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2010:魯迅研究述評
- 崔云偉 劉增人
- 816字
- 2019-01-04 18:01:49
四 魯迅與經濟研究
魯迅一生掙了多少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陳明遠不憚繁難,給魯迅算了一筆經濟賬,時間是自1912年至1936年。他指出,魯迅的錢主要來自四個方面:1.公務員收入;2.教學收入;3.大學院特約撰述員收入;4.寫作、翻譯和編輯收入。據此,他統計出魯迅一生總共掙了大約408萬元以上,平均每年17萬元,每月9000—20000元。魯迅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間階層”即社會中堅,這極大地保障了他的寫作環境。從公務員到自由撰稿人,魯迅完全依靠自己掙來足夠的錢,超越了“官”的威勢、擺脫了“商”的羈絆。值得注意的是,魯迅作為自由撰稿人的年收入,超過他作為公務員年收入的兩倍。錢,是魯迅堅持“韌性戰斗”的經濟基礎。然而,魯迅有了那么多的錢之后,卻絲毫不為錢所動,而始終保持勤儉奮斗的本色。論者在牛棚里算清了魯迅一生的經濟賬目,才睜開眼睛看清:離開了錢的魯迅,不是完整的魯迅,更不是真正的魯迅。魯迅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是以他超越了“權”和“錢”的自由職業作為穩固的經濟保障的。這使他永遠成為文化人的榜樣。
魯迅在上海的經濟收入,陳明遠在他的文章中已經作了精細的核算,但是還沒有列出詳細的支出。李肆則對之作了有力的補充。魯迅的支出主要包括:1.購書;2.看電影;3.診病買藥;4.飯局;5.維持家用及貼補親戚;6.幫助有困難的朋友;7.資助文化事業等。魯迅所掙雖多,但開銷亦大,其作為職業作家的收入不過僅僅能保證他及其家人勉強過上小康生活而已,能夠保證他在詭譎紛繁的政治文化環境中自行其是,堅持自由思考和寫作,維護其獨立人格罷了。魯迅之對金錢錙銖必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他早年及中年生活的影響,二是他在上海做職業作家的艱辛與不易。魯迅在實現作家職業化的過程中,也順利而出色地完成了市民化,較好地實現了一個優秀市民的世俗價值。同時,魯迅所創造的精神價值和藝術價值也筑就了那一代中國作家所可能筑就的最高豐碑。所以魯迅毫無疑義地成為我國第一代市民化職業作家的杰出代表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