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螄殼里的舊時光
這本書的一個亮點是語言,親切又生動,不懂上海話也不妨礙你看懂,反而更有趣,按著寫出來的版本念出來看看,立馬很有洋涇浜的味道了。
從老上海開始,這里就是金融中心,錢來錢往,但住這的肯定不會都是富太太,這里也有平頭百姓。有混跡三教九流的阿嫂、有向往愛情學(xué)人私奔的小家碧玉,還有不怎么慈祥但同樣溫暖的別家姆媽。弄堂里是很有生活的,上海人講究“螺螄殼里做道場”,小而美,生活可以拮據(jù),但不能不講究。弄堂里的太太們一銅一厘從菜錢里摳出咖啡的錢,由富變窮生活也不變樣,咖啡廳去不起就自己煮、花店消費不起就摘幾朵路邊的小花,反正生活質(zhì)量不能低。生活情趣不等于金錢,沒錢有沒錢的過法,咖啡鮮花跳支舞,無論境遇怎么變,精神上始終是昂揚的。
這樣的生活感覺已經(jīng)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上個世紀(jì)九十年代還保留的那么點煙火氣只能通過舊日回憶品讀了。透過作者的語言,我看到了自己的小時候,住在分割成一間間陋室的小洋房里;“借天不借地”搭板子睡loft;擠在公共廚房東家嘗一口西家蹭一點。那個時候錢不多,媽媽們?yōu)樯罹蚣毸悖I面包店的蛋糕邊吃、早起去漁船上買海產(chǎn),小驚喜帶來大滿足。
懷念,螺螄殼里的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