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建立旨在保證和改善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是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隱含性,不像工業產品那樣易于測量和評價。為了有條不紊地進行人才培養質量管理,防止隨意性和減少失誤,就必須根據不同的環節和內容,確定科學的方法,建立事前預防、過程控制、事后總結提高的全過程監控機制,并對全過程實行動態控制,使培養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在受控的狀態下進行。系統是相互作用著的諸要素的組合體。那些基本的、關鍵的要素決定和影響著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監控者、被監控者、監控活動和監控目標共同構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四個基本要素。

一、監控者

監控者是指高校實施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有關機構和人員,主要有校、院(系)領導以及有關機構和人員,一般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機構和人員。主要包括主管校長、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以及教務處、教學督導機構等相關機構和人員。校級教學質量監控者在整個學校教學質量監控中起主導作用。教務處是在校長領導下對高校教學工作進行組織和調度的職能部門,是代表學校行駛全校的教學質量管理責任的專門機構,主要職責是制訂教學質量管理方案,抓好教學的組織安排及運行中的質量監控,開展經常性的質量調研,組織開展教學質量檢側評估,組織教學工作的計劃、總結、交流,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制度,代表學校對各個院(系)、專業教學工作進行質量管理,并指導院(系)和基層的管理工作。

第二層次是院(系)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機構和人員。包括院長(系主任)-主管教學副院長(系主任)-教學秘書。這一級質量監控者的主要職責是根據高校辦學指導思想和教學質量管理規定,對所屬專業的教學計劃、各個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學檢查等進行統一領導和管理;組織好課程安排,開展教學質量研究與檢測;進行教學基礎建設;組織教研室、學科組等基層教學組織對教學小組和教師個人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實行有效管理。

第三層次是教研室、學科組、實驗室的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教研室、學科組、實驗室是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基礎。應當根據校、院(系)教學質量監管的目標和教學計劃要求,對所屬課程的教學環節進行組織管理,包括選擇、編寫教材,審批教案,組織教師業務學習,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學教改,交流教學經驗,檢查授課質量,反饋教學質量信息,督促檢查教學規章制度的執行,對學生學習活動輔導及管理。若教師人數較多,可組織若干教學小組開展教學工作和教研活動。

二、被監控者

在高校中,凡是對教學質量構成影響、發生作用的一切因素都是被監控者,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從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來看,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學管理人員管的共同活動。因此,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了教師、學生、教學管理人員。

物的因素是保證教學及其管理提供的物質條件。其中,直接的物質因素主要有教室、實驗室、實訓基地、運動場、圖書館等教學場以及教學儀器設備、教材、體育鍛煉設施、圖書資料等;間接的物質因素主要有后勤服務條件(學生居住條件、食堂等)。

在教學系統中,要使各個因素之間形成最佳結合,發揮最佳效率,就離不開科學規范的管理。只有管理組織的嚴密、規章制度的健全、管理方法手段先進、科學管理水平和管理藝術的高超,人和物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效益,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三、監控活動

監控活動主要是指教學質量監控中,監控者對被監控者實施的控制活動的內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途徑)以及這些活動的實施過程。

1.監控內容

主要有教學基本建設、教學運行狀況和教學管理的情況。教學基本建設包括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實踐教學基地、學風、教學隊伍、管理制度等。這些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靜態條件。教學運行狀況反映的是教學質量的動態條件,主要包括教師教、學生學的情況。教師教包括教師的課程教學設計、備課教案、上課情況、課后輔導、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檢查與評價;學生學主要包括學生課前預習、聽課、課后復習、作業和系統小結等情況。教學管理本身也是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內容,其監控重點主要是教學管理機構的嚴密性、主要教學管理崗位職責的明確性以及教學管理運行規章制度的健全性和落實情況。

2.監控形式

監控形式反映的是教學質量監控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徑等,主要體現在制度規范、督導檢查和評估評價等方面。規章制度是教學質量監控與管理的基礎,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學進度計劃)、課程表、教學總結等教學基本文件的制訂,學籍成績考核管理、實驗室管理、實踐教學基地管理、排課與調課管理、教學檔案管理等工作制度以及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和獎勵制度;學生守則、課堂守則、課外活動規則等學生管理制度。

督導檢查是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經常采用的形式,分為經常性的督導檢查和定期督導檢查。經常性的督導檢查主要通過平時作業、檢測、期中考試、召開座談會、檢查性聽課等方式進行;定期督導檢查,一般有開學前教學準備工作檢查、期中教學檢查和期末檢查等。督導檢查還可以分為常規教學質量督導檢查和重點項目督導檢查。

評估評價是教學質量監控的有力手段。從高校內部的教學質量監控來看,一般有院(系)教學工作評估、教研室教改教研評價、教學基本建設評估、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和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等。

3.反饋調節

反饋調節是通過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反饋信息渠道,及時準確地收集整理反饋得來的信息,隨時調節教學工作,使其始終處于良性運行狀態。包括教和學兩方面的質量信息以及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通過用人單位的使用,接受社會實踐檢驗得到的信息,這種反饋信息的收集,除了通過教學檢查、教學督導和教學評價以及聽課得來的信息以外,還應當通過建立各級信息反饋網絡來獲得(學生信息網、教師信息網和畢業生信息網)。

4.實施過程

從監控實施過程來看,可分為大過程和小過程。大過程:招生-計劃-教學-畢業的全過程,反映的是大學生經歷的人才培養的基本成型過程,這個過程必須始終處于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管理之下;小過程則是指一個監控管理周期,包括制訂計劃—運作調控—檢測評估—總結提高,一般可以是一個學期。

四、監控目標

教學質量監控與管理的目標,是教學質量監控與管理的期望達到的結果。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管理目標子系統,是教學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教學質量檢查以目標為標準,工作結果按照完成目標的程度來評價。監控目標子系統,可描述為總目標—教學過程和目標—影響因素分目標—教學保證分目標—教學質量分目標。

高校教學質量監控與管理,首先應當有一個能統領全局、靈魂和核心作用的總目標。這個總目標常常是一個學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質量規格,體現了不同學校的特色,為學校每一個成員所認可。整個學校的學校質量監控與管理,都以此種目標為根據,以達成此目標為理想追求。監控過程是在系統的可能性監控中進行有目的的、有方向的選擇過程,總目標的設定就起著一種方向選擇與引導的作用,雖然在質量監控過程中,并不都能在完全程度上實現總目標,但是卻可以努力縮小不確定性空間,接近理想狀態。因此,還需要根據總目標與分目標的統攬關系,對總目標進行分解,以形成縱橫交錯、上下貫通、關系協調的教學質量監控目標體系,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白朗县| 双峰县| 西乡县| 冀州市| 津市市| 黑河市| 苍山县| 蓬莱市| 错那县| 玛曲县| 满城县| 卓尼县| 加查县| 荔浦县| 巨野县| 竹北市| 洛川县| 古田县| 东兰县| 西昌市| 中江县| 贺州市| 仪陇县| 新乐市| 仁化县| 洛浦县| 水城县| 河西区| 汉寿县| 和政县| 鄂托克旗| 阜阳市| 清水河县| 轮台县| 诏安县| 包头市| 亚东县| 大宁县| 盘锦市|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