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為初中生精心準備的《水滸傳》無障礙讀本。無障礙體現在:原文+難字注音+注釋(地理、俗語俚語、句式、民俗等),注釋避免繁瑣考證,力求簡潔。閱讀(備考)方案包括作者簡介、成書背景、人物故事梗概、主題思想、藝術特色、閱讀方式等內容,方便讀者從宏觀上把握原著。
(明)施耐庵 羅貫中 ·四大名著 ·84.7萬字
本書的前70回和金圣嘆評點的貫華堂本《水滸傳》基本一致;而后50回,則與目前流行的120回本《水滸全傳》完全不同。這里的梁山好漢沒有受招安,直到120回,他們還在與官軍血戰。這后50回曾由上海中西書局在1933年單獨排印過,梅寄鶴先生的序言里記載了當時出版的詳細情況。《古本水滸傳》的后50回,情節曲折,人物個性鮮明。一部分學者認為,它與前70回的作者為同一人。將后50回與前70回對比分析,從而發現前后的情節結構連貫吻合,布局前后呼應,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統一體;沒有前者,后者無法成立;沒有后者,對前70回中許多情節安排也難以理解準確。前后人物形象特征一致,后50回中的主要人物只要看其言行就可以判斷他是誰了,現在能見到的其他各種版本的續作都達不到這一水平。前后所反映出來的世界觀一致;藝術風格一致;特別是語言的時代特征、地方特征也一致。
(明)施耐庵 ·四大名著 ·25.6萬字
本書是明代施耐庵的《水滸傳》的青少年白話文改編版。原著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征四寇、滅叛黨,最終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本書全文改編,保留了原著這一故事線,并在此基礎上,使用現代白話文,通過壓縮、刪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剔除不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部分,改寫成50回,呈現原著主要人物和經典故事情節。圖書配置了由明代著名畫家杜堇繪制的《水滸傳》插圖,并加以上色,讓圖書版面精美,更具有觀賞性。另外為了滿足讀者無障礙閱讀需求,圖書對內容進行加工,考據原典,對重難點字詞注釋、注音,保證青少年讀者無障礙閱讀。
(明)施耐庵著 無齋公子改編 ·四大名著 ·14.9萬字
古典小說《西游記》共一百回,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的故事。《西游記》通過神話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現實的社會矛盾,表現了人民群眾懲惡揚善的愿望和要求。人文版《西游記》是以明世德堂本為底本,并參考明崇禎本及清代六種刻本校訂整理而成的。自面世以來,深受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明)吳承恩 ·四大名著 ·76.9萬字
北宋末宣和年間宋江起義之事,于史可征。各類作品中可見相關記載,如“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震,吏多避匿”。從南宋到明代,在話本、說書場、戲曲舞臺,都可以聽到梁山英雄的傳說。不論是宋代話本中“花和尚”“武行者”的個人傳奇,還是完整故事初具雛形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大宋宣和遺事》,抑或元雜劇中為數不少的水滸戲,都為水滸故事演化為小說提供了基本條件。到元末明初,作者根據這些世代積累、集體創作的材料,取舍綴集,編纂加工,寫成了《水滸傳》這部英雄傳奇小說。
(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 (清)金圣嘆批 ·四大名著 ·87.8萬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清)曹雪芹等 ·四大名著 ·23.6萬字
《紅樓夢》中寫入了大量的詩、詞、曲、辭賦、歌謠、聯額、燈謎、酒令……做到了真正的“文備眾體”,且又都讓它們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擬寫小說人物所吟詠的詩詞作品,能“按頭制帽”,做到詩如其人,一一適合不同人物各自的個性、修養、特點,林黛玉的風流別致、薛寶釵的雍容含蓄、史湘云的清新灑脫,都各自有自己的風格……還有些詩就詩歌本身看寫得或平庸、或幼稚、或笨拙、或粗俗,但從摹擬對象來說卻又是惟妙惟肖、極其傳神的作品。——蔡義江
蔡義江 ·四大名著 ·33.9萬字
(清)曹雪芹等 ·四大名著 ·30.3萬字
本書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該書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講述了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余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本書結合市面上眾多優秀版本的特點,采用一百回足本。為方便學生及大眾閱讀,進行了隨文注音和生僻字注解,增加了創作背景介紹,國學知識注解。書中插畫均為典藏版繪畫,如《關羽擒將圖》是由宣德時期著名宮廷畫家、官錦衣衛指揮商喜所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畫風細致,色彩鮮明,更好地刻畫了關羽這位英雄人物的形象。其余所選插畫皆精美細致,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
(明)羅貫中 ·四大名著 ·60萬字
本書采用清毛綸、毛宗崗父子的評改本為底本,主要校以明嘉靖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另外,清代以來流行的毛本的各種翻版多曾參看,人民文學出版社本《三國演義》的整理成果多曾吸收。書中的人名、地名及職官名等,據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及譚其驤主編之《中國歷史地圖集》作了校訂。
(明)羅貫中 ·四大名著 ·59.4萬字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位居“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全書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鶚續成。這部中國文學史上的鴻篇巨制,以其豐富的思想內容、偉大的藝術成就和深遠的文化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
(清)曹雪芹 ·四大名著 ·86.3萬字
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從漢靈帝黃巾起義寫起,到西晉三國統一為止,描寫了九十余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云變幻的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的關系。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是以毛宗崗本為底本、經過多次整理校訂而成的迄今國內發行量最大、最權威的版本,自面世以來,一直是市場上最受讀者歡迎古典文學名著之一。
(明)羅貫中 ·四大名著 ·63.3萬字
“部編版必讀經典書系”為“新課標經典名著·學生版”的全新改版系列書,在原有系列基礎上,根據部編版最新語文教材的要求、前期市場反饋,進行品種的精選與增減。《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水滸傳》圍繞“官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
(明)施耐庵著 朱皓改寫 ·四大名著 ·15.9萬字
著名紅學家鄧云鄉以深厚的紅學功底,一方面從宏觀上介紹《紅樓夢》的歷史演變、版本流傳、文學手法、詩詞等內容,消除因時代不同而產生的隔膜,增加閱讀興趣,另一方面精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回目,進行深入淺出的賞析,引導讀者如何閱讀。
鄧云鄉 ·四大名著 ·10.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解珍解寶雙越獄孫立孫新大劫牢”、“吳學究雙用連環計宋公明三打祝家莊”、“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誤失小衙內”、“李逵打死殷天錫柴進失陷高唐州”、“戴宗智取公孫勝李逵斧劈羅真人”等。
(明)施耐庵 ·四大名著 ·41萬字
《水滸傳》全稱《忠義水滸傳》,是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描寫一系列梁山英雄好漢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生動故事,如智取生辰綱、林沖被逼上梁山、武松打虎、魯智生拳打鎮關西等膾炙人口,流傳極廣,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之一。
(明)施耐庵 羅貫中 ·四大名著 ·83.6萬字
本書是為高中生精心準備的《三國演義》無障礙讀本。所謂的無障礙體現在:原文+難字注音+注釋(典章制度、地理、俗語俚語、句式、民俗等),注釋不做考證,力求簡潔;附錄故事梗概、人物畫廊、主題思想、藝術特色等內容,方便讀者在讀完原著后從宏觀上把握原著。
(明)羅貫中 ·四大名著 ·62.5萬字
“部編版必讀經典書系”為“新課標經典名著·學生版”的全新改版系列書,在原有系列基礎上,根據部編版最新語文教材的要求、前期市場反饋,進行品種的精選與增減。《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于明朝中葉,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自問世以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明)吳承恩著 賈傳令改寫 ·四大名著 ·21.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等。
(明)吳承恩著 李卓吾評 ·四大名著 ·37萬字
《水滸傳》,又稱《水滸》、《忠義水滸傳》、《水滸全傳》,它是中國古典章回小說中英雄傳奇小說的代表作。這部小說描寫的是,北宋徽宗時期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上梁山起義,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小說刻畫的梁山英雄人物,個性生動,形象豐滿,達到了非常高的藝術水準。《水滸傳》是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羅貫中在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再度創作完成的。但是,在歷史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版本,而是存在多個內容互有不同的版本,影響較大的有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以及清代初期金圣嘆刪節的七十回本。
(明)施耐庵著 羅貫中續 ·四大名著 ·8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