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子過成生煎包的“噗呲”一聲,淺談周藝飛《兩個人的上?!?/p>
如果你傍晚路過上海弄堂口,聽見油鍋“刺啦”一聲,生煎包的芝麻香猛地竄上鼻尖,那就是《兩個人的上?!返奈兜?。
周藝飛沒寫外灘的燈,也沒寫陸家嘴的云端,她寫的是下班高峰地鐵里的汗味、合租房里的蔥油味、小夫妻半夜搶廁所的煙火味。她把“滬漂”日歷拆成了柴米油鹽,把愛情拆成了KFC里搶最后一只辣翅的狼狽。
開篇就是火車站南廣場,人潮像下鍋的餃子,男女主角拖著蛇皮袋找不著北。那一刻,上海不是魔都,是一只滾燙的平底鍋,誰進來都得先被熱油煎一遍。
合租房里,四戶人搶一個灶臺,誰先用誰后洗,蔥花焦了、面條坨了,日子也就坨成了一團。周藝飛寫“隔壁情侶啪地一聲把門關死”,你就能聽見那扇門背后,有人把委屈嚼碎往肚里咽。
維權情節,男主被黑中介扣了押金,女主挺著腰板去理論。談判桌上,一杯沒加糖的豆漿端上來,苦得發澀,卻被她灌得豪氣萬丈??啾M回甘,是煙火氣的辯證法。
結婚安家,領證那天下大雨,兩人擠在民政局的屋檐下分一只茶葉蛋。蛋黃流得滿手都是,像未來的生活:黏糊、滾燙、不太確定,卻必須一口吞下去。
周藝飛不粉飾。女主也有“上海小作”,會為一只打折包包算計半個月;男主也會在公司廁所里偷偷抹淚,轉頭對客戶賠笑。這些小奸小壞,讓角色有了油煙味,不再是紙片人。
書里最動人的是“窮開心”。兩人工資加起來六千塊,去超市搶半價烤雞,排隊時一人站一邊,像打一場甜蜜的伏擊。窮得坦蕩,反而把日子過成了喜劇。
周藝飛在后記里說:“寫完最后一章,我去樓下吃生煎,一口咬下去,湯汁濺到稿紙上,我忽然覺得這本小說才算真正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