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野草》是魯迅先生最薄,最美,唯一的,再版最多的一本散文詩集。《野草》各篇主要描寫了北洋軍閥政府統治下的社會狀態,以及對革命力量的熱烈呼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國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評,和對自我嚴格的解剖等;其中也涵蓋著生與死、愛與恨、夢與醒、友與仇、過去與未來、光明與黑暗、愛者與不愛者、沉默與開口、希望與絕望、愛撫與復仇、眷念與決絕等一系列對立統一、激烈斗爭又在斗爭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魯迅 ·現當代詩 ·2.6萬字
《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精心收錄了包括《小船上的信》《由達園給張兆和》和《湘行散記》中名篇《鴨窠圍的夜》《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等33篇沈從文經典散文,靈秀唯美的文字輔以先生珍貴的速寫,相得益彰。一船一河一書生,你的名字就是這漫長的水路。
沈從文 ·名家作品 ·13.2萬字
收錄了《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隨想與反省》《無病之病》等史鐵生關于文學、關于電影、關于音樂等的17篇創作談、藝術雜感和隨筆:尤其是《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代后記《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里關于插隊時期外鄉來的吹鼓手在雪花飛舞的窯洞前吹奏嗩吶的記憶:“那是生命的禮贊,那是生活。”可以表達出作者自己的文學觀:文學,就是生命的贊歌,就是生活的吶喊。
史鐵生 ·文集 ·6.4萬字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在錯過自己希望擁有的生活之后,還能重新踏入那條遠去的河流?就像有一顆后悔藥。故事,以真實直抵人心。本書講述了29個真實的人生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有的是一步錯、步步錯的連環悲劇,有的是性格使然帶來的命運捉弄,有的是為貪念、懶惰找借口的活該受罪;還有的是人生谷底的絕地反擊,是洗盡鉛華后的歲月靜好,是冷漠世俗中的善意人性。【求助的代價】出來混,遲早都要還。借錢,更是如此。除了考驗信用和人品,還要考慮其余的代價。當你向公眾求助,收到不菲的錢物,何其幸運,但隨之而來的隱私被扒、顏面掃地,時刻受到監督和質疑,是你能承受的嗎?這個故事講述的是面對身染重病的孩子,兩個家庭的不同選擇。【此生誰曾不虧心】準確地說,這是一個關于嫉妒的故事。兩個女孩,一個平凡普通,一個美麗優秀,但這并不妨礙兩人成為最要好的閨密。長久的羨慕,慢慢發酵。一次重要文件的“意外”遺失,讓原本優秀的女孩與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的擦肩而過,從此一蹶不振,當時的她不知所措,她無辜應對。多年后,這個塵封的秘密再次考驗了她們的友情。【不貞者】對一個女人來說,貞潔是最重要的嗎?當然不是,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錯誤重復一百遍,好像也成了對的。在什么樣的情形下,一個兒子會斥責自己的母親不貞潔?這得從一樁錯誤的因緣說起。……29個故事,29次人生選擇,或重大,或不經意,當下的你,為了不后悔,都做了哪些努力?未來的路,怎么走,看完故事,也許你會懂。
曾鵬宇 ·現當代隨筆 ·3.8萬字
不要絕望,也不要因為你不感到絕望而絕望。——卡夫卡卡夫卡自1910年開始寫日記,到1923年為止,這也是他一生中創作最豐沛的時期。相較于他的小說,他在日記中表現得更為坦誠、自由,讓我們得以一窺他獨特、豐富的內心世界。本書收錄了卡夫卡寫于1910年至1913年的日記。在這一時期,他記錄了與父親的矛盾、在寫作和工作之間的內心掙扎、對猶太歷史的興趣、與戀人菲莉絲的相識等。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他的靈感片段、未完成的殘稿,以及他內心全然的疲弱、孤獨。此版本以布羅德編纂德文版為底本,著名德語譯者姬健梅經典譯本。內文詳加注釋,索引標題列于目錄,收錄手稿與涂鴉,在權威讀本中走進卡夫卡的真實人生。
(奧)弗蘭茨·卡夫卡 ·外國隨筆 ·17.1萬字
收錄了《我與地壇》《想念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等史鐵生在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散文19篇:關于童年,關于青春,關于回憶,關于地壇,關于生命中的喜悅與傷痛。“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生命的開端最是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好沒影兒的忽然你就進入了一種情況,一種情況引出另一種情況,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一來二去便連接出一個現實世界。”生命就是一個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諸法無去來處,生命則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是史鐵生帶給世人的哲學思考。
史鐵生 ·文集 ·8.1萬字
本書從比較文學的視角入手,探討18—19世紀越南古典文學產生、發展、繁榮、高潮與衰落。著作既有對越南古典文學的宏觀敘事,也有對具體名著《花箋傳》、《宮怨吟》、《征婦吟》、《蓼云仙》等的微觀書寫。本書的重點是對越南大儒阮攸所創作的經典作品——《金云翹傳》的多重考察,作品盡管以明末清初青心才人的原作為藍本,但阮攸以詩歌形式進行再創作,并注入中越兩國語言文化元素,使之成為越南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經典之作”,阮攸本人也因此被聯合國教科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由于歷史文化的緣故,越南古典文學與中國文學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本書也有對中越特殊文化關系的論述,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兩國文化“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的文化差異。
劉志強 ·文學理論 ·16萬字
一個六旬老婦如何將一個個家庭PUA到家破人亡?持續5年追蹤調查,案件紀實的金字塔之作,震撼日本全社會的慘案完整披露!尼崎連續離奇死亡事件,是以兵庫縣尼崎市為中心發生的,數個家庭遭長期虐待、監禁乃至殺害的連續殺人事件。在這起事件中,出現了超過10名的死者及下落不明者。在長達15年的時間里,主犯角田美代子以暴力脅迫、金錢威逼等手段篡奪他人家庭,監禁并虐待家庭成員,精神控制他們同族相噬,但主犯的自殺讓尼崎事件留下重重謎團。作家獨自一人持續5年追蹤該事件,采訪當事人和知情人,獲取第一手資料,一步步接近血淋淋的真相,揭開一幕殘酷無奈的人間悲劇。
(日)小野一光 ·紀實文學 ·14.6萬字
1928年10月,伍爾夫以“女性與小說”為題,在劍橋大學的兩個女子學院做了兩次演講。1929年,她將演講內容整合成《女性與小說》一文發表,后來又將其修改和擴充,最終寫出了傳世名作《一間自己的房間》。本書講述了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生存的困境、歷史對女性的偏見、女性面對的共同命運以及女性貧困對其創作的影響等問題;提出女性要認清自身的境遇,積極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獨立思考,自由生活,發揮出女性的最大優勢,成就自我。文章風趣且犀利,充滿想象力,處處閃爍著女性智慧的光芒。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外國隨筆 ·7.6萬字
這是一套專為本土創作者研發的故事課實訓體系。在長年一線編劇與寫作教學的實踐中,劉麗朵老師深諳中國故事工業的規則和需求,也了解國內創作者的瓶頸和困惑,旨在通過這本書,以行內人的見解,把新手拉進故事大門,并推至大眾消費者的面前。這套相當硬核的課程將如禪宗般“直截心源”,疾風驟雨般地把素人一舉拉進故事的大門——7節主課環環相扣,原創性地提出了適應國人思維的故事創作方案;14項作業圍繞主課,猶如細致的針腳,把理論縫合在筆端,只要認真完成,就能見證人生中第一個故事的誕生;此外,大量書單、問卷、tips等實用材料,幫你找到風格,找準定位,確定賽道,規劃出一條前景清晰的寫作之路。這一切都將幫你締造出一個讓市場感到興奮的故事——也許就是下一個被津津樂道的故事IP!
劉麗朵 ·文學理論 ·17.1萬字
一個失敗的經驗主義者,從不在深秋的季節里寫詩。
大川 ·現當代詩 ·1562字
本書是轟動西方世界的偽名媛安娜事件的調查記錄。25歲的安娜自稱是德國富家女,有6000萬歐元的信托基金,來到紐約是為了創立價值4000萬美元的藝術基金會。她一身名牌,長住五星級酒店,吃米其林餐廳,搭私人包機,周旋在政商名流之間。然而,表面光鮮的她竟然身無分文。瑞秋曾是安娜的好友,也是受害者。身為《名利場》編輯的她與安娜相識并成為好友。在見證安娜名媛派頭的過程中,瑞秋不得不替安娜支付賬單并欠下巨額債務……在這個真實故事中,我們將看到偽名媛的日常生活、價值觀、詐欺手法,以及讓其一路“暢行無阻”的個性。我們會發現,偽名媛和騙子的共同點一致,那就是利用了人性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力和對權勢的敬畏感。安娜如何利用拜金心理和圈層打造出名媛神話?如何混跡上流社會差點實現自己的所謂夢想?本書通過安娜事件,看到當今美國的社會面貌,揭開曼哈頓上流社會的迷人表象,窺見人性和資本世界的隱秘真相。
(美)瑞秋·德洛奇·威廉姆斯 ·紀實文學 ·17.3萬字
在《在黃昏起飛》中,海倫·麥克唐納匯集了她最受歡迎的文章,以及新的文章,主題包括對消失的鄉村的懷念、養殖鴕鳥的磨難以及她自己試圖入睡時的私人晚禱。在沉思囚禁和自由、移民和飛行的概念時,海倫邀請我們進入她最親密的體驗:從帝國大廈觀察鳴禽遷徙通過光之敬意,在匈牙利觀看數以萬計的鶴,在薩福克的白楊林中尋找最后的金鶯。她以清晰的筆觸寫下了野豬、雨燕、采蘑菇、偏頭痛、鳥巢的奇特之處,以及我們在觀察野生動物時發現的意外指導和安慰。作為本世紀最重要和最有洞察力的自然作家之一,這是一本關于觀察、迷戀、時間、記憶、愛和失去,以及我們如何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的迷人和重要的書。
(英)海倫·麥克唐納 ·外國隨筆 ·15.7萬字
《茶館》的前身《秦氏三兄弟》。1956年,老舍寫成一部宣傳普選的話劇《秦氏三兄弟》,四幕六場,以戊戍維新、辛亥革命、北伐戰爭、解放前夕四個歷史時期作為劇情背景,人物眾多。戲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寫起,直寫到1948年反動派“選舉北京市參議院”。
老舍 ·戲劇 ·4.3萬字
端木蕻良說:“中國要是有所謂‘百科全書派’的話,那么,西諦(鄭振鐸)先生就是最卓越的一個。”的確,鄭振鐸先生對于中國古典文學、民間文學、戲曲等史料搜集整理和學術研究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本書內容上起公元前4世紀商代中葉,下迄20世紀初新文學運動,不僅涉及文學,還兼及史學、古籍、文字、繪畫等,對中國歷代文學作了系統的梳理,是一部流傳近百年、影響不衰的經典著作。書中不僅有鄭振鐸先生鮮活的口語表達,也有不少神來之筆,是豐富文學知識儲備、提高文學修養的理想讀物。
鄭振鐸 ·文學理論 ·17.6萬字
從書法的技巧到心法,從筆墨到生活,書畫家林曦教你從書法里獲得生命的滋養!由書畫家林曦創辦的暄桐教室采訪了來自不同職業、年紀、際遇的書法學習者,傾聽他們由書法而生的真誠故事與生活心得,并總結概括為學習寫字的過程中的10個關鍵詞:開始、收獲、困難、方法、時間、通會、安心、老師、他人、傳統。書法是寫字,但遠不只是寫字。借由寫字這一事,書中分享了一套關于生活和成事的解決方案:如何開始一門技藝的學習;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如何應對困難;如何與生活和解、安住此刻……這些由書法而生的經驗與智慧,可以平移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從一筆、一紙、一墨、一碑帖開始,進入書法的世界,享受與自己獨處、與古人應心的時光。許多的變化、進益和美好,會由此開始生長。
林曦主編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近年來,四川省民政廳創新實施“彝路相伴”“牽手伴行”行動計劃,推動瀘州、樂山、甘孜和涼山等4個市(州)的34個異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深耕善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出民政貢獻,在此過程中,涌現了大量干部甘于奉獻、社工暖心服務、群眾感恩奮進的故事。本書以展現群眾精神面貌、體現社區干部作為、凸顯社工專業服務等為主題以紀實的方式書寫了近30個小故事,旨在以文字方式生動展現“彝路相伴”“牽手伴行”行動成效以及真實發生的各類感人故事,為全省其他搬遷安置社區治理提供經驗借鑒。
本書編委會編著 ·紀實文學 ·11.1萬字
王陽明入室弟子鄒守益作陽明先生圖譜;馮夢龍亦深受陽明學影響,他有一個通俗寫法的王陽明傳,文筆類似其“三言”。如今將二書合為一編,并加注解、導讀。
(明)馮夢龍 鄒守益原著 張昭煒編注 ·名家作品 ·9.3萬字
電影《邪不壓正》原著作者張北海在八十高齡時,開始書寫自己一生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什么動物早上四,晚上三”,謎底即是“人”,這本書就是他的“早上四,晚上三”。抗戰時期,父親不愿向日本人投降,母親不得已帶著幾個孩子從天津向后方撤離,跨過黃河,抵達西安,最后一家人在重慶團聚;少年桀驁不馴、被父親趕出家門,見證了臺灣五十年代光怪陸離的社會;二哥是宋美齡的專機飛行員,因飛機失事英年早逝,留下一個女兒,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張艾嘉;成為聯合國官員,在世界各地工作周游,擁有獨一無二的見聞經歷;及至暮年,重回山西老家,探尋故里人情;在風燭之年與初戀重逢。人生就是這樣,相聚一場,歡歡樂樂,然后曲終人散。這些簡潔平靜的文字含有洞明世事的豁達與幽默,也是一位老頑童留給世間最后的禮物。
張北海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隨想三大內容。類聚是受唐朝李義山《雜篡》的影響,羅列生活中不同性質與類別的事物,如“山”、“海”、“掃興的事”、“高雅的東西”,涉及地理風貌、草木花鳥、內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豐富地體現出作者清少納言細膩的觀察和審美趣味。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宮中的生活,可從中了解日本平安時代皇室貴族的生活狀態和品味素養。隨想則是對自然與人生的隨感,尤其可見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態度。本書內附彩圖插頁。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1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