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明萬歷末年至清康熙初年,文學社群數量達到歷史高峰,對當時的文學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考察了“社群文人群體運作方式”這一明清特殊文學樣態,具體分析了此期社群對當時文學發展的促進作用,分別從文人心態、文學復古、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風氣、影響文學的媒介性等方面對文學社群與文學的關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張濤 ·現當代隨筆 ·40.4萬字
本書精選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講堂精彩演講,內容涉及宗教、歷史、哲學、科學等人類思想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不少專題是學術界所關注的前沿問題,值得一讀。
李少文 ·現當代隨筆 ·28.3萬字
“老舍作品名家插圖系列”之一,《二馬》《牛天賜傳》均為老舍早期小說代表作品,配有著名畫家丁聰插圖若干幅,圖文并茂,相得益彰。
老舍 ·現當代隨筆 ·24.7萬字
中國現當代作家與書法文化的結緣也相當深厚綿長,值得關注和研究。本書即是這方面系統研究的一個嘗試,在考察與思索中巡禮和致敬,努力展示現當代作家文人的文脈、書跡,彰顯“文壇”與“書壇”聯通的文化景觀,尤其是著力從“書法文化”角度探討中國現當代作家的書寫實踐和思考,既展示相關作家對于書法、書學的貢獻,又反觀書法文化給予眾多作家的深刻影響,并由此對文學創作和書法創作的一些深層問題進行反思,以期有助于中國文學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書中從多方面探討了中國現當代作家對傳統書法文化的傳承及貢獻,涉論的作家及其書法作品甚多,或宏觀或微觀,有諸多現象分析,亦有個案透視,從中也揭示了相關研究的價值意義。廣大文學和書法愛好者從中會獲得許多有益的啟示。
李繼凱 孫曉濤 李徽昭 ·現當代隨筆 ·44.4萬字
協和醫院婦科腫瘤醫生譚先杰的成長自傳。12歲時因母親病逝于婦科腫瘤而立志從醫,以他的鍥而不舍走向了成功。書中寫出了他少年失母后的悲痛、家境的貧寒、生活的窘迫、對知識的渴求、對志向的追求、對母親的承諾與深深思念、對師友的感恩。既有正能量的勵志故事,也有行醫二十余年的心路歷程,以及對醫患關系的思考。隨書附贈《譚談子宮》科普手冊。
譚先杰 ·現當代隨筆 ·20.5萬字
本作品是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退休教授馮慶延老師的文集。馮老將他這一生對教育的深刻認識、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記錄在40多篇文章中。從這些內容中,可以感受到新中國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發展祖國教育事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們嚴謹認真的工作方法、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馮慶延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帶你去遠方》與《山神的箭堆》《匈奴的子孫》同屬于“雪漠帶你去遠方”文化游記系列,記錄作者自駕車從嶺南到西部穿越大地、追夢山河的文化之旅。全書分為“歷史的記憶”“當下的腳步”上下兩篇,以述史、游記和攝影,追尋嶺南山川的前世今生,定格鄉土中國的山河記憶。在上篇,作者寫了百越先民的古怪風俗、嶺南的人文始祖趙佗、南越國的覆滅、“崖山之后無中國”、嶺南木魚歌文化、嶺南土客械斗等“歷史的記憶”;在下篇,作者記錄了從嶺南出發途經廣西、貴州、云南、四川到甘肅這一路上的見聞游歷,定格了一個個“當下的腳步”。在路上,所有的旅途都是歸途;在路上,所有的終點都是故鄉。
雪漠 ·現當代隨筆 ·24.8萬字
本書講述了真實而不尋常的大學生活。父母車禍雙亡,客家小伙兒王哲只能帶著妹妹和年邁的阿婆,一邊打工一邊求學,被同學們戲稱為“餅哥”。開學第一天,“餅哥”王哲巧遇冤家魯小胖,小胖像根肉刺兒一樣,深深扎進了他的生活和生命。兩人恩恩怨怨,情感糾葛,加上憑空冒出來的“私生女”,把兩個宿舍的男生、女生全卷了進來——愛和誤會一起成長,夢想與青春一道飛揚……本書把校園的新鮮事進行到底,也把校園里溫暖的小事和艱辛的底層生活一撥到底。讓人們看到90后是“靠譜兒”的一代!
魯姜楠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傅雷家人親自編定的家書精選本,在選編上更重視傅雷家書的思想性和豐富性,對傅家父子之間關于音樂、文學等藝術,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文學藝術名家的品評等都盡量忠實收錄,是一部厚重、更原汁原味的《傅雷家書》?;诩視暾鳈嗟莫氄夹裕緯楣澩暾?,背景清晰,人物鮮明,好看感人。貫穿全書的傅雷家人照片和家書墨跡與內容相輔相成,拉近了家書與讀者的距離,迥別于其他內容不完整的選編本。書中珍貴照片、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及英法文信等都是譯林獨家版權。也就是說,即使2017年傅雷著作權進入公版,其他任何家書選本沒有權利收錄這些內容,而真正完整、豐富、權威的《傅雷家書》,只能在譯林出版社找到正版。
傅雷 朱梅馥 傅聰 ·現當代隨筆 ·21.5萬字
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初兩度擔任常駐南部非洲記者,足跡遍及烏干達以南所有非洲大陸國家。本書記載了作者在非洲大陸的經歷和見聞,講述了包括創建人民日報駐南非記者站、推動中南建交、安哥拉的雷區、扎伊爾的難民營,以及在津巴布韋的中國醫生等真實事例,是珍貴的一手資料。書中還記錄了一些國家和平與戰亂的歷史進程,收錄了有關曼德拉宣布南非將與中國建交活動的獨家全記錄資料以及對“七一勛章”獲得者劉貴今大使專訪等內容。
溫憲 ·現當代隨筆 ·23.7萬字
本書精選1911年以來關于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的關于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的蘇軾研究的經典文章,匯集老中青三代學人,展現每一代學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徑上的推陳出新。同時所選論文涵蓋歷史、考古、文學、科技等多個學科,以此梳理和綜合多年來學術界對蘇軾的研究成果,并由分冊主編精心撰寫導讀、研究綜述和研究目錄索引,為后學研究提供指引。
詹福瑞 王紅霞主編 ·現當代隨筆 ·27.9萬字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的代表作,1931年1月開明書店出版,影響深遠。后來,豐子愷又發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反映了他在不同階段的思考與體悟,無論是寫至親、懷師友,還是觀宇宙人生、品世間百態,無不深刻雋永、意趣悠長。本次足本的《緣緣堂隨筆》收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續筆》,附錄了三篇作品:《告緣緣堂在天之靈》《還我緣緣堂》《辭緣緣堂》,向讀者完整呈現豐子愷筆下的緣緣堂。
豐子愷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本書匯集了第十二次國際丁玲學術研討會及近年幾次相關學術會議的部分優秀論文,作者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他們年齡不同、背景各異,從各自的角度,圍繞“二十世紀中國革命與丁玲精神史”進行論述,集中展現了丁玲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從一個側面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乃至社會、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
中國丁玲研究會 ·現當代隨筆 ·31.6萬字
本書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如何從醫科大學的學子成長為胸外科醫生的求學、從醫過程。與傳統的按時間順序直敘的回憶錄不同,本書由數十篇文章組成,分別從成長經歷、職業觀、創業經歷和主要成就等方面出發,全面敘述了作者作為外科醫生的成長經歷、對外科醫生職業的看法和在胸壁外科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作者的文字樸實而真切,在提及外科手術方面的專業內容時,描寫得精要而通俗,使得相關場景對讀者來說真實、可想象。
王文林 ·現當代隨筆 ·26.4萬字
《我愛天下一切狗》本書精選季羨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文章,“我愛天下一切狗”實際上傳達他愛天下一切有情眾生。一篇篇觸動人心的文章,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羨林?!都胰碎e坐,燈火可親》書主要圍繞家和生活,是汪曾祺寫給大家的美而幸福的“活法”,幾乎囊括了汪曾祺最精華的散文,并附錄汪氏三兄妹寫“老頭兒”和母親的文章。是了解汪曾祺家風及生活的Z佳讀本。讀一讀汪曾祺的文字,你會覺得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詩意的,會加更熱愛這個世界。
季羨林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26.1萬字
《大西北文學與文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的講話精神和關于文藝的系列講話精神,呼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思維,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政治導向?!洞笪鞅蔽膶W與文化》立足大西北,面向全國。介入當代大西北文學與文化發展進程。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并重,注重理論創新和現實意義,歷史感和當代感,學理性和前沿性相結合?!洞笪鞅蔽膶W與文化》主要由大西北文學綜論、思路文學與文化研究、陜甘寧文藝研究、大西北文藝報刊出版傳播研究、西北重要作家作品研究、西北學人研究、西北高校與文學藝術等板塊和欄目構成。
陜西師范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 ·現當代隨筆 ·22萬字
《唯有書香留歲痕(侯仁之文集)》收錄了侯仁之從中學時代起到九十高齡的部分著作和代表譯作,分為早期文章、北京相關、地理學史、書序、自述、憶往等幾類?!段ㄓ袝懔魵q痕(侯仁之文集)》是對“侯仁之文集”前三卷的補遺,對后世學人和讀者全面了解侯仁之的思想、情懷及其學術成長經歷頗有助益。
侯仁之 ·現當代隨筆 ·38.2萬字
本書為蔡德龍教授全面普查與敘錄有清一代文話著作,兼及文章學理論揭示與價值抉發的文獻學性質的作品。作者清點了清代文話作品二百五十余種,分為上下二編,上編著錄寓目的存世著作,下編著錄有目無書者。以年代為次,詳細著錄其作者信息、卷數、版本信息,著重闡發其文章學觀念、價值、時代等,揭示清代文章理論、文話撰寫的繁榮,為清代文章學研究提供文獻基礎,以期構建具本土和民族特色的文章學話語體系。部分文話并附書影以為參考。
蔡德龍 ·現當代隨筆 ·24.7萬字
張家十姐弟中,充和與大弟宗和最親,不僅因為他們年齡只相差一歲,更由于二人對詩詞、昆曲、書法等的共同愛好。1949年,時局動蕩中,充和隨丈夫傅漢思移居美國,宗和則留在黔地任教,從此路遠山遙,天各一方,不復相見。唯音書不絕,穿越重洋,互問短長。從1949年4月15日充和赴美后收到第一封信,到1976年12月8日宗和去世前發出最后一封信,近三十年時光輾轉紙上。內容由養花種草、衣食住行、曲人故舊談到詩詞書畫、文學歷史……拋去浮華與造作,字字情真意切,筆筆簡單有味。三百余封書信,三十多萬字,小字蠻箋,既是張家如水斯文和姐弟情誼的見證,也是特殊年月里,個人命運為時代裹挾的縮影。
張充和 張宗和 ·現當代隨筆 ·30.7萬字
上海劇藝社(1938-1941,1946-1948)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進步職業劇團,堪稱孤島時期及戰后上海劇運的一面旗幟,也在中國話劇史上占有獨特地位。本書是首次對上海劇藝社展開集中、深入、系統的研究,具有填補空白的學術意義。全書共40萬字,分為上中下三篇(共十二章),分別從劇團組織、劇目建設和舞臺藝術三個方面,探究上海劇藝社的特點、成績及歷史局限。在具體深入的個案研究基礎上,本書綜合運用戲劇學、歷史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以這一兼具個性與典型性的劇團為切入點,對話劇的藝術構成、內外關系、生產體制進行立體考察和多維闡釋,從而從新的角度探揭示現代話劇發展、分化、成熟、變異的文化邏輯與歷史動因。這對今后的劇團研究乃至話劇史研究,具有學術理路與方法論層面的參考價值。書后“附錄”有詳細的上海劇藝社活動年表、演出劇目一覽表等,既是對正文論述的支撐,其自身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穆海亮 ·現當代隨筆 ·3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