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爾門下
2025-06-18 05:25:17

黑客帝國的由來(98) 文化屬性

安德森: 你不說,我還真沒想到這本書的背后,還有這么大一個宏觀背景。那這樣說就通了,丁元英實際上和利弗莫爾一樣,在感受牛熊轉換的契機。他回國的本意是來炒股的,對王廟村的扶持是意外之舉,不過他借此也進一步踐行了他那一套文化屬性理論。
崔尼蒂: 是啊,書中所說的文化屬性到底什么意思呢?我看丁元英為人處世,好像都有一些文縐縐的根據,包括替朋友的升遷出主意,處理自己家庭以及王廟村的事務等等。
安德森: 我覺得在這一點上,與纏中說禪是一樣的,一邊教炒股一邊讀論語,他將論語與炒股結合到一起,為什么呢?
崔尼蒂: 是啊,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啊。
安德森: 我覺得他的目的,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到哪座山,唱哪兒的歌,要感受那個市場的牛熊轉換,就得了解那里人的文化屬性,什么樣的文化屬性,決定了什么樣的思維模式。
崔尼蒂: 那為什么選論語呢?
安德森: 從論語中,你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是入世哲學,它本身就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它的目的,就是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對于長期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們,你如果想知道他們對市場的想法,那你就得先去了解儒家思想。
崔尼蒂: 是嗎?你說的有點玄啊?敢情繞這么大一圈,還是為了炒股。
安德森: 這可不是我突發奇想出來的,利弗莫爾其實也說到過類似的事情,比如書中老火雞與人爭論,在牛市中到底該不該利用調整,高拋低吸降低成本,從爭論中,你可以看出雙方都很頑固,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是為什么?這就是思維定式的力量。
崔尼蒂: 是啊,諸子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的影響的確十分長遠。那為什么歷史選擇了儒家呢?
安德森: 歷史從漢朝開始,最終選擇了儒家,顯然是為了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訓。過秦論中有明確的解釋: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崔尼蒂: 可秦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的豐功偉業,倚重的可不是儒家,而是法家,甚至還曾經焚書坑儒。
安德森: 還是那句話,一切得從實際出發,創業階段,需要改變舊秩序,建立新秩序,這更需要法家的思想,可是在守成階段,尤其是要維系大一統局面的長治久安,一味的依靠嚴刑峻法是不行的,這時候儒家的思想就顯示出了它的優勢。
至于說到焚書坑儒,這一方面反映了秦在大一統后,沒有及時調整,激起民怨。另一方面是當時的儒生在踐行儒家思想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如果把儒家思想當作一種入世哲學,那么當把哲學理論應用于實踐時,卻可能因人而異,包括孔子在內,都未必正確應用了自己的思想,因為他沒有考慮到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
崔尼蒂: 的確,孔子一直想出仕去實現自己的思想,但當時沒有人用他,反而是后世對他十分推崇。
安德森: 對啊,他沒有考慮當時的現實情況,一味的崇古,想要復辟,那怎么能行呢?當時的諸侯國對他算客氣了,秦始皇可沒有那么好說話。歷史在前進,他如果能像王陽明那樣格物致知,從實際出發去踐行儒家的入世哲學,可能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