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項目系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國夢”主題專項,是首部聚焦中醫生存發展宏大主題的報告文學。作者歷時四年,深入中醫系統、中醫教育系統、中藥原產地等實地調查,獲取大量一手資料,以希冀中醫藥振興發展為主線,敘寫了西學東漸以后的中醫存廢之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醫醫療事業和教育事業的創立、建設和發展,客觀展現了中醫獨特的療效、生存的困境和存在的問題。這是一次探尋中醫的文化之旅,一部打開中醫大門的文學力作。
詹文格 ·紀實文學 ·22萬字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是大航海的鼎盛時期,各國對極地探險都躍躍欲試,這樣的雄心不限于英國、挪威、美國等發達大國,就連海事傳統薄弱的比利時也想通過地理發現提升國民自信。1897年8月,比利時男爵兼探險家德·熱爾拉什帶著榮耀的夢想登上“比利時號”,從安特衛普港盛大出航,前往未知的地球盡頭:冰冷的南極大陸。德·熱爾拉什的計劃很快就會出錯。經歷了一次近乎叛變、一次近乎沉船和一場真正的死亡后,“比利時號”在凜冬將至時莽莽撞撞地駛向浮冰群深處,落入冰與雪的牢籠。隨著太陽在壯麗的南極景觀中最后一次落下,幾乎所有活動都陷入停滯,生存成了隊員們的全職工作。而在寡淡無味的罐頭食品和一成不變的生活之間,瘋癲也像幽靈一樣籠罩在船上,尋找意志最薄弱的受害者……本書聚焦三位主角——除了身負國家與家族使命的德·熱爾拉什,還有“比利時號”大副、即將成為傳奇的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以及半是天才、半是騙子的隊醫兼攝影師弗雷德里克·庫克——講述了極地探險科考一段鮮為人知卻極其重要的歷史。
(法)朱利安·桑克頓 ·紀實文學 ·23萬字
《金紫宰相》主要表現了晚唐文宗、武宗時期,靈州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保障“絲綢之路”暢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錫,以及義士張議潮等人,在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的錯綜復雜的斗爭中,所展示出的個人風采。
劉振海 ·紀實文學 ·33.5萬字
本書描寫了女性犯罪案件,她們有的是因為情感,有的是因為利益,有的則是因為所求達不到理想而采取了違法的手段去獲得,因而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作者通過挖掘她們的成長環境和個人墮落的心理軌跡,向人們警示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但是無論命運如何不公,都應該采取法律的有效武器去保護自己,而不是自己動用私刑。
丁一鶴 ·紀實文學 ·23.2萬字
美國歷史上極其血腥校園殺戮事件之一,之后近20年間校園槍擊案的模板。故事發生在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科倫拜因高中,兩個不滿18歲的少年迪倫和埃里克經過長時間的策劃,請人代購槍支并私下交易了一把二手槍,然后攜帶槍支和自制的爆炸物進入校園,槍殺了12名學生和1名教師,造成24人受傷,最后雙雙自殺身亡。此事引發美國社會極大震驚,以及對于社會邊緣人、重金屬音樂、青少年心理問題、暴力娛樂產品、槍支管理、人生信仰等很多現實問題和道德問題的深刻討論。本書作者戴夫·庫倫是最早到達現場的記者之一,從那時起,他花了10年時間調查和寫作。他走訪了該校師生、家長、處理傷者的醫生、兩人的心理醫生以及當地警方、政府人員、FBI探員,搜集了包括文件、案卷,兩名學生的作業、日記、博客等大量證據,在細致地講述此案來龍去脈的同時,駁斥了一些誤解,證實和提供了一些細節。一些場景被鮮活地還原,兇手的行為和心理演變過程、幸存者的痛苦與掙扎呈現得淋漓盡致,發人深省。2002年,著名紀錄片導演邁克爾·摩爾拍攝的同名紀錄片,獲得第7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美)戴夫·庫倫 ·紀實文學 ·30.8萬字
丁一鶴 ·紀實文學 ·20.9萬字
本書是《中國高考報告》出版15周年的紀念版。作者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經過多年深入廣泛的調查采訪,以充滿激情的筆墨,對這場備受關注的“戰爭”進行了全景式的掃描。《中國高考報告》首次深入這樁可謂“家國第一事”的深層內核,考察波瀾壯闊、轟轟烈烈的高考大戰,考察在風光無限、意氣飛揚的“天之驕子”背后,隱含著怎樣的悲憤、悲哀與悲涼,放眼這樁對國家而言可謂是發展支點的緊要事務,又無奈地顯露出了什么樣的短視、短板與異化……盡管過去了15年,這部具有史詩風范的《中國高考報告》,依然對當今的“高考之戰”具有高指數的參考、警戒意義:15年來,有些狀況有所緩解,日漸“良性”了,有些依然如故,有些已膨脹、變質,而有些,則形成了堅實的惡性循環……全社會,依然需要對中國當今的高考、教育體系等保持宏觀、清醒、深入的思考,這些,正是我們的社會(考生、教師、家長、教育部門……)在今天仍需要這部大書的主要原因。
何建明 ·紀實文學 ·32.2萬字
2010年由楊欽歡總策劃,何建明、程賢章主編的《〈中國治水史詩〉評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評傳匯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蔣子龍、徐坤、張煒、葉延濱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國治水專家對百名作家參與治水史的創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國治水史詩(套裝上下冊)》彌補了中國水利史上的一個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紀實價值。
何建明 程賢章主編 ·紀實文學 ·20.4萬字
1948年席卷整個歐洲的革命運動曾經使那時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可是究竟進入到怎么一個時代,歷史學家并沒有定論。托克維爾,這位法國政論思想家、社會學家、名著《舊制度與大革命》的作者,他是1848年革命的當事人,也曾是第二共和國的外交部長,他留下了這部關于革命的回憶錄,它不但是珍貴的歷史記錄,也是托克維爾人格的最明顯表現,反映了他一生中不太為人所知的一面——政治生涯。
(法)托克維爾 ·紀實文學 ·21.6萬字
本書真實記述了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船舶戰線的干部職工在面臨全軍覆沒之際,堅決貫徹鄧小平“船舶工業要打進國際市場”的戰略決策,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百折不撓、突出重圍,頑強打進國際市場,趕超美、英、日、韓,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實現戰略大轉折的整個過程。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波瀾壯闊的民族發展史中最精彩的一個篇章,也是一部實現中國人海洋強國夢,令整個世界震驚的民族復興史。本書融思想性、真實性、文學性為一爐,可讀性極強,扣人心弦,催人淚下,讀后令人蕩氣回腸。
舒德騎 ·紀實文學 ·27.1萬字
贊貝里尼曾是一個不可救藥、無惡不作的小魔頭,但進入少年時期,他卻將叛逆精神融入到賽跑中,并展現出自己在運動方面的驚人天賦。1936年,贊貝里尼代表美國參加了柏林奧運會;他繼而盼望著能奪取下屆奧運會金牌,并為此努力著。然而,二戰的爆發卻令這位奧運選手成為了一名士兵,一次尋常的飛行將他帶上了宿命的航程,一只小小的救生筏把他引向了未知的深淵。等待贊貝里尼的,是綿延數千里的汪洋大海和不時躍出水面的鯊魚。饑餓、干渴、敵機以及更為恐怖的戰俘歲月侵蝕著他。他用創造力回擊絕望,用希望、決心和幽默反抗痛苦的折磨。他的命運,都懸在那根已漸漸磨損的意志之弦上……
(美)勞拉·希倫布蘭德 ·紀實文學 ·30.2萬字
生命中最簡單的事——呼吸,都成了威脅。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作品獎獲獎作品美國西部大開發的親歷者口述史,內附1930年代珍貴歷史圖片。本書通過幸存人口的聲音和歷史圖片,再現了一段即將被親歷者帶進墳墓的1930年代的記憶。一戰期間及之后狂飆突進的美國西部大開發,推行了錯誤的宅地政策,再加上戰時需求推高了小麥價格,刺激人們不計后果地翻耕大平原,剝光了那里千百年來固定土壤、抵御風蝕的植被。最終,前所未見的沙塵暴席卷美國西部,還波及了芝加哥甚至紐約。與此同時,美國陷入大蕭條,經濟不振,過度種植帶來的高產糧食無人問津。作者通過十幾個家庭及其所在社區和地區的興衰,揭開了塵封往事,展現了骯臟的三十年代的悲慘景象:沙塵暴讓人們如同生活在漫漫黑夜中,土地荒蕪,莊稼歉收,親人死于塵肺疾病……10年間,承載著未來的宅地變成了黃沙覆蓋的墓地。書中有艱難時刻美國人的勇氣與悲哀,有與大自然抗爭的堅韌與頑強,有政客的無恥與欺詐,而歸根結底是人類對于環境的無知所招致的毀滅性噩運。
(美)蒂莫西·伊根 ·紀實文學 ·21萬字
這是一部致力于深挖黃河的命運和時代境遇的現場調查文本。作者溯源而上,又從黃河源頭出發,穿越大河上下,并迂回穿插到黃河的眾多支流、湖泊,歷盡艱險,上下求索,把所聞所見所思所行都一一記錄。隨著一條長河層層遞進,從源頭、上游、中游和下游,橫跨各個文化層次,作者一路上感悟著大河山下的自然與生命、地域與人文之間的血脈關系,細述滄桑流年,并通過對一條歲月長河的溯源,引出中華民族在滄桑歲月中的演變軌跡,試圖對一個偉大民族的源頭、嬗變、崛起與興盛及其精神內核進行了一次必要的清理,力求準確地呈現中華文化所隱含的深層動機,揭示她所折射出的精神情懷。
陳啟文 ·紀實文學 ·37.7萬字
作者在采訪和調查了多起惡性案件的基礎上,以報告文學的形式權威地解讀了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心理犯罪案件。以翔實的案例、權威的分析,向我們解析了當代社會生活的危險——心理疾患者制造的個體恐怖犯罪。
海劍 ·紀實文學 ·20.9萬字
美國情報機構的歷史也非常悠久。盡管有不少資料顯示美國秘密情報工作的開端是在1945年,而美國中央情報局也的確是在該年成立的,可美國秘密情報史真正的開端卻不是在1945年。美國的秘密情報史,基本上和美國的建國史一樣長,因為早在“獨立戰爭”時期,有“美國之父”之稱的喬治·華盛頓,其實就是靠著秘密情報才打贏戰爭的。1790年,喬治·華盛頓正式成為美國的開國總統,并且促使國會同意為“秘密情報工作”撥付4萬美元經費,要知道,當時美國用在國防上的開支也就是40萬美元,而情報工作的費用就占了10%,這和今天的比例一模一樣。
徐杰編著 ·紀實文學 ·21.5萬字
人生多歧路,當青少年初踏入社會之時,是非,善惡,美丑蜂擁而至,會有迷茫不知所措,在這個人生可塑性最強的階段,他們的人生道路又該怎樣走呢?本書記錄了多個案例,傾聽來自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
海劍 ·紀實文學 ·22.9萬字
本書收入了17篇優秀的短篇報告文學作品,包括報告文學的典范之作——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除此之外,還有從2002年至今國內涌現出來的新時期代表性作品,大都在《報告文學》《人民日報》等報紙雜志上發表過。作品在一人、一事、一點上發力,使人在簡短的閱讀中感受到新穎特別的收獲,促進對社會生活與人生的理解。
李炳銀 ·紀實文學 ·30.6萬字
為什么在當今的美國,教師同時被看成超級英雄和流氓惡棍?“偉大的教師每天都在創造奇跡”VS“無能者才會教別人”——深陷公共教育改革旋渦的老師們何去何從?涉及性別、種族、經濟、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問題:教育是藥方還是幫兇?深入探討教職女性化、教師待遇、教學評估體系、教育改革問題,倡導授予教師改革教育的權利。其他國家的教師普遍受人尊重。在韓國,人們把教師稱為“立國者”。在芬蘭,男人和女人都把教師放到配偶最理想職業的前三名。然而美國有句老話——“無能者才會教別人”,這反映出美國人對于教育工作者居高臨下的態度。要了解美國人對教師的看法,就必須了解美國教育的歷史:對公共教育抱有過高期望,將其視為英才教育,但同時又不愿大力投資其中涉及的公共組織、教師和學校。這兩者之間的沖突也許與美國人對教師的看法有一定關系。誰應該在公立學校中擔任教職;應該教什么內容;如何教育、培訓、雇用教師;如何支付教師薪酬;怎樣評價和解雇教師:美國人為所有這些問題爭論了兩個世紀,但是基本上還未能達成共識。《好老師,壞老師》一書回顧了175年的美國教育史,從過往經驗中找到了美國當前公共教育面臨諸多困境的根源。
(美)達娜·戈德斯坦 ·紀實文學 ·20.4萬字
《秦人吼:解讀鐵人王進喜》的成書起因,是在2006年7月,大慶召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研究會成立大會時,時任中共大慶市市委書記蓋如垠點名,特邀作者為嘉賓到會。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想要我和王進喜的談話記錄,我知道這份談話記錄的分量,我決定用此談話記錄為素材,寫一部歌頌王進喜的文學著作。
薛濤 ·紀實文學 ·23.2萬字
本書是我社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推出的系列圖書之一。全書精選了63位元帥、將軍的66篇散文和隨筆。這些作品,有記述著名戰役的,有回憶戰爭歲月的,也有抒發思鄉、懷念親人之情的,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和藝術感染力。所選作品均在全國性報刊公開發表過,曾在讀者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能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了解波瀾壯闊、大氣磅礴的中國革命歷程,領略人民軍隊將帥們的風采,感受他們的才華和人格魅力。
李殿仁 吳紀學 馬厚寅主編 ·紀實文學 ·3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