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絕妙好詞》是宋末元初詞人周密選編的一部宋詞選集。全編選詞三百九十首,詞人一百三十二家(其中蔡松年實為金人)。它是我國斷代詞選之一,并且具有鮮明的流派特色,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書是《絕妙好詞》的注譯本,每首詞都包含詞作、注釋和譯文三部分內容。
(宋)周密編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8.6萬字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開創了我國文學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對后世有深遠影響。本書前撰《引言》,對《詩經》作簡要介紹。每卷前有解題,說明本卷體裁(風/雅/頌)的大體來源和寫作特點。正文全文今譯,重點字詞出注,詩后附評析,概括本篇主旨。全書結構完整,體例清晰,簡明易讀,是適合一般讀者的普及讀物。
周振甫譯注 ·古詩詞 ·21.2萬字
《楚辭評注》十卷,王萌評注,其侄王遠考音。卷首為王萌自序,次目錄,末附按語。各卷詳署校定人名字,各篇有小序,篇中間有王遠、朱軾(字可亭)、胡克寬(字檢庵)、朱琦(字柯亭)等人按語。
王萌 ·古詩詞 ·9.3萬字
讀懂了洛陽,就讀懂了唐代乃至整個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讀懂了詠洛詩,就讀懂了唐詩的美麗與韻致。本書將時段定于隋唐,將空間定于洛陽,是一部體例獨特的唐代文學史話,試圖描繪一幅洛陽詩歌文學的全景圖,既有文學史的面向,也有城市空間的面向。
馬鳴謙 ·古詩詞 ·38.2萬字
《南宋詞史》點面結合,以線貫穿,既從歷時性方向揭示出了南宋詞史階段性的發展過程,也從共時性角度展示出了每一階段詞壇豐富多元的審美形態,既從深度上推進了南宋詞史的研究層次,也從廣度上拓展了南宋詞史的研究領域。
陶爾夫 劉敬圻 ·古詩詞 ·21.9萬字
《詩詞格律與創作》是一部詩詞寫作的實用教材,該書簡明地劃分為“詩的格律”、“詞的格律”和“詩詞的創作”三個章節,從詩的押韻、平仄、對仗以及詞調、詞牌、詞譜等許多方面,有條理地解讀詩詞的格律規則,并且將古體詩與近體詩進行量化地對比分析,更全面地介紹詩詞的分類和構成。書中還名家名作進行賞析,介紹了詩詞創作的手法和技巧,講解精辟而又細膩,為讀者學習詩詞帶來了啟迪和藝術上的享受。
夏方進 ·古詩詞 ·12.1萬字
《詞源》,張炎著。兩宋詞學,盛極一時,其間作者如林,而論詞之書,實不多觀。張炎的《詞源》,在詞的形式研究上,給后人留下了不少啟迪。書分為制曲、句法、字面、虛、清空、意趣、用事、詠物、節序、賦情、令曲、雜論等。其論詞的最高標準是“意趣高遠”“雅正”“清空”。《樂府指迷》,沈義父著,沈義父工詞,以周邦彥為宗,持論多為中理,主張作詞要協音、字雅、字隱、意柔。
(南宋)張炎 沈義父 ·古詩詞 ·5.2萬字
本書收錄了我國歷史上數十首經典詩詞,按內容分為愛情、田園、邊塞、懷古等篇章,文辭意蘊深遠、妙趣橫生。讀者可以在詩意的描述中,漫游古典文化的世界,與詩詞為伴,了解詩詞背后的人和事,體會古人的喜悅與哀愁、風度與風骨。
黃震 ·古詩詞 ·13.1萬字
李清照是家喻戶曉的宋代女詞人,她的作品膾炙人口。這本小書就是從她此作中精選出來的部分。作者在每首詞后附有重要語詞注釋和解讀。內容經典,注釋簡潔,解讀深入淺出,是一本非常好的李清照詞讀本。
陳祖美評注 ·古詩詞 ·10.3萬字
《豪放詞》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的文化瑰寶,以行文雄渾大氣,氣象恢弘豪放而著稱,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不拘于音律,尤其是寫于時代巨變時期的作品,悲壯慷慨、豪氣干云,讓人既有遍灑英雄淚的傷感,又有馳騁疆場,殺身報國的豪壯。有“大江東去,浪淘金,千古風流人物”的磅礴大氣;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蕭索雄渾;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激昂。豪放詞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藝術,還是靈魂的呼喚與共鳴。這不僅是一本詞集,更是一本激勵情志,催人奮發,拓展胸懷的豪邁勵志之書。
(明)馮夢龍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7.5萬字
本書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詞集。本書收錄晏幾道詞二百五十五首,以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一九二二年朱祖謀第三次校補本《疆村叢書》所收的《小山詞》為底本,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小山詞》《二晏詞箋注》、中華書局《全宋詞》等典籍作為參校。
晏幾道 ·古詩詞 ·1.7萬字
《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解詩經》一書是“圖說天下·典藏中國”中的一種,《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解詩經》是一部對古典詩歌的典范之作《詩經》進行注譯解讀、圖文并茂的大眾國學讀物。全書以朱熹的《詩經注》為底本,在保持原有風雅頌的結構的基礎上對《詩經》一書進行遴選注釋翻譯和解讀,書中插配了近200張與歷代畫家繪制的《詩經》圖片和山水人物繪畫,提高了該書的可讀性和藝術性。全書的主要內容是《詩經》一書原貌的的全景再現,集中反映了《詩經》一書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
吳鋒 ·古詩詞 ·11.2萬字
宋詞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與唐詩、元曲相互輝映,同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幾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廣大的讀者,許多名篇佳句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清代人上彊村民選的《宋詞三百首》,正是備受宋詞愛好者青睞的優秀選本。本書遴選了代表宋代各種風格的優秀詞作三百多首,全面展示了宋朝的時代特色和生活風貌。
(清)上彊村民 ·古詩詞 ·15.6萬字
本書根據“互聯網+”時代的社會發展以及教育部部署推動我國高校廣泛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編寫而成。全書共分8章,首先介紹了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紹了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先導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詳細闡述了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基本邏輯、基本方法和工具,最后通過一個運營實例,將前面所學的方法、工具貫通其中,并引導學習者自行獨立按照本書所學,規劃運營一個屬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實現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市場營銷、廣告、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大學圖書館“互聯網+”普及系列的館藏書籍,還可作為“專業基礎、行業經歷雙空白”但熱愛并希望從事互聯網產品運營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
蘇海海 ·古詩詞 ·14.5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3首含有“風”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8.3萬字
中國古代政治詩是中國古代以政治事務為題材的專類詩歌,主要記述中國古代國家治理的狀況,涉及稅政、役政、糧政、荒政、漕政、河政等諸多政務。中國古代政治詩對各類政治人物和事象進行褒揚或貶斥,形成了頌政詩和怨政詩兩大范疇作品。本書以先秦至清末政治詩歌文本為研究對象,梳理中國古代政治詩的發展歷程,呈現中國古代政治詩的基本面貌,分析中國古代政治詩的價值體系,總結中國古代政治詩的創作規律,是一部系統全面闡釋中國古代政治詩的專著。
文航生 ·古詩詞 ·97.7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1首含有“園”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7.4萬字
1924年,著名詞學家朱孝臧(號上彊村民)編選了《宋詞三百首》,這是與《唐詩三百首》齊名的古典文學選本。書中共收宋代詞人八十八家,詞作約三百首,基本展現了宋詞的面貌與其發展歷程。本書注解以疏通詞句、解釋典實為主,評注精當,每位詞家附小傳,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宋詞。
(清)上彊村民編選 劉乃昌評注 ·古詩詞 ·18.2萬字
《詩境淺說》一書是現代國學經典之一,系由著名文學家、紅學大師俞平伯之父,光緒朝探花俞陛云先生所作。該著專門就唐代詩人所作五言、七言律詩、絕句的文學意義展開多方面的分析和論述,重在分析每首詩、每副名聯所展現的文筆之美、構思之巧、意境之妙等。本次推出的經過精心校正的新版《詩境淺說》,系國內出版的首個“精校本”,相信讀者能由此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能更好地從本書中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滋養、教益。理所當然,我們要特別申明,本書因寫作時物質條件所限而產生的一些錯訛,絲毫也影響不了作者俞陛云先生的國學大家地位,畢竟這在根本上是由其學養之巨、著作水準之高所決定的。
俞陛云 ·古詩詞 ·10.1萬字
本書題名“愿得柳七心”,卻不是一本只談柳永之書,而是以“柳七”借指天下詞人。盡管所選的詞章篇幅的確以柳永為冠,全書共選詞34首,選取柳永詞20余首。遙想北宋盛年、名都東京,人人都愛柳七郎,家家皆誦耆卿詞。“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柳七何幸而生此時代,時代何幸而得此奇才。柳七是歷史上第一個寫詞專業戶,而本書中的其余詞人,則有別于他。寇準、陳堯佐、范仲淹,這三位詞人都曾入閣拜相。呼風喚雨的政壇大佬寫起小詞來卻能曲盡婉妙,這還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流珠 ·古詩詞 ·1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