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一種新都市文化與文學生產(1917—1937)
本書開篇梳理了沙龍進入中國的最初形態,分辨它與傳統文人雅集、清談的關聯與差異,并梳理它的歷史脈絡。主體擇取曾樸的沙龍邵洵美的花廳林徽因的太太客廳朱光潛的讀詩會等現代文壇上較有代表性的幾個沙龍的起源和發展為切入點,借助空間的考察來研究現代中國某幾類知識分子的精神文化史,與此同時,從知識分子的視野來觀察沙龍這一特定的都市空間如何在中國興起、發展和衰落,以及它對都會文學、影射小說、中國現代散文乃至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2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