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春季氣候的變化

1.立春

立春為每年公歷的2月5日左右,處于太陽黃經315度,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最早的“八節”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表示從這一天起春天就開始了,萬物有了生機,春季從此開始了。在我國古代還將二十四節氣分成七十二候,每五天為一候。立春十五天的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這就是說在立春之后,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以后,冬眠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里的冰將開始溶化,魚便到水面上游動了。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魚兒負著一般,漂浮在水面,那景色漂亮極了。

2.雨水

雨水為每年公歷的2月20日左右,處于太陽黃經330度。這時表示少雨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逐漸增多,偶爾也會下雪。此階段春風吹過大地,冰雪溶化,空氣濕潤,降水增多,所以叫雨水。大家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這個時候凍土層變淺,土壤表層夜凍日化,開始松散,有利于小麥返青。雨水節氣的三候為“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這說明在雨水節氣中,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祀后食的樣子。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陽氣的上升,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勞動的人們也開始忙起來了。

3.驚蟄

驚蟄為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處于太陽黃經345度。這時,春雷響動,氣溫上升,經過冬眠的動物開始出土活動了。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鉆入土里冬眠叫入蟄。它們在第二年的回春后再出來活動,古時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所以叫驚蟄。從驚蟄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開始出土活動。這時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已解凍,春耕可以開始了。驚蟄三候為“一候桃始華,二候鸧鹒(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驚蟄時節,我國一些地區已經是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唱、燕子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春耕。正如農諺所說的“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4.春分

春分為每年公歷的3月21日左右,處于太陽黃經0度,是陽春三月90天的中分點。這時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晝夜等長。從這一天之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北半球的白晝會越來越長,黑夜會越來越短。這個節氣中的降水量仍然稀少,一般是5~10毫米,而蒸發量明顯增多,十年九春旱為常規。春分節氣中的三候為“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這就是說在春分后,燕子便從南方飛過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這是個多雷電的節氣。

5.清明

清明為每年公歷的4月4日左右,處于太陽黃經15度。這時的天氣晴朗,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芽發青。“清明”含意是氣候溫和、草木萌發,杏樹、桃樹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清明的三候為“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思是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了,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在農業生產中,清明作為重要的節氣,更有“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拖延”和“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說法;在城市里,也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說法。由此可見,不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清明都是一個值得讓人們重視的日子,也是一個祭祀祖先的日子。

6.谷雨

谷雨為每年公歷的4月21日左右,處于太陽黃經30度,為雨水生百谷的意思。這時的雨水明顯增多,植物也在茁壯地生長。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降下綿綿的細雨,而且這時桃花正在開放,所以也有人稱此時的雨為“桃花雨”。從谷雨節氣起,是農事忙碌的開始。在谷雨之后,氣溫回升地速度加快了,從這一天起,雨量開始增多,豐沛的雨水使秧苗得到灌溉和滋潤,能使五谷很好地生長。池塘里的浮萍開始生長,桑樹慢慢地長出了翠綠的新葉,這正是養蠶的人家開始忙碌的時候。春茶也開始采收了,正所謂“陽春三月試新茶”。據說谷雨采摘的新茶,具有生精止渴、消暑清熱、祛病延年的功效。

谷雨節氣的三候為“一候萍始生,二候嗚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這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到處呈現出一派春天的美好景色。

隨著一年中第一個美好季節的到來,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明媚的春光,節氣在逐漸變化,大家也要根據春季氣候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適時地保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长顺县| 怀柔区| 东安县| 福泉市| 富源县| 修文县| 湟中县| 富民县| 芦溪县| 巴林左旗| 新蔡县| 醴陵市| 东丽区| 遂平县| 南投市| 信宜市| 武平县| 呼图壁县| 巢湖市| 东乌| 梅州市| 中卫市| 昆山市| 寿宁县| 荔波县| 贺兰县| 张北县| 翁源县| 新晃| 教育| 洪湖市| 蓬溪县| 密云县| 自治县| 仪征市| 罗山县| 文登市| 政和县| 襄汾县|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