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隨著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略的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研究和關注的熱點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視域下,立足四川脫貧攻堅的實踐,筆者運用文獻研究法和社會調查研究等方法,研究和考量當下社會各界關于脫貧攻堅的關注熱點、重點和難點,有利于研究和認識中國貧困問題的特點、有利于擴寬消除中國貧困問題的理論視野、有利于科學認識和把握脫貧攻堅的規律。
郝懦杰 ·區域 ·17萬字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進展報告(2019)》是從現階段少數民族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問題對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性出發,通過對民族地區貧困最新情況的梳理與分析,厘清現階段我國少數民族貧困的整體情況、各地區貧困的差異及原因、各地區2018年開展的扶貧政策及其效果等。《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進展報告(2019)》通過統計數據、實地調查和案例分析,分別從民族地區整體貧困情況(總報告)、民族八省區貧困情況(分報告一)、部分民族地區貧困情況(分報告二)等三個角度闡述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情況及已有扶貧政策的實施效果。
張麗君 吳本健 王飛 馬博等 ·區域 ·35.8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分為年度報告和專題報告。年度報告包括三個:一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總體報告;二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市公司發展年度報告;三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研究年度報告。專題報告有五個:一是海洋產權、海洋主權與海洋權益維護;二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港口業整合研究;三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金融支持研究;四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制度創新框架研究;五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地方政府的合作與競爭研究。
黃少安 李增剛 ·區域 ·8萬字
書稿分三個部分:綜合篇(含經濟、社會、文化、法治)、部門篇(各部門研究報告)和專題篇。本藍皮書是以學術視角、專家立場,對寧波經濟社會等一年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對下一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本書全面記錄寧波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特點,綜合分析2018年發展形勢和走向。
陳利權 ·區域 ·34.3萬字
對2017年各個季度的NCFI綜合指數、分航線指數進行解讀,深入挖掘各項指數與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波羅的海指數(BDI)及世界宏觀經濟與貿易的關聯性,客觀評價NCFI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完善NCFI和“海上絲路指數”體系提供依據。
周偉 董雪兵 董善華 ·區域 ·8.1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構建中國特色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研究”(批準號:07AJL009)的主要成果之一。作者定義了區域協調發展概念,討論了區域協調發展的內生性,重點提出了由市場機制、空間組織機制、合作機制、援助機制和治理機制所組成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系,闡明了各個機制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以及相互關系。同時,對各個機制的內涵做了較系統的闡述,重點分析了各個機制的構建方式。此外,還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統計測度和綜合評價方法。
胡軍 覃成林等 ·區域 ·22.9萬字
《跨越的70年——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70年研究》一書共8章,脹版后約20萬字。內蒙古自治區地處我國北方邊陲,地域廣闊,又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自治地區其發展情況對于我國整體發展至關重要,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內蒙古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然而就整體而言,內蒙古經濟發展仍然落后,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低,經濟發展不全面、不均衡,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任務緊迫。本書首先對內蒙古總體經濟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并對未來經濟發展作了展望,然后分6個章節總結分析了內蒙古70年的經濟發展的6個方面,涉及內蒙古自然資源稟賦結構、人口結構、城市群空間結構、對外開放歷程、城鄉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等,最后對完善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提出了建議。
何雄浪等 ·區域 ·13.7萬字
本書以可持續發展理論以及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為支撐,結合吉林省農業發展的相關數據,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分析,闡述了綠色發展背景下吉林省農業及農業內部各細分產業的發展與結構現狀。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分析了吉林省農業的產業關聯效應與擴散效應、農業及農業內部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態化狀況,并結合農業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以及給我們的啟示,提出吉林省農業發展和結構優化的對策建議。
王金翎 于春榮 ·區域 ·9.5萬字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系教育部重點支持的研究報告之一,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全國長期研究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3)》內容包括總報告、競爭力評價分析報告、新農村建設報告、產業發展報告、金融穩定與安全報告、專題研究報告等部分。報告重點對2012年西部地區經濟運行了全面系統的回顧,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納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了2013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面臨的內外環境,對2013年的經濟增長態勢進行了預測,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建議。
姚慧琴 徐璋勇 ·區域 ·25.9萬字
水庫移民群體因國家興建水利工程而被迫遷移他地,存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損失,而他們在安置區的創業具有重大意義。本書構建出新的分析路徑,旨在探討外部支持與水庫移民創業行動之間的關系,同時著重分析水庫移民從外部支持中獲取創業資源的行動以及采取的創業方式。這種宏觀、微觀相結合的視角更能清晰地描繪出水庫移民的創業過程,為解讀水庫移民群體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統的分析框架,豐富了水庫移民創業研究。
王沛沛 ·區域 ·12.7萬字
鑒于沿邊開放戰略對我國沿邊地區空間地理的深遠影響,本書以我國的沿邊開放與區位演變為現實背景,分析影響滇西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各層次發展政策,并探討這片區域的發展態勢,以期為滇西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照,因此,在各民族共同發展的現實背景下,該書的出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林文勛等 ·區域 ·17.3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城市彈性理論研究、城市彈性測度模型、城市彈性時空演變、城市彈性協調度時空演變、城市彈性及其協調度時空過程、城市彈性及其協調度演化特征分類等基本內容,以及其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
蒲波 ·區域 ·8.2萬字
本書研究中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發展問題,系統地分析了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由浙江大學周谷平教授主編。
董雪兵 周谷平 ·區域 ·30.1萬字
本著作的研究以上述問題作為切入點,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展開分析。首先,以創新系統的視角從知識創造、知識獲取和轉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創新績效五個方面闡述區域創新能力的形成,并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分析創新能力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其次,通過對西部區域創新能力與經濟增長率的空間動態演化趨勢研究,得出二者呈非線性關系的推斷;接著,為進一步分析西部區域創新能力如何非線性的作用經濟增長,構建了區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因子分析,得出西部區域創新能力在全國的具體排名情況以及影響西部區域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接下來,利用系統動力學研究方法,刻畫西部區域創新能力與經濟增長的作用路徑,進行系統仿真模擬和敏感性分析,從能力構成的角度分析目前促進西部經濟增長的關鍵能力。再次,構建了西部區域創新能力與經濟增長的計量模型,分析了西部區域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應。最后,歸納并總結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如何提升西部區域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的對策建議。
李濤 ·區域 ·10.7萬字
本書以影響我國生產性服務業成長發展的重要問題即如何在非均衡區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核心,基于制度邏輯一資源行為總體框架,分別從制度邏輯、資源行為和內在機理三個方面,系統地研究非均衡區域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問題。采用理論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圍繞制度邏輯一資源行為總體框架的構建、模型的構成,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研究對象,依次從制度邏輯、資源行為以及制度邏輯與資源行為內在規律等重要層面,系統地研究生產性服務業在非均衡區域協同發展問題。
王鶴春 ·區域 ·13.3萬字
本書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申遺的現實背景,對絲綢之路區域旅游環境脆弱性測度和分區評價研究,構建了17個西部文化生態旅游圈。分析研究西部地區旅游產業與區域發展關系,構建耦合協調模型,提出西部旅游產業集聚耦合協調發展的關系和政策建議。以西咸新區作為典型的文化生態功能區,提出城市化進程中文化生態功能區的管理制度創新及補償機制。
余潔 ·區域 ·18.1萬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我國境外投資企業面臨日益嚴峻的社會責任問題,這些問題給我國境外投資企業甚至國家聲譽帶來越來越多的負面影響。如何規避這些問題,樹立我國境外投資企業良好形象,越來越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本書采用全樣本問卷調查方式對廣東省屬16家境外投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況、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研究,并針對企業和相關公共管理部門進一步推進境外投資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與管理提出了對策建議。
“廣東省屬境外投資企業社會責任狀況與改進對策”課題組 ·區域 ·10萬字
本書依托于作者的實際研究課題而成書,全書以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研究對象,對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對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規律、發展現狀、發展思路、重點業態、空間布局、發展措施等,進行了詳細論述,在“十三五”規劃的初始,對我國重點文創行業的各方面進行了全面研究,如影視、出版、創意、藝術品交易、廣告等行業,作者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并提出了政策建議。本書立意嚴謹、結構清晰,文筆流暢,具有一定的學術并現實價值。
陳劍飛 遲遠英 王昕宇 ·區域 ·9.9萬字
作者以民族學、人類學社會調查方式,客觀反映了廣西金秀大瑤山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及時準確反映兩地的瑤族自治縣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全書共十二個章節,各個章節講述的主要內容是:第一章神奇美麗的金秀大瑤山;第二章農業穩縣;第三章工業富縣;第四章生態立縣與突破圍城;第五章生態文化旅游的轉型與發展;第六章社會制度和社會治理體系的變遷;第七章金秀縣教育事業的發展;第八章醫療衛生及社會事業進步;第九章民族關系與民族文化;第十章費孝通與大瑤山;第十一章瑤族五個支系典型村莊的追蹤調查;第十二章金秀“瑤變”: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新篇章。
陳奎元總顧問 王偉光總主編 徐平本卷主編 ·區域 ·23.7萬字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與廣元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探索出新時代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一堅持五強化”浙江—廣元模式,助力廣元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推動廣元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本書收錄大量案例與圖片并深入研究分析,全方面、多角度展示了浙江—廣元扶貧協作的深刻實踐與豐碩成果,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努力,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彰顯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中國扶貧發展中心組織編寫 ·區域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