對與戲曲文獻及其序跋撰寫、出版、流傳相關的時間、人物、事件等相關事項,進行細致的箋證,深入細致地考察作者的生平事跡,并附注相關傳記文獻名目。給學界提供豐富詳實的文獻資料,有助于進一步開拓中國古代戲曲文獻、戲曲史與戲曲理論的研究。
郭英德 李志遠纂箋 ·戲劇 ·31.7萬字
本書是清由代李玉創作的傳奇(戲劇),刊行于清順治十七年。寫的是明朝末年東林黨反對魏忠賢等閹黨殘暴統治的斗爭,集中地揭露了當時魏黨特務政治的罪惡。《清忠譜》是李玉晚年的代表作,被列為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當時的魏黨特務用各種惡毒的刑法殘害人民,以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作者未直接寫魏忠賢,但寫了他指揮下的氣焰囂張的政客,烘托出魏忠賢的殘酷和罪惡。《清忠譜》第一次在戲曲舞臺上描寫了如火如荼的市民斗爭,真實地再現出轟轟烈烈的群眾斗爭場面,讓市井小民成為正義的象征,肯定他們的歷史地位,使他們成為戲劇的重要人物,這在中國戲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清忠譜》地位獨特。它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實”的歷史戲,在清代舞臺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這對后來的《桃花扇》等劇有影響。作品問世后,曾被改編為京劇《五人義》,在群眾中也有較大影響。對戲曲感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經典。全劇人物眾多,斗爭場面波瀾壯闊,場景變換頻繁,但劇本卻不讓人感到雜亂,而是情節開展得有條不紊,結構也比較嚴謹。不管是業余消遣還是興趣使然,本書都有著極強的閱讀價值。
李玉 ·戲劇 ·3.1萬字
國內高校戲劇社團及其原創話劇已成為當下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青年文化載體,它們能夠體現當代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思維方式和人文精神,具有比較突出的美育研究價值。藝術貴在養心,在如今網絡訊息爆炸與娛樂文化大行其道的時代,高校劇社原創話劇不僅關注社會,也反映當代大學生的生活面貌和情惑世界,詮釋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質。本書通過觀察、調研、分析和提煉,以生動鮮活的風格、貼近學生本體的態度,融戲劇理論、劇作闡釋,人本美育于一體,加深對年輕態戲劇創作的認識,對助推和完善國內戰劇產業鏈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創新價值和指導意義。
周珉佳 ·戲劇 ·17.5萬字
本書對元明清及近現代時期元雜劇校勘歷史進行了系統梳理,以明、清、近現代校勘成果為研究個案,并對其中成果豐富者如《西廂記》《元刊雜劇三十種》及關漢卿雜劇進行比較研究。全書以歷史發展為經,以元雜劇校勘成果為緯,全面展現了元雜劇校勘的總體風貌。
竇開虎 ·戲劇 ·36.5萬字
本書為暨南大學“影像工作坊”叢書之一,編選了近兩年暨南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專業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參與的22部優秀畢業作品,每部作品包括作品信息、推薦語、作品闡釋和創作文稿。既有反映家國情懷的大敘事和大主題,也有講述普通人乃至殘障人士夢想、情感和生命故事的微觀作品,充滿了對家園、社會和生命的關愛之情,體現出優秀學子對當代中國社會某些方面的深入觀察和思考,顯示了今天年輕一代學子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烈責任感。此外,這些優秀畢業作品,從理論到實踐,可為后來學生的創作提供具有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的案例。
曾一果主編 ·戲劇 ·16.3萬字
該書收錄了張鴻奎多年來創作的川劇(少部分為京劇和其他劇種)戲劇人物畫和舞臺速寫百余幅,并配以相關解讀文字。張鴻奎的戲畫?“源”于“戲”,?但又不完全是戲。他既忠實于舞臺上的人物造型、服飾道具,但又是在對每出戲內涵意蘊和戲中人物深刻獨到理解基礎的再創造,其高度概括地表現出戲曲人物中最美的動態和神韻。該書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和價值,且對于川劇藝術的普及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張鴻奎 ·戲劇 ·1.5萬字
《古今名劇合選》是在明末復古主義創作思潮背景下出現的,繼《古名家雜劇》《息機子元人雜劇選》《古雜劇》及《元曲選》之后又一版本的雜劇選集,集自序、選本、評點三者于一體,既體現出編選者孟稱舜獨特的戲曲編選理念和曲學觀,又具有非常珍貴的文獻價值,對元明雜劇版本整理和校勘意義重大。本書首次把《古今名劇合選》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通過勾勒編選者孟稱舜的生平、交游、創作進而闡釋其曲學思想;結合晚明社會的政治文化背景,深入系統地析論《古今名劇合選》的編選動機與選劇標準;對所選56種劇作進行詳細敘錄;對其中保留的孟稱舜評點進行分類研究;重點通過與元明雜劇選集的比較研究,彰顯《古今名劇合選》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金艷霞 ·戲劇 ·26.7萬字
1975年5月,《總統》在奧地利維也納學院劇場(城堡劇院的第二舞臺)首演。在一個不具名的歐洲國家,總統和總統夫人正在為出席葬做準備。不久前,無政府主義者針對總統的暗殺行動失敗,總統本人幸免于難,而總統的親信上校和總統夫人的愛犬則不幸喪命。總統和總統夫人一邊梳洗換裝,一邊回顧那次心驚動魄的行刺,講述身居高位、手握權力又與恐懼相伴的生活。沒有人理解他們不懂得這些人什么都不懂腦子里只有卑鄙野心仇恨除此之外還能有什么……
(奧地利)托馬斯·伯恩哈德 ·戲劇 ·4.8萬字
“讀圖如讀史”是近代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命題。本書作者蒐集了自元代以降,市井刊行的雜劇、傳奇、曲本中的一些戲劇插圖、宮廷戲畫、戲劇老照片、木版戲曲年畫、香煙畫片,以及民間工藝品上的戲劇繪畫等兩千余幀,匯集一冊。從視覺圖像角度描繪出清代戲劇禁毀與管理中所謂“禁戲”的大致面目。同時亦試圖說明,清代官方“禁戲”之所以“禁而難止”“屢禁屢萌”,恰恰說明這類民間戲劇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
李德生編著 ·戲劇 ·2.3萬字
戀愛時,人們變成羅密歐與朱麗葉;彷徨時,人們詰問生存還是毀滅。從王權崩塌到市井嘈雜,從愛欲呢喃到權力傾軋——所有情感都在莎士比亞的筆下震蕩出回聲。權力、欲望、愛情、正義與幻想,五重永恒的命題,在書中劇場分別上演。《哈姆雷特》《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五部跨越四百年的戲劇豐碑,涵蓋悲劇、正劇、喜劇,以最純粹的人性刻畫,至今仍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放射著璀璨的光芒。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3.4萬字
對于布萊希特的戲劇理想追求,需從其舞臺整體構想中探析其理論主張的內在目標。布萊希特戲劇具有藝術之外更宏大的愿景,即參與社會模式的改造實踐,因而他必須改革戲劇的功能以適應這一社會任務,并以“陌生化”為美學原則,試驗各類舞臺藝術手段,達到促使觀眾思考的目的,引導他們行動起來。強調回到史詩劇場本身,是從戲劇家的藝術活動中提煉出一條“社會任務—戲劇功能—藝術手段”的內在表述路徑,從而加深對其戲劇特征的理解。
姚佳根 ·戲劇 ·15.5萬字
本書研究對象是當今在我國西南地區廣泛唱演的陽戲。主要厘清了陽戲的下列幾個問題:“酬神娛人”的演出本質、祀“三圣”的類型標志、“喜慶悅人”的表象特征、“儀——儀戲——戲”的形態演進歷程、“折扇平展形”的區域分布特點和東“陽”西漸的傳播路徑。基于文本,解讀分析了西南地區陽戲所呈現出的民間信仰、思想內容、演出形態、劇目類型及其文體的體裁、語體和語言特點。本書內容豐富、梳理系統、論述深刻,為陽戲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
吳電雷 ·戲劇 ·25.4萬字
本書以元代刊刻的雜劇劇本《元刊雜劇三十種》作為研究底本,以描寫語言學和歷史比較語言學理論為指導,借鑒傳統訓話學和現代語義學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統計與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對《元刊雜劇三十種》中的復字詞語進行了科學的描寫、分析和闡釋。在此基礎上,本書對《元刊雜劇三十種》的復字詞特點進行了梳理和總結。本書屬于漢語史的斷代、專書詞匯研究,對近代漢語詞匯研究具有重要的補充和參考價值。
曲麗瑋 ·戲劇 ·14.4萬字
1988年11月4日,《英雄廣場》沖破重重阻力在奧地利維也納城堡劇院首演。演出盛況空前,引起歐洲乃至世界的關注。這是托馬斯·伯恩哈德創作的最后一部戲劇。足有十年或者十一年了教授夫人總是聽見英雄廣場上的叫喊,沒有人聽得見什么叫喊她聽得見……她數月以來又聽見英雄廣場民眾的叫喊,這喊聲讓她整天驚恐不安坐臥不寧,您知道的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五日希特勒開進了英雄廣場……
(奧地利)托馬斯·伯恩哈德 ·戲劇 ·5.7萬字
《龍鳳呈祥》自誕生以來就因寓意吉祥、劇情詼諧而成為春節期間戲園子里最為叫座的劇目之一。爾虞我詐的政治權謀,曲折離奇的結親喜事,令人捧腹的角色對白,還有歷代京劇大家的演繹,讓它成為長盛不衰的經典。本書收錄了《龍鳳呈祥》唱本、萬歷年間《三國志通俗演義》珍稀故事善本以及國家京劇院演繹的臺前幕后,從多個角度展現經典的魅力。本書收錄了明萬歷年間金陵萬卷樓刊刻周曰校版《新刊校正古本出像大字音釋三國志傳通俗演義》的對應選段。
國家京劇院編著 ·戲劇 ·1.3萬字
本書主要對英國中世紀戲劇的發展流變過程進行研究。英國中世紀戲劇主要有三條發展脈絡以謀生為目的的職業演員的活動、一般群眾的通俗演出、具有戲劇化色彩的教會儀式。教堂儀式劇逐漸發展成為中世紀后期最為盛行的圣徒劇、連環劇、道德劇等三大戲劇類型。15世紀末期,宗教劇逐漸衰退、消亡,間插劇逐漸興起,英國戲劇開始轉向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戲劇。本書梳理出了英國中世紀戲劇發展的軌跡,即從早期民間世俗戲劇、教堂儀式劇、中后期宗教劇到間插劇的發展過程,并總結出了英國中世紀戲劇發展流變的基本規律,即教會和官方以是否能最大化地教育民眾決定戲劇的存留和椎廣。
郭曉霞 ·戲劇 ·18.2萬字
為紀念《中日平和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本書選取了見證中日友好的三位歷史名人,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他們對中日友好做出的貢獻。一位是日本和中國都熟知的隱元禪師、一位是唐代的楊貴妃、一位是近現代名人魯迅,他們三人都有在日本駐留的經歷,以此為題材更能彰顯中日友好。書中共三個故事,分別是《青山苦戀》《琥珀與水晶》以及《師緣》。
(日)增田維忠 虞希華 ·戲劇 ·6.9萬字
本書基于改編學理論的視角,在對魯迅小說90余年的戲劇改編進行梳理之后,對魯迅小說的戲劇改編現象展開全面研究,構建了一個較為系統深入地研究魯迅小說的戲劇改編的“綜合”性框架。由此,一方面從本體上研究魯迅小說被改編為戲劇后的審美價值,以及對于傳播經典的意義;另一方面對魯迅小說的戲劇改編與原著進行比較研究,透視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不同藝術形式敘事的價值以及改編的得失,考察改編對魯迅小說內容、意義的彰顯和遮蔽,探究改動背后的歷史、文化、技術等背景,以及改編的理念和價值判斷。基于以上研究,本書提出魯迅小說的戲劇改編的建議和思考,進而研究如何改編才能更好地傳播、傳承文學經典,從而使經典具有更永恒的藝術生命力。
孫淑芳 ·戲劇 ·1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