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本書以通州范氏家族為對象,堅持文學本位的多元化研究,探討“文學的家族”與“家族的文學”的演變軌跡、文化精神和社會地位,形成“個體—家族—社會”三位一體的整體構想,將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全面納入考察視野。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第一,從選題看,關注了布衣文學世家。家族成員以布衣為主體,450余年間綿延13代,先后誕生了文學家30余人,成員著述平均接近10種。第二,從文獻看,披露了大量原始資料。家族成員的很多著述以稿本和鈔本傳世,如中科院圖書館藏《十山樓詩年》《狼五詩存》《十山書刻序言》等,均屬首次披露。第三,從結構看,宏觀微觀有機結合。既對范氏傳承的內部規律、成員特性與家族共性等加以分析和提煉,梳理家世譜系和家族文脈,同時揭示時代政治、經濟、文化對家族的影響。第四,從觀點看,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見解。通過細致考辯,澄清了范鳳翼非“東林人物”的真實面目,考察了順治十年李漁蘇北之行的交游活動和對象,糾正了學界認識偏頗。
·46.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