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頭痛的類型

(一)病因分類法

(1)顱內病變

① 顱內感染性疾病:如腦膜炎、腦膜腦炎、腦膿腫、腦炎、蛛網膜炎、腦寄生蟲病、腦型瘧疾等。

② 顱內血管性疾病:如急性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腦動脈血栓形成、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栓塞)、腦供血不足、高血壓腦病、顱內動脈瘤血管畸形、風濕性腦動脈炎等。

③ 顱內占位性病變:腦腫瘤、腦結核瘤、顱內轉移瘤、顱內白血病浸潤等。

④ 血管性頭痛:如偏頭痛及叢集性頭痛等。

⑤ 頭痛型癲癇。

⑥ 其他因素:如外傷、腦震蕩、腦挫裂傷、腦內血腫、硬膜下血腫、腦外傷后遺癥、腰椎麻醉后頭痛等。

(2)顱外病變

① 顱骨疾病:如顱底凹入癥、顱骨腫瘤、畸形性骨炎、顱骨骨髓炎等。

② 神經痛:如三叉神經痛、亨特神經痛以及枕神經痛等。

③ 顳動脈炎(巨細胞性動脈炎)。

④ 肌收縮性頭痛(緊張性頭痛)。

⑤ 鼻源性頭痛。

⑥ 眼源性頭痛。

⑦ 頸椎病性頭痛。

⑧ 齒源性頭痛。

(3)全身性頭痛

① 急性感染:如流感、傷寒、瘧疾以及鉤端螺旋體病等。

② 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慢性肺心病等。

③ 中毒:植物毒、工業品、酒精、有機農藥中毒等。

④ 其他:低血糖、尿毒癥、肺性腦病、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低氧血癥、更年期綜合征、月經期頭痛、夏季頭痛、中暑等。

(4)神經官能癥

① 神經衰弱。

② 癔癥。

(二)國際分類法

2003年,在羅馬召開的第十一屆國際頭痛學會發表了國際頭痛分類修訂版。2004年,以ICHDⅡ為名發表于Cephalalgia雜志。同時ICHDⅡ有一個附錄,在附錄里列出了一些新的病態(亞型派生型)。

(1)原發性頭痛

① 偏頭痛。

② 緊張型頭痛。

③ 叢集性頭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經性頭痛。

④ 其他原發性頭痛。

(2)繼發性頭痛

① 因頭頸部外傷的頭痛。

② 因頭頸部血管病變的頭痛。

③ 因非血管性顱內病變的頭痛。

④ 因物質或其戒斷的頭痛。

⑤ 因感染的頭痛。

⑥ 因內環境穩態失衡的頭痛。

⑦ 因顱、頸、眼、耳、鼻、鼻竇、齒、口以及其他面、顱組織病變的頭痛及面痛。

⑧ 因精神疾病的頭痛。

(3)顱神經痛、中樞性原發面痛以及其他頭痛

① 顱神經痛、中樞性面痛。

② 其他頭痛、顱神經痛、中樞性或原發性面痛。

附錄:

A1.偏頭痛

A1.1無先兆偏頭痛

A1.1.1無先兆的單純月經時偏頭痛

A1.1.2無先兆的月經相關偏頭痛

A1.1.3無先兆的非月經時偏頭痛

A1.2.7偏頭痛先兆持續狀態

A1.3.4小兒交替性偏癱

A1.3.5良性發作性斜頸

A2.緊張型頭痛

A3.叢集性頭痛和其他三叉神經性頭痛

A3.3伴頭部自主神經癥狀的短暫單側神經痛樣頭痛發作(SUNA)

A3.3.1反復性SUNA

A3.3.2慢性SUNA

A6.因頭頸部血管病變的頭痛

A6.5.6頸內動脈痛

A6.8血管病變后慢性頭痛

A7.因非血管性顱內病變的頭痛

A7.9.1放療術后頭痛

A7.9.2電休克療法(ECT)后頭痛

A7.10顱內疾病后慢性頭痛

A8.因物質或其戒斷的頭痛

A8.5物質暴露后慢性頭痛

A9.因感染的頭痛

A9.1.6因顱內占位性感染性病變或病原體侵襲的頭痛

A9.1.7因顱內寄生蟲侵襲的頭痛

A9.4.2非細菌感染后慢性頭痛

Al0.因內環境穩態失衡的頭痛

A10.7.1因其他代謝性或全身性疾病的頭痛

A10.8內環境穩態失衡后慢性頭痛

A11.因顱、頸、眼、耳、鼻、鼻竇、齒、口以及其他面、顱組織病變的頭痛或面痛

A11.5.1鼻黏膜接觸點頭痛

A11.9頭頸部疾病后慢性頭痛

A12.因精神疾病的頭痛

A12.3因嚴重抑郁癥的頭痛

A12.4因驚恐發作的頭痛

A12.5因廣泛性焦慮癥的頭痛

A12.6因未分類的軀體疾病的頭痛

A12.7因社交恐懼癥的頭痛

A12.8因分離性焦慮障礙的頭痛

A12.9因精神創傷后應激障礙的頭痛

A13.顱神經痛、中樞性面痛

A13.7.1錢幣狀頭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阳朔县| 永平县| 梁平县| 左贡县| 南充市| 左云县| 临沭县| 余姚市| 长丰县| 宣汉县| 莲花县| 壤塘县| 威海市| 辰溪县| 襄垣县| 明溪县| 永安市| 辽阳市| 南昌县| 富平县| 盐亭县| 铜鼓县| 杭锦后旗| 南投县| 禹城市| 兴仁县| 东丰县| 汉源县| 巴彦县| 华亭县| 大埔区| 高邮市| 清丰县| 星子县| 高雄县| 玉山县| 璧山县| 通辽市| 通州市| 华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