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坦克裝甲車
  • 姜坤
  • 1680字
  • 2019-01-04 13:53:09

坦克的發展

雖然坦克第一次來到戰場是在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實際上坦克這一概念遠早于此。在15世紀達·芬奇的手稿中,就已經出現過他手繪的一種圓錐形裝甲車。這一設想是人可以藏身在能夠行走的裝甲車輛中,利用車輛四周的火炮、火槍攻擊敵人,與如今坦克的用途相差無幾。

達·芬奇手稿中的圓錐形裝甲車,車體四周裝有各種火器,車身覆蓋一層金屬裝甲。

坦克小知識

為什么坦克使用履帶行進?

坦克要在各種地形條件下作戰,假如用車輪來支撐它笨重的身體,車輪和地面的接觸面十分小,開在田野里就很容易陷入泥地;安上履帶,履帶圍在車輪外邊,輪子在履帶里面滾動,遇上沙土、雪地、泥地,較寬的履帶能減小壓強,分散坦克的重量,車輪在履帶上能像走在路上一樣方便,不用擔心車輪會陷入泥里。

世界上第一輛制作出來的坦克是英國的“小威利”。“小威利”僅僅算是一件試驗品,它沒有安裝火炮,僅在車身預留了機槍射擊的窗口。英國軍方對“小威利”進行測試之后發現,“小威利”機動性能太差,不適合在戰場上使用,這才有了前面我們提到的馬克I型坦克。

“小威利”坦克,為方便轉向,在車身后伸出一對尾輪,同時這對尾輪也起到了保持平衡的作用。

雖然馬克I型已經具備了作戰能力,但可靠性差,底盤沒有獨立懸吊系統,乘坐十分不舒適,車內的官兵常常被顛簸得暈眩嘔吐,抱怨連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德國也開發出他們自己的A7V坦克加入戰場。只是在戰爭結束前并未發生坦克在戰場上對決的場面。

A7V坦克,全長7.34米,寬3.1米,高3.3米,搭載一門57毫米主炮和6挺7.92毫米機槍。1918年投入戰場使用,到戰爭結束前僅生產了17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坦克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廣泛認識,各軍事強國紛紛開始針對坦克的運用進行了研究,也隨之誕生了一批新型坦克。這一時期的坦克較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有了很大進步,火力、裝甲防護、機動性能都有所提升。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坦克有法國的FT-17坦克、英國的維克斯坦克。

FT-17坦克,法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開始裝備的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安裝旋轉炮塔的坦克,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維克斯坦克單炮塔型

維克斯坦克雙炮塔型

維克斯坦克,英國維克斯公司設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除FT-17坦克外裝備數量最多的坦克,有單炮塔和雙炮塔兩種型號。單炮塔型裝有一門47毫米榴彈炮,雙炮塔型裝有兩挺維克斯機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關于如何運用坦克形成了兩個對立的派別,一派認為坦克應當作為步兵的輔助性武器,擔當起掩護步兵和提高步兵機動力的角色;另一派則認為坦克可以獨攬大局,將坦克集中起來使用,利用坦克的強大突擊和防護能力進行戰場突破和攻堅。前者是當時的主流,英國、法國、美國等國的坦克均是按照這種形式編制,后者以德國為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閃電戰的成功,證明了坦克能夠獨立擔當地面攻擊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坦克首次開始被大規模運用的戰爭,這一時期誕生了許多在坦克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經典之作,如德國的三號坦克、四號坦克、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蘇聯的T-34坦克、IS系列坦克,英國的克倫威爾坦克、丘吉爾坦克,美國的M3輕型坦克、M4謝爾曼坦克等等。

三號坦克,早期型號搭載一門37毫米主炮,后期有50毫米主炮型、75毫米主炮型。

T-34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隊的主力坦克,有搭載76毫米主炮和85毫米主炮兩種型號。

丘吉爾MK I型坦克,炮塔裝有一門QF 2磅炮及貝莎同軸機槍,車頭另裝有一門QF 3英寸榴彈炮。

M3中型坦克,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使用的一款坦克,搭載的主要武器為一門75毫米主炮,此外還有2~4挺機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坦克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一時期的坦克在吸收了戰爭中的經驗教訓后變得更加成熟。比如拋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過分強調坦克防護能力或者火力的重型坦克,同時側重火力、防護能力、機動性能,從而形成了具有現代特征的戰斗型坦克,即主戰坦克。

時至今日,主戰坦克依然是各國裝甲力量的中流砥柱,但火炮、裝甲、防護系統等方面在經過數十年發展之后,更加成熟、可靠,可以說,主戰坦克就是當今世界上的陸戰之王。

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是美軍的主力坦克,也是當前主戰坦克的代表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漾濞| 兴义市| 通山县| 台前县| 泸定县| 体育| 博白县| 益阳市| 榆社县| 买车| 呼伦贝尔市| 巢湖市| 友谊县| 札达县| 宁南县| 栾川县| 镇平县| 浑源县| 札达县| 广安市| 泸定县| 报价| 定结县| 铜梁县| 五峰| 唐海县| 黑河市| 博乐市| 黔西| 游戏| 柳河县| 宜良县| 泌阳县| 宿迁市| 连州市| 景东| 乌苏市| 安多县|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