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口述歷史的紀實類圖書。本書以口述實錄的形式,從全國遴選了60位原工商業者進行實地專訪,以單個人、一件事為切入點,重現了廣大的原工商業者在創業興業中,自覺踐行“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理念,還原在各個歷史階段的閃光足跡,銘記他們以自己的青春年華為祖國建設做出的重要貢獻,多角度、全景式展現了廣大原工商業者愛國愛黨的真摯情感和胸懷民族大義、不忘回報社會的高尚情懷,為歷史留下彌足珍貴的真實史料。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紀實文學 ·19.5萬字
本書共收錄詩歌一百四十首,散文十八篇,游記六篇。蒲寧的詩歌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詠景詩,吟詠俄羅斯四季的美景;一類是感懷詩,抒發哲理感慨,意象悠遠,深婉含蓄,發人遐思。一類是愛情詩,此類詩在其詩歌創作中所占比例微小,僅數十首。這些詩歌是蒲寧創作中當之無愧的璀璨明珠。蒲寧的散文在他同時代人中一直被視為楷模,他的散文細節真實,富有韻律感與節奏感,即便描寫自然也絕不脫離人的生活流程。他能將詩、畫與散文熔為一爐,讀他的散文猶如欣賞一幅幅俄羅斯風情畫卷。蒲寧的游記多寫他在異國游歷的見聞和感受,文筆優美。
戴驄主編 ·文集 ·19.5萬字
本書不是考證《水滸傳》的作者、成書年代、故事演變、版本差異等問題的高頭講章式的學術論著,而是立足于《水滸傳》現有文本,以水滸人物為對象,選取一些具有意義、疑義、爭議、趣味的話題展開評述,對人們耳熟能詳的水滸人物做出合乎情理又讓人耳目一新的解讀。其中既有對梁山人物的行事與形象的品評,對梁山人物的才干(不僅是武藝)、戰功、性格與排名之間的反差的闡釋,又有對《水滸傳》傳達的某些陳腐價值觀及殘忍嗜殺一面的挑剔,對《水滸傳》的故事情節編排亮點及藝術缺陷的分析,還有借由梁山聚義故事引申出的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文化、風俗、人物遭遇的感慨。全書有解析、有論證、有考證,見解獨到,既具有學術著作的科學性、嚴謹性,又具有知識讀物的可讀性、趣味性,有助于人們更加深刻、全面地閱讀、品鑒、理解“妙絕千古”、快意恩仇的水滸世界。
冰云 ·文學評論 ·19.5萬字
這是我國第一部用中文寫的古代日本文論史專著,論述時間在公元721——1945年,分古代中世、近世、近代三階段,每階段按先后分門別類,著力于日本各時期代表性文論家及文論著作之梳理、評價和譯介。本書擬為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所屬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研究生教學之用,故論述力求要而不繁,簡明扼要。
靳明全 ·文學理論 ·19.5萬字
本書精選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大“冰新一代”志愿者撰寫的百余篇文章,聚焦冬奧盛事,從“冰新一代”自身經歷出發,記錄北大青年在冬奧志愿服務中的所為所感所想,展現了北大青年的青春風采,與北大人賡續不變的家國情懷。
戶國棟主編 ·文集 ·19.5萬字
蘇軾詞內容廣闊,氣魄雄偉,語言樸素,一反過去綺羅香澤及離情別緒的局限,是宋詞空前的劃時代的革新,也是宋詞進一步的發展。本書備搜蘇軾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系年,為讀者欣賞蘇軾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蘇軾 ·古詩詞 ·19.5萬字
中國現代小說“文體互滲”現象主要呈現為詩意化和寫實化兩類范型。詩意化形象往往與“內傾型”人格的生命形態相關聯,昭示了主體人格對于“詩性”生命形態的體驗與守望;寫實化形象往往與“外傾型”人格和意識形態高蹈的社會生活相關聯,折射了主體人格逐漸趨向現實人生的境遇,彰顯了“合理性”旨歸。本書首次系統化探討了中國現代小說“文體互滲”現象與生命“詩性”、“合理性”等精神文化內涵的“互文性”問題,具有獨特的文體學價值和文學史意義。即它不但表征了小說的“雜”文學特質,而且從學理上豐富了文學文體學和文化文體學的價值內涵,把前者的審美形式價值與后者的文化形態價值有效地連綴在一起,凸顯了小說文體的文化審美特征及其意義,再者,以此可以建構一種全新的基于小說“本體性”維度上的現代小說述史樣式,超越了純粹的人物述史或主題述史模式。
王愛軍 ·文學理論 ·19.5萬字
本書是一個二戰期間發生的的真實故事,它講述了九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女性在納粹鐵拳下勇敢斗爭的血淚故事。早在1942年,這九位女性(其中有人年僅15歲)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反抗法西斯的運動之中,法國警察、德國士兵逮捕她們,蓋世太保審訊她們,讓她們受盡折磨。她們被驅逐出法國,最后被關進德國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區的一個強制勞動集中營。去集中營的路上,她們在監獄、過境地等不同地點見過面,因而組成了一個團隊。這九位女性不僅在艱苦的環境中活了下來,還在她們勞作的工廠蓄意破壞法西斯制造的鐵武器。戰爭結束幾天后,她們便馬上被趕出集中營,走上意圖殺害她們的死亡行軍路。但這九位女性拒絕接受死亡——雖然她們已經遍體鱗傷、幾乎餓死,但還是竭盡全力逃出了納粹的魔爪。
(德)格溫·施特勞斯 ·紀實文學 ·19.5萬字
《愛是一種態度:隨筆金融街》收錄了作者創作的隨筆作品,分為《金融街種地》《時間的隨從》《文藝及隨想》《情感的仆人》《生活的便箋》《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我要更深刻地理解你》七輯,以及詩歌作品集《愛是一種態度》。作者多年來筆耕不輟,將工作感悟、生活體驗、讀書感受、人生思考等訴諸筆端,真實記述了日常的所思所想,把金融行業的思考延伸到行業之外,細膩而深刻地講述了諸多生活細節和人生感悟。文章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富有思想性,給人以啟迪意義。
劉曉嵐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本書就是柏合帶領其志愿者在服務老兵的過程中,被老兵感動,而寫成的紀實作品。本書記錄了柏合暖兵服務隊為70位抗美援朝老兵開展暖兵服務行動中,他們和老兵互動而發生的感人故事。這70個故事分別對應所服務的70個老兵,每個故事分續篇(時間、地點、人物)、正文、后記三部分,其中穿插實地拍攝的服務圖片。全書約20萬字、200幅,不僅圖文并茂,而且讓人更加真實地感受到老兵和柏合暖兵服務隊這些志愿者的風采和音容笑貌,既是一部老兵的精神頌歌,又是一部志愿者的贊歌,還是一部扎根基層、無怨無悔、長期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心中流淌出來的心靈之歌。
李桂梅 ·紀實文學 ·19.5萬字
《神思:藝術的精靈》是《中國美學范疇叢書》中的一種。本書對“神思”這一中國古典美學中關于藝術創作思維的核心范疇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說明了“神思”具有自由性、超越性、直覺性和創造性的特點,是一個動態的思維方式,論述了想象是“神思”的主要內涵,有很多創見,給讀者以啟迪。
張晶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該書是一部以三峽工程建設中移民工程為題材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作者深入11個省市采訪,以豐富翔實、鮮活生動的事例,向人們展示了移民搬遷這一世界級難題在中國是如何得到很好解決的,謳歌了黨和政府對移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心,贊頌了移民干部認真落實黨的移民政策,為移民排憂解難的感人事跡,介紹了移民群眾自力更生、二次創業、改變命運的奮斗歷程。作品夾敘夾議,描寫細膩,語言流暢,現實感強。
黃濟人 ·紀實文學 ·19.5萬字
本書既有描繪水鄉詩意畫卷、閑情逸致的抒情之作,如《烏鎮的早晨》《千年的漿聲》,又有對歷史的回望、透視,感慨、思索,如《誰的宋朝眼淚在飛》《楚字是這樣寫成的》;更有對那些堪稱完人的歷史人物的深度描寫和評論,如寫岳飛的《江南滿江紅》,寫鄭和的《風帆起江南》。寫景狀物則文字雋永優美,感人至深;評史論道則大氣宏闊,入木三分。
劉漢俊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本書既是一本有著詩歌和小說質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帶著濃郁懷舊氣息的“沉思錄”。全書分為五部分:《金檣櫓》《山中月》《天堂草》《青未了》《星河夢》。各個部分之下,是一篇篇能經得起大浪淘沙、被時光悄然打磨過的經典美文,每一篇都有一個讓人亮眼的詩意標題,每一個字都值得我們含英咀華。作者立足于當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捕捉自身生命中與萬象、與詩意不期而遇的動人時刻。讀他的散文,有如走進生動鮮活立體的詩意畫卷,穿越時空,縱橫開闔。不論是寫久遠的歷史與文化,還是寫親人與故鄉,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對于歷史的探索,對于人性的修斫。
朱湘山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潮汕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文獻汗牛充棟。為綿延千年的潮汕文化編一本鉤玄提要、老少咸宜的讀物,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情,也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本書從歷朝歷代潮汕典籍中探尋潮汕文化的淵源,從珠玉紛呈的學人作家中梳理潮汕文化的脈絡,其所呈現的聲音,既是潮水的聲音、眾生的聲音,也是潮人的聲音、時代的聲音。期待讀者諸君借此對潮汕文化有份初步印象,甚或引發對潮汕文化的些許興趣,倘能因此而生發出登堂入室、一探究竟的雅致,則善莫大焉。
張培忠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本書分十個章節,講述了新疆中泰集團自1958年的校辦工廠開始建業,60年來歷經坎坷、百折不撓的發展歷程,謳歌了改革開放給企業帶來的巨大變化,展現了近20年來取得的突出成果。
胥建華主編 ·文學理論 ·19.5萬字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后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后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妒酚洝啡珪惨话偃?,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翔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史記》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從史學價值看,它保留了幾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學價值,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它開創了紀傳體記事法,受歷代史官、學者推崇。從文學價值看,它的描寫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敘理透徹,記事靈活。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本版本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還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收錄在內,便于讀者更全面、更精準地理解司馬遷的理念與思路。
(西漢)司馬遷 ·名家作品 ·19.5萬字
《中外文論》主要收錄學會年會參會學者所提交的會議交流論文,也接受會員及從事文藝理論研究的國內外學者的平時投稿,學術論文、譯文、評述、書評及有價值的研究資料等均可。本書收錄了西方文藝理論中國化研究、東西方跨文化美學、西方基礎文論研究、詩學與人學、譯文五部分,另加兩則附錄。
高建平主編 ·文學理論 ·19.5萬字
《中國文學常識》是鄭振鐸所作《文學大綱》中講中國文學的篇章合集,系統而完整地總結了中國文學知識點。從《詩經》、楚辭再到明清小說,中國首位專門整理和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學者鄭振鐸從中國文學的源頭一直講到現代,介紹了文學史上所有不朽的作品,又運用舉例說明、圖表對比、分類列舉等方式清晰展現中國文學知識點?!吨袊膶W常識》從中國文學發展的源頭講到現代的文學改革,把涵蓋世界文學的《文學大綱》中的中國文學部分摘選出來,形成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學史。以作家和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展現各個時代文學的特色和風格。文后附文學史大事年表的形式,梳理本書內容,幫助讀者直觀地掌握中國文學史脈絡,構建中國文化系統認知!
鄭振鐸 ·文學理論 ·19.5萬字
對于一個人而言,初戀是最為難忘的,是最為痛徹心扉的,同時也是最美好的,然而,初戀卻似酸澀的青蘋果……自從我第一次到江南,我就被那里的點點滴滴給吸引住了。站在橋上看到的是游客們坐船游覽的情景,而坐在船上看到的是橋上的行人來來往往,有去買菜的婦女,有趕著牛的老人。橋的形狀個不相同,其中我最喜歡那座井字型的橋。我坐在船上觀賞著江南的美景,看著那彎曲的木櫓在水中悠然攪動,蕩起一圈圈的波紋。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