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通
哲學著作。明清之際王夫之撰。運用《莊子》的思想資料發揮自己的哲學觀點。書中肯定了莊子“大小無定量”、大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思想,但又強調,大小并非沒有界限,大小的區別和轉化依賴于一定的“情”或“勢”,從而與《莊子》中的相對主義、懷疑論和詭辯論劃清了界限。針對《莊子》抹煞客觀物質存在,師法自己的主觀臆想(即“師心”)的唯心主義認識論,王氏主張從客觀事物出發,研究客觀事物,“以物為師”,堅持唯物主義的認識論。針對《莊子》中的不可知論,王氏指出,個人的認識能力雖然是有限的,但整個人類的認識能力卻是無限的:“天下之心知無涯”,充分肯定人類的認識和實踐的能力。強調只要經過實際的“陶鑄”功夫,就能認識和改造世界。書中對《莊子》“不譴是非”、“逃之空虛”等主張也進行了批判。收入《船山遺書》,1962年中華書局整理點校后,與《老子衍》合編刊行。岳麓書社新版《船山全書》編入第13冊。
·946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