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養生藥酒
第一節 養顏嫩膚酒
肌膚的潤燥、色澤與臟腑功能相關,全賴氣血津液滋養。臟腑精氣匱乏,或氣血津液輸送不足,則皮膚粗糙萎黃。養顏嫩膚首先要清潔皮膚,暢和情志,節制飲食,調適勞逸;其次要調理臟腑功能,或健脾,或補腎,或養肺,或益氣養血,或滋陰填精,或祛痰化瘀,或利水除濕,務必使氣血津液化源充足、輸送順暢。
1.人參肉桂酒 來源:《藥酒匯編》
【原料】人參、肉桂各15克,白酒1升。
【制作】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益氣補虛,溫經通脈。
【主治】中氣不足,手足麻木,面黃肌瘦,精神委靡,食欲不振。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
2.人參酒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人參30克,60度白酒500毫升。
【制作】人參切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10日,去渣留液。
【功效】大補元氣,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久病脾虛,虛勞羸瘦,面色少華,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自汗口渴,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肺虛久咳,咽喉干燥,虛熱煩倦,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年老體虛,發脫形壞,尿頻,陽痿,早泄,虛痢,精神恍惚;氣虛血滯型心肌營養不良、冠心病心絞痛。
【用法】空腹口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注意】實證及熱證忌服,陰虛者慎服。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
【來源】《本草綱目》。又,一方用人參末同米、曲常規釀酒,余同上,補養之力更強。
3.三圣參術酒 來源:《圣濟總錄》
【原料】人參、山藥、白術各2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前3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文火煮百沸,候冷,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3~5日,去渣留液。
【功效】大補元氣,健脾和胃。
【主治】久病體虛,脾胃虛弱,面黃肌瘦,氣短心悸,倦怠乏力,食欲不振。
【用法】空腹溫飲。每日3次,每次10毫升。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
4.天真酒 來源:《增補萬病回春》
【原料】肉蓯蓉、山藥、黃芪各50克,當歸45克,天冬24克,人參15克,白術35克,精羊肉500克,白酒1升。
【制作】前7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文火煮至減半,去渣留液。羊肉另外加水,煮取濃汁。
【功效】益氣養血,暖胃駐顏。
【主治】脾胃虛弱,腹脹便溏,飲食不香,胃納乏力,或失血過多,形枯肢瘦,面色萎黃,肢軟乏力,失眠健忘。
【用法】晨起空腹口服。每日1次,每次飲酒10~20毫升、羊肉湯50毫升。
【注意】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
5.四花逡巡酒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桃花106克,馬藺花175克,芝麻花211克,菊花317克,桃仁20克,臘水(12月8日取)10升,白面5000克,酒曲適量。
【制作】前5味粗碎,入容器中,加白面、曲末拌勻,密封,置陰涼干燥處,常規釀酒,酒熟后去糟留液。
【功效】補虛益氣,強筋壯骨。
【主治】體倦乏力,容顏憔悴,須發早白,視物昏花;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閉經。
【用法】口服。每日2~3次,每次30~50毫升。
【注意】桃仁小毒。本酒不宜多服、久服,孕婦和身體強壯、內熱甚及泄瀉者忌服。
6.四補蓯蓉酒 來源:《圣濟總錄》
【原料】柏子仁、何首烏、肉蓯蓉、牛膝各15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前4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20日,去渣留液。
【功效】益氣養血,補養五臟。
【主治】氣血不足,面色少華,心慌氣短。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注意】忌用鐵器浸酒。少數人服用何首烏可出現肝損害、皮膚過敏、眼部色素沉著、腹痛、泄瀉等癥狀,應立即停用。
7.甘菊還童酒 來源:民間驗方
【原料】甘菊花春之苗、夏之葉、秋之花、冬之根各150克,白酒3.5升。
【制作】前4味混勻、陰干、搗末,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49日,去渣留液。
【功效】駐顏延年,烏須生齒。
【主治】老年人面色少華,須發早白,牙齒脫落。
【用法】口服。不拘時候,隨量飲用。
8.龍眼枸杞酒 來源:《種福堂公選良方》
【原料】龍眼肉250克,枸杞子120克,當歸、菊花各30克,白酒3.5升。
【制作】前4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30日,去渣留液。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潤燥。
【主治】肝腎虧虛,精血不足,腰膝酸軟,身體羸弱,皮膚粗糙、老化。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身體強壯、內熱甚者忌服。
9.當歸龍眼酒 來源:《中國民間百病良方》
【原料】當歸、龍眼肉各15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前2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養血活血。
【主治】黑色素沉著,皮膚老化,血虛諸證。
【用法】睡前口服。每日1次,每次20毫升。
10.杞參麥杏酒 來源:《百病中醫藥酒療法》
【原料】枸杞子汁、生地黃汁各100毫升,麥冬汁60毫升,甜杏仁汁30毫升,人參20克,茯苓30克,白酒1升。
【制作】人參、茯苓搗碎,與其余諸藥混勻,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15日,去渣留液。
【功效】補腎固精,益氣養陰。
【主治】腎虛精虧,面色少華,容顏憔悴,肌膚粗糙,腰困體倦,陽痿不起,食欲不振,耳聾目昏,大便秘結。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
11.參歸美容酒 來源:《藥酒匯編》
【原料】人參、當歸、玉竹、黃精、制何首烏、枸杞子各30克,黃酒1.5升。
【制作】前6味搗碎,置容器中,添加黃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補腎填精,益氣養血。
【主治】容顏憔悴,面色少華,身體羸弱,皮膚毛發干燥,甚則須發枯槁。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注意】玉竹大劑量損害心臟,不宜過量。忌用鐵器浸酒及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少數人服用何首烏可出現肝損害、皮膚過敏、眼部色素沉著、腹痛、泄瀉等癥狀,應立即停用。
12.參術棗姜酒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原料】人參、炙甘草、大棗各30克,生姜20克,炒白術、茯苓各40克,黃酒1升。
【制作】前6味搗碎,置容器中,添加黃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5~7日,去渣留液。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脾胃虛弱,面色萎黃,四肢乏力,語言低微,食少便溏。
【用法】空腹溫飲。每日2次,每次15~25毫升。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濕邪較重,加制半夏30克、陳皮20克;兼嘔吐痞悶、胃脘疼痛,再加木香20克、砂仁25克。
13.參芪三白酒 來源:《長壽補酒》
【原料】黨參、黃芪各30克,山藥、茯苓、白扁豆、白術、甘草各20克,大棗15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前8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14日,去渣留液。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
【主治】氣虛乏力,不思飲食,面黃肌瘦。
【用法】溫飲。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外感發熱者忌服。
14.苓菊養榮酒 來源:《經典藥酒保健方選粹》
【原料】茯苓、菊花、石菖蒲、天冬、白術、黃精、生地黃各25克,人參、肉桂、牛膝各15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前10味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滋陰益氣補虛。
【主治】諸虛勞損,體弱乏力,容顏憔悴。
【用法】空腹溫飲。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注意】忌食蘿卜、萊菔子、生蔥、大蒜、藜蘆等。
15.桃仁朱砂酒 來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桃仁100克,朱砂1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桃仁燙浸去皮尖、炒黃、研細,置容器中,添加白酒,密封,煮沸,候冷,加朱砂末攪勻,去渣留液。
【功效】活血安神。
【主治】心悸怔忡,面色少華,筋脈攣急疼痛,心絞痛。
【用法】溫飲。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朱砂有毒,桃仁小毒。本酒不宜多服、久服,孕婦忌服。勿食羊血。
16.豬脂玉液酒 來源:《家庭常用保健食譜集成》
【原料】生豬脂50克,蜂蜜10~2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前1味切碎,置容器中,加蜂蜜、白酒,文火煮數百沸,待溫,去渣留液。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
【主治】老年人肺虛久咳,肌膚粗糙,毛發枯萎。
【用法】空腹溫飲。每日3次,每次20毫升。
【注意】痰濕內停者慎服。
17.豬膏姜汁酒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原料】豬脂100克,生姜汁10~20毫升,黃酒500毫升。
【制作】前1味切碎,與生姜汁同置容器中,文火煎至減半,加黃酒混勻。
【功效】健脾開胃,溫中通便。
【主治】體虛氣弱,頭暈目眩,兩脅脹滿、疼痛,大小便不利,毛發枯黃,面青肌瘦,口淡無味,筋脈拘急。
【用法】空腹溫飲。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18.黃精蒼術酒 來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黃精、蒼術各200克,天冬、地骨皮各150克,松葉300克,米酒5升。
【制作】前5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米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7~10日,去渣留液。
【功效】健脾祛濕,益氣養血。
【主治】頭暈目眩,體倦乏力,飲食減少,面浮肢腫,須發早白,皮膚干燥,心煩難眠。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注意】脾胃虛寒泄瀉者忌服。
19.滋陰補血酒 來源:民間驗方
【原料】當歸90克,枸杞子75克,制何首烏50克,大棗50枚,白酒1.5升。
【制作】前4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7~10日,去渣留液。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精血。
【主治】肝腎虧虛,精血不足,身體羸弱,面色少華,頭暈眼花,須發早白,腰膝酸困,肢軟乏力。
【用法】午飯后口服。每日1次,隨量飲用。
【注意】忌用鐵器浸酒。脾虛泄瀉者忌服。少數人服用何首烏出現肝損害、皮膚過敏、眼部色素沉著、腹痛、泄瀉等癥狀,應立即停用。
20.葡萄干釀酒 來源:《古今圖書集成》
【原料】葡萄干250克,酒曲1250克,糯米1250克。
【制作】糯米入容器中,加水煮熟,候冷,入曲末、葡萄干,密封,置陰涼干燥處,常規釀酒,酒熟后去糟留液。
【功效】開胃增食,滋陰補虛。
【主治】胃陰不足,納食不佳,肌膚粗糙,容顏無華,心悸多汗,腰酸水腫,小便不利;牛皮癬。
【用法】溫飲。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21.橘皮酒 來源:民間驗方
【原料】橘皮50克,白酒200毫升。
【制作】前1味撕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搖1~2次,密封浸泡7~10日,去渣留液。
【功效】理氣調中,燥濕化痰。
【主治】肌膚粗糙,皺紋深多。
【用法】外用。每日2次,每次用本酒涂面,過5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注意】氣虛、陰虛燥咳者忌用,吐血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