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設計專業出國留學寶典
- 藝向國際
- 4028字
- 2019-01-04 14:10:02
第二節 國內外藝術設計教學的區別
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具有較大差距,更需要引進先進的理念和管理體制。根據一些國外美術院校的教學及研究特點,即自有的特色保持著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在現代主義對傳統文化的反思里去實驗和拓展新的學術內容。外國藝術院校之所以有活力是其特別尊重學術自由和鼓勵個人創造,并有發展完善的制度和學術自由保障。

圖1-8 包豪斯檔案館
以美國教育為例分析國內外藝術設計教育的區別。美國的藝術教育發展曾一直沿用歐洲的體制模式。二戰后,由于美國不是主戰場,在經濟上又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故來自歐洲的大批藝術家流亡到了美國,對其藝術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0世紀60年代,Viktor Lowenfeld(1957),Herbert Read(1958)等一批藝術教育家認為,每個兒童都是天才的藝術家,而藝術教育應該以兒童為本。通過藝術教育,兒童的創造力、思維會得到充分的發展。他們會在以后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況下應用到自己的藝術經驗。這種重視兒童的藝術教育觀點,使美國的中小學藝術教育得到了充分發展,使美國學生在大學前創造性思維就得到了很好的鼓勵和引導。20世紀冷戰期間,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人很震驚,認為自己的創造能力落后了。教育界也開始進行反思,很多人由此認識到與其他學科比較,藝術教育能最早地開發人的創造能力。基于這種認識,美國的藝術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很大的關注、重視和發展。由于在藝術教育中體現了現代藝術的創造性、多元性和多變性,美國成為了當代世界藝術和藝術教育的中心。

圖1-9 創造性思維訓練

圖1-10 藝術教育中創意思維的體現
美國大學設置有不同類型的藝術院校。藝術類的學校有美術專科學校,一般綜合性大學下設置有藝術學院或者藝術系。每個藝術學校或者院系都非常重視結合自己的特長,發展自身的特色教學和建設名師團隊來吸引學生。例如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地處曼哈頓,學院充分利用了位處現代藝術中心這個優越的地理位置,廣泛熏陶和教育學生。學生走出學校在紐約街頭,每天都可以到氣象萬千的現代藝術畫廊觀看和體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藝術作品展,參與各種藝術研討會等。學院本身也緊跟現代藝術大潮,如影像(Video)是現代藝術中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雖然其校舍條件有限,但仍打造了現代藝術熱門專業,如影像、數字媒體專業等。

圖1-11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建筑 外立面的海報

圖1-12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設計作品

圖1-13 藝術表現手段的新媒介、新技術和新材料
美國的大部分藝術院校有非常先進的專業設備和高層次的師資,能夠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熱愛現代藝術及其表現手段的人才和學生。在課程設置方面往往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和合理性。課程的內容非常豐富廣泛,注重不同專業學科的交融滲透,也重視開發藝術表現手段的新材料、新媒介等。在學術交流方面也具有開放性。各藝術學院每年都會邀請很多藝術家、設計家來院系做各種講座和報告,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和學習現代藝術的發展動態和趨勢。在能力培養方面,重視實踐能力的訓練。美國幾乎所有的藝術設計學院都非常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室就是工作室,里面大部分是操作間和工作臺,很少有課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際的操作,學生能感受和體會到實際設計中動手的細微之處,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管理方面,具有先進性和科學性。美國藝術學院的規模各不相同,一個系的教師數量一般有5~6人或十幾人不等。在行政管理上基本實行民主治院模式,每個院系都有自己的各種委員會,比如課程委員會、獎學金委員會和學術理事會等。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監督、管理院系的各項工作在民主、公平軌道上的執行情況。委員會的成員大部分是全體教師投票選舉出來的,并且要求定期輪換。同時也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院系的各項管理,讓院系更有凝聚力和競爭力。

圖1-14 工作室的教學環境

圖1-15 平等開放的教學環節

圖1-16 繪畫基礎課作業

圖1-17 透視基礎

圖1-18 頭像基礎

圖1-19 豐富多彩的選修課
學生入學的第一年為基礎課,其后3年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來選擇專業。美國的學期一般分春秋學期制和季度學期制。春秋學期制一年分春秋2個學期,每學期16周;季度學期制一年分3個學期,每學期10周。這兩種學期制都有暑期班,學生成績不好想重修課程,或想多修學分都可以在暑期班中選課,可非常方便地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
學生選課時,可以到學校的學術咨詢中心(Academic Advising Center)尋求指導,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通常咨詢中心的成員都是具有經驗的教師,能給予學生各種必要的幫助,從如何選適合的專業、合理的課程選讀、轉學后的選課,到學習成績如何提高等。內容完全是學生學習中可能碰到的各種困難,對學生幫助很大。一般一個本科生至少要修夠120個學分(Credit)。一門課一般有3個學分。美國高校的課堂教學時間較短,教師只講授概念、程序等。學生需要在課外查閱資料、自修學習,體現了個人對學習內容的研究和思考。一般作業如果是重復老師和同學已做過的重復內容,就不會得高分。這就促進了學生們追求創新和獨到的精神。

圖1-20 豐富多彩的選修課
美術院系為學生們提供的課程分基礎美術類和專業美術類課程。所有美術專業學生在完成基礎美術類課程之后,就開始選擇有專業方向的中高級課程,如插圖、首飾設計、油畫、版畫等。每一個專業都有自己的課程體系,學生一旦確定方向后就可以在中高級課程中從淺入深地選擇并修完所修課程。在此階段學生也被鼓勵去發現、追求和表現自己的藝術感受和風格。學生在學習高級美術課程中,除學習專業課之外還必須選擇3門美術史、美術評論課和3門專業外的課程,使學生在專業課之外具有理論文化及交叉學科的文化基礎。在高級美術課程學習中,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教師的研究特長,選擇一對一的獨立課程學習方式(Independent Study)。
教師在接受學生的獨立學習要求后,會要求學生提交一個書面的學習計劃、目的、方式及作品數量。教師對學習計劃修改、評估后,就可以依照學習計劃開始學習。從學習的實踐情況看,一般效果較好。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往往很喜歡“藝術講評”環節。此講評項目要求學生向其他同學和教師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陳述自己的藝術感受和創作過程。這項內容是課堂中非常普遍和重要的內容之一。這種講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聽到和表述不同角度、不同觀點的藝術反饋和見解,而教師通常采取鼓勵、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充分討論。這對于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見解,形成和發展自己的藝術風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1-21 設計史課程
學生成績分為A、B、C、D四級,相當于國內五分制的5、4、3、2、1分。每門課的成績綜合起來,就形成一個學生的平均成績(GPA)。如果這個學生平均成績不低于C-,修滿學分后就可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圖1-22 作品創作流程
美術專業的學生在經歷2~3年的專業學習后,就開始準備自己的作品集。畢業展覽也是完成學位的一個重要部分,展出的作品通常是學生在課外或者獨立學習課程中比較成熟的作品。美術本科的學習是很專業的,學生會獲得較豐富的經驗,也為他們去研究生院繼續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美國麻州州立大學美術學院,要求美術本科生修完172個學分,其中大學基礎課62個學分,占總學分的46.97%;美術及相關課程70個學分,占總學分的53.03%;美術高級課程40個學分,占總學分的30.30%。

圖1-23 作品集創作
在這種學分制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更多地從自我發展的方向考慮選擇課程,也可根據教師的授課風格來選擇最使之受益的課程。如果一位教師講授的某門課程內容乏味陳舊,且教學不認真負責,來注冊聽此課的學生人數就可能達不到開課人數的要求,這門課程就可能被取消。在每學期期末,學生都要給任課教師的課程教學效果打分,并計入教師的教學檔案。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統一固定的藝術設計教育內容和模式已不能完全滿足各種不同的社會需要。在美國的藝術設計教育中,有綜合大學中以概念性課程為主要對象的理論研究型學院,也有以專科獨門社會項目課題為主的實踐型學院,以此來滿足不同的社會需要。不同的市場需求會派生出不同的學校,統一規范的藝術設計教育專業在不同的學校也會有不同的教學體系。很明顯,在當今社會,我國人才市場的藝術人才需求多種多樣,藝術設計院系也需要打造各自不同的專業特色,創新專業教育目標,更新專業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模式。

圖1-24 創新型思維作品
從教育的本質來說,教育是要最大限度地發展人的創造力,而創新型思維是設計教育相對于其他學科培養的長項。在美國,教學體系中啟發設計創造能力的課程所占比重較大,設計概念性教學內容所占比例也不少。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專業較多偏重于技能的訓練,學生的專業基本功比較扎實。但當今時代,科技發展迅猛,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得設計的完成和修改變得異常快速。以前一個需幾星期完成的手工設計作品,在計算機上可能幾個小時就可完成效果圖。我國學生的專業技能掌握得不錯,但其作品的創新性和美國學生相比則有一些差距。創新性思維無疑是一個設計師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國藝術專業在繼續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外,必須更加重視學生創新性思維和創新性能力的培養。這是我國藝術設計教學中應該加強的中心內容之一。

圖1-25 重視動手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中,美國大多是工作室形式的。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狀態,教師很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學生身上,教學方法更多是啟發式和引導式的。教師在課程作品的完成中將設計理念融入進去,保證了學生的創意不被打擊和破壞,也使教育的目標得以完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教師參與、引導學生認識、體驗和創作的教育教學
模式。

圖1-26 啟發式教學方法
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結構比較固定和統一。藝術學院和不同院系、學校及學科間的聯系較少。不同學校、專業和年級的學生較少有機會一起上課做課題。教學大綱和課程表也是統一固定的。教師的課堂授課時間也要多于美國。在課堂教學中,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習慣于老師為其定方向和方案,跟著教材、課表和老師教的走,自己的想法比較少。這在創新能力培養中就帶有明顯的局限性。學生的技能提高了,但創新的膽子小了,創新的能力下降了,創新性思維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