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種幸福藏在心靈深處的深處,只在屬于心靈的時間才在心底綻放小小的快樂。日月如梭的交替中有多少時間給了自己的心靈?在屬于心靈的時間你又會想些什么?深深的夜里,品一杯漸涼的清茶,卻依然裊繞著一分隱隱的牽掛;一分朦朧的思念;一分淺淡的期盼。是源自心靈與心靈的對白嗎?讓我久久的再也不能,不能歸于寂寞,趨于平靜。于是,我便無暇顧及你是這樣的蒼老或年輕,丑陋或美麗,咫尺或天涯了;于是才會有夜夜相似的失眠;才會在每一個俱寂的深夜期盼著,并為有期盼而幸福著。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4萬字
抒情散文,記事隨筆。第一部分為”文風拂面”,包括情絲如夢、好夢留痕、夢回百轉;第二部分為”郵色潤玉”,包括飛揚郵夢、美夢寫真、鐫刻心夢。本書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心音的彈唱,都是一種摯情的表達。
喻金剛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斷網生活》指出,網絡在給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的垃圾信息,干擾著我們的生活。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斷網生活》倡導的理念,并且真正喜歡上了脫離網絡之后更本真、質樸的生活。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賈健在斷網之后的親身經歷,跟隨他去感受彌足珍貴的本真生活。
賈健 ·現當代隨筆 ·5.4萬字
本書是一部詩學及人文隨筆集,全書約20萬字。其中既有對當下諸世相的發言,以及詩學的闡發、詩性的沉思、讀書札記及藝術斷想等,也有對中西思想、文學大師的狀寫。闡述人物命運,閱微藝術精神,所最為關切者,依然是藝術家與生活世界的對抗、對人性惡的揭發,以及對黑暗時代的啟明。本書思想性與故事性相融合,傳記資料扎實,觀點鮮明,文風曉暢,真情流露,閱讀受眾廣泛。
朵漁 ·現當代隨筆 ·19.6萬字
《贛地風流》立足于三個重要歷史時期展開:第一篇章“曙色蒼茫”,書寫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蘇區時期至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毛澤覃、楊厚珍等革命先輩的壯烈功績,陳發姑、楊榮顯等平民百姓為革命傾其所有的英勇事跡,一蘇大、長征第一山、長征第一橋等革命舊址背后的感人故事;第二篇章“弦歌嘹亮”,書寫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從人事物景、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展開今昔對比,呈現人民闊步前行、生活蒸蒸日上的真實面貌;第三篇章“風光無限”,書寫黨的十八大以來,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展現新時期江西城鄉的新面貌,刻畫江西人民滿懷信心面向未來的精神向度。
朝顏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相思需要理由嗎?別人眼里的幸福是真幸福嗎?一路走來,我們辜負了多少沿途美景?珍惜當下,當下最美,相思最美,相思在哪里,在書里,在孔明的散文集《書中最相思》里。孔明說自己的這本書是“一孔之見”,或有理性思考,卻靠感性沖動。這話實在,但不免自謙自薄。其實他筆下的世界與其說是沖動的靈感,毋寧說是率性、率真,不阿附、不跟風,有個性、重靈動,沒有“心靈毒藥”,只有“愛之蜜糖”,唯美主義,風月無邊,相思落筆,妙不可言!
孔明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一葉一洞天》是莫非詩與自然攝影系列詩集“萬物有生有命”的第二部。81行長詩,81張攝影作品,只為一種植物天目瓊花而作。莫非從來沒有給自己熱愛的花作過那么長的詩,而觸發他的不是花本身,而是天目瓊花已經干枯的葉子。一個偶然,他連著用了兩個中午,拍天目瓊花的同一片葉子。因為風的緣故,每個拍攝瞬間都是不同的。這已經不是一片天目瓊花的葉子,在光線、影子和風的變換下,這已經不是一片天目瓊花的葉子。一花是天目瓊花,一葉一菩提。莫非說,我只是抽時間去了樹下,看見了她,如此而已。正應了那句話,心里有,世界有。《一葉一洞天》在長詩外,特別制作附錄,以圖文記錄說明天目瓊花從萌芽到衰敗的過程,是為補充。
莫非 ·現當代隨筆 ·3602字
太陽悄悄地探出了半個腦袋,窺視著沉睡的大地。江雪兒,這個六年級的小姑娘,從昨天開始就盼著太陽快點升起來。她梳好麻花辮,系上紅色的蝴蝶結,穿著那套有特別意義的連衣裙,到自家的院子里選了幾朵剛綻開嫩嫩的花瓣,還帶著幾顆鉆石般的露珠的野菊花,小心翼翼地摘下來握在手里,背上書包去上學了。有一天,她終于厭倦了這種冰冷和纏繞了。她走到海邊,看到了皎潔的月光,明媚的世界,闊闊的海風,她感到溫度變暖了,但心底卻還是冰冷的。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一日三餐、四季吃食、江南風物。樸素的食物,是人間至味。人生的樂趣,在這一日日的光陰里,樸素的日常,蔬菜、瓜果、飲食,以及細枝末節的事物上。煙火俗世,故土舊物,是這樣可親,也最令人迷戀陶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雖居于鬧市之中,然而一顆心靜下來了,亦如歸隱深山。滾滾紅塵,婆娑世界。如何讓自己持有一顆歡喜心,不焦慮,不浮躁,不彷徨,不迷茫。也許,這本書會給予你一些啟示和答案。
簡兒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本書采用以時間為線索,以文學社團、作家作品為敘述、分析重點的寫作方式,以較為豐富的歷史資料為基礎,較為系統地梳理了1908—2008年百年間寧波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歷程。
范志強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本書為散文集,收入的文章多為作者家鄉的風貌的詩意展現,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愛,揭示出作者自己的生活閱歷和豐富的內心世界。文字綿密細致,飽含款款深情,娓娓道來,如敘家常,體現出作者文學修養與對人生的思考,于平實中見深刻,淡泊中見真情。
鄧貴環 ·現當代隨筆 ·13萬字
林語堂、錢鐘書、徐悲鴻、胡適、梁思成、陳寅恪、李叔同、沈從文……25位大師既有錦繡文章,又有浪漫輝煌。光陰會帶走一個時代,卻帶不走時代的記憶。愛情會隨風遠去,但那愛情的故事卻永遠留在那些相信愛情,忠于愛情的人們心中。《有你在身邊,世界就很好:25位大師的愛與情》是最受讀者追捧的25位大師的愛情故事。這些故事會告訴我們如何樹立高尚的人格,如何在愛情與婚姻中成長。《有你在身邊,世界就很好:25位大師的愛與情》用大師們的人生選擇指引我們識別優秀的品質,理解人性的脆弱,懂得堅持什么、放棄什么。
淺水芳鄰編著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與最好的朋友同時喜歡上一個男子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在朋友和戀人之間選擇,到底哪一樣比較重?手心手背都是肉,實在難以割舍。直到林迪出事的時候,若云才知道,原來貿易公司從來都只是一種掩飾,林迪真正經營的其實是毒品。她哭得死去活來,林迪所以沒有說過要娶她,是因為他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他是一個孤兒,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律師說,他曾經有過一次婚姻,但是那個女人背叛了他,用他的錢另外養了一個男人。
如果有人告訴你,我愛你,你千萬別相信。愛你,只是一個流落在風中的傳說,不是真的,永遠,也不會是真的。三月揚州,柳絮如絲,滿城飄拂。我駐立船頭,任柳絮如雪薄薄灑滿肩膀與眉峰。我的眉峰上,尚殘留著他的吻。那淡淡的,輕若煙云的吻,此時不知又流落在何方。喜歡桔子的理由有很多,記得小時候年家里沒有很多的錢,但媽媽每次趕集都會給我和姐姐帶點桔子。每次媽媽只給我們一個,媽媽說好東西要慢慢享受,不要一下子吃完了。通常都是我搶著剝桔子,因為剝桔子時它的皮會擠出很多的汁弄到手上。手就會留有桔子的清香。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萬字
薪辛今年二十歲,是個很水靈的姑娘。就是因為臉上有塊疤,把她無情地擠出容貌姣好女孩的行例。臉上那塊疤,是她八歲那年在廚房玩耍時被油燙傷落下的。高中畢業了,她想找個工作干,可自己所在的小城實在是地窄天不寬。那天,她抱著極大的熱情去三十里外的省城求職,可連連找了十幾家招聘的,有個體公司有餐飲服務的,皆因她臉上的那塊疤,很惹眼的一塊如雞蛋般大小紫紅色的疤,擋住了她求職的路。盡管未遂心愿,可她仍沒有絲毫的卑微和低迷,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她想過,沒人用我我就自己試吧試吧去闖一闖,我手腳也沒毛病還沒飯吃?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5.9萬字
《但求靈魂有富余》是作者多年散文創作的結晶,作者用感官閱覽世界,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了世界各地酒莊以及與酒有關的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內容涉及國內外酒莊旅游及酒文化、同窗同事師生球友情誼、家庭人生及官場百態等,整部散文集散發出酒香。作者長于警喻,善于說理論辯,文辭簡勁,韻味綿長。
黃宏慧 ·現當代隨筆 ·10萬字
《種一朵月亮花》為散文集,這些散文以真實的情感,清新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家庭、工作的思考,文筆雋永,耐人品讀。分為“真情有暖”“山水有言”“心靈有香”“彎路有景”“史海有貝”“遐思有春”六輯。
心盈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本書是一位退休“老郵政”縱談郵政與集郵的專著。從一個“郵”字說起,或賞郵論郵,郵話連篇;或讀信品信,牘海流連;或耕耘方寸,樂此不疲;或鐘情文獻,盡情采擷;或志在郵史,拾貝共享;也曾游來游去,覓郵交友,其樂融融。作者從事郵政(電)工作三十余年,愛郵、敬郵,多少年來以“郵人”的角色專注于“郵”海泛舟,由于其扎實的文化功底和豐富的郵政經歷,因而內容涉獵廣泛,資料翔實;議論常縱橫捭闔,敘述亦文采飛揚;既有理性的評析,又有鮮活的故事;語言樸實,行文流暢,是普及郵識和郵文化的有益讀物。2001年,作者曾有《郵人說信》出版,此書乃其姊妹篇。
仇潤喜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這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在新時代發表的散文作品28篇,分為敝帚自珍、實話實說、暗夜逐光、濫竽充數、雁過留毛、文化鄉土和時代鏡像七個部分,如實記錄描寫了我國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文化鄉土”和“時代鏡像”兩章中,作者集中反映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和聲勢浩大的鄉村振興戰略,自覺貫徹落實了我國我黨的文化思想,熱情謳歌贊美了鄉村振興給中國農村帶來的可喜變化。其中很多作品發表之后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有的被轉載,有的獲獎,有的還進入了《散文海外版》。正如著名學者王先霈先生所說,曉蘇的散文屬于小說家的散文,開放、幽默,有張力,有厚度,具有小說一樣的可讀性。
曉蘇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七月,盛夏,銀杏還是青翠的綠色,而心疼已經漸漸彌漫開去。最后一堂課,是和老師告別;考完最后一場試,是和學業告別;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是和學生生涯告別。然后,知道一個一個朋友離去的日期,開始一場場告別,告別朋友,告別同窗,告別四年已經習慣的許多生活……天氣愈來愈冷了,空中不時飄灑著幾片鵝毛般的雪花。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