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專病專方湯頭歌訣
- 陳厚才
- 1516字
- 2019-01-04 19:54:54
女子不孕男子不育總體概述
祖國醫學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對不孕不育有所認識,由于是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的結果,可由先天性生理缺陷,或后天多種原因造成。由于女性的生理、心理或病理導致者稱為不孕,男子多種因素導致者稱為不育。先天性的缺陷中有“女涵男”,也就是陰陽人,分為兩性畸形和假兩性畸形。這種生理上的“女涵男”當然是不會生育的。另一種先天性缺陷是指“螺、紋、鼓、角、脈”,又稱“五不女”。螺者,陰戶外紋如螺螄樣,牝竅內旋,有物為螺也;紋者,女子陰彎狹小,陰戶小如箸頭,大只可通溺,難以交合,即石女也;鼓者,陰戶崩急似無孔,處女膜堅韌如蒙鼓皮,無竅可通;角者,陰核肥大如角,性交一動亦能如陰莖硬舉。以上4種情況與現代醫學的女性生殖畸形相似,如處女膜閉鎖、先天性無陰道、陰道狹窄、陰道縱膈或橫膈、雙陰道或陰道上段閉鎖、陰道壁腫瘤及囊腫、陰道瘢痕及陰陽人等。如果不能手術矯治,則終身不孕。還有一種“脈”,是指一生經脈不調或先天性閉經,多屬于先天性生殖器官缺損,女子卵巢或子宮發育不良。如先天性男子獨腎,但發育不全,影響生育致嚴重內分泌失調,也會導致男女不孕不育之癥。
另一種為后天病理變化,中醫學認為,腎氣旺盛,精血充沛,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正常才能受孕。女子不孕除上述先天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月經不調,房事不節,氣血陰陽失調所致。《濟生方·無子論》中詳細描述了月經不調與不孕的關系:“或月事不調心腹作痛,或月事將行,欲先作痛,色黑量少或月事已行,淋漓不斷……或作寒熱,或為癥瘕,肌肉消瘦,非特不能受孕,久而不治……寒熱交并,則赤白俱下有室女或室后虛損而有些疾者,皆令育孕不成,以致絕嗣。”
中醫學認為,女子受孕有三個條件。一是腎氣盛,腎為五臟六腑之本,藏精氣,主生殖,為孕育之源。二是胞脈通暢,胞脈是聯系子宮的脈絡,若胞脈閉塞不通,則腎氣無法輸精于胞絡。三是胞宮寒溫適宜,胞宮是孕育胎兒的器官,若氣血功能紊亂,六淫七情和瘀血痰濕等影響胞宮,致胞宮寒溫失宜,陰陽偏頗,則不能攝精成孕。
中醫學認為,女子不孕的原因很多,婦人安環過久或服用避孕藥太多、各種陰道疾病、宮頸異常、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性病等均可導致不孕。
男子不育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現代科學的發展,電視、電腦、手機、電子計算機等使用不當都會影響生育功能。二是礦石類,如金礦、鋁礦、銅礦、硫鐵礦等,都有輻射,對腎功能造成損害。三是房勞過度,酒色貪淫,造成精道閉塞不通,虛羸百病,腎虛精弱,可致死精或畸形精、精清如水或冷如冰,皆難有子。
明代醫學家薛立齋說:“當審男子形質如何,有腎虛精弱,不能融育成胎,有稟賦原弱,氣虛血損,有嗜欲無度,陰精衰憊,各當求原而治。”《醫學心悟》中說:“求嗣者極尋常事而不得者,則極其艱難,皆男女之際,調攝未得其方也。”保精之道莫如寡欲,遠房幃,勿從飲,少勞神,則精氣足矣。
除以上原因引致不孕不育外,性生活安排不當,勞累不休息,易怒,情緒不舒,飲食不節等都是病因。人之無子,往往勤于欲,豈知施泄無度,陰清必薄,縱欲是適情,元氣乃傷,性欲耗費精氣,消精亡陽,妄育得子,其能孕乎?
綜上所述,不孕不育的原因非常多,有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造成的;有功能性,也有器質性病變;有輻射性,也有化學污染性,還有因生活調理不當所致等。通過中醫藥治療也需辨證施治,調理陰陽平衡,腎精充盈,“兩精相搏”產生新的生命。《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從時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益瀉,陰陽和,故能有子。”所以,男子精盛則思室,女子血盛而欲動,婚配行房,是人類正常的生理需要。男女相需好比天地相合,若男女二者不和,則違背陰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