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論

“一旦人被賦予崇高感情,就連蒼天也為之肅然起敬”,這是19世紀法國哲學家皮埃爾·勒魯在他的著作《論平等》中對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贊揚。他說:“盧梭的全部著作就在于認識到人類的靈魂高于人類的條件”, “盧梭就是這樣以感情的名義,為人類的事業而辯護。他像約伯一樣,生活在黑暗之中;可是他也像約伯一樣,以銘刻在他心上的上帝的正義的名義講話。”[法]皮埃爾·勒魯:《論平等》,王允道譯,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7—8頁。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一個光輝的姓氏,他以人類的名義探索了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如他在《社會契約論》開篇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這種變化是怎樣形成的?我自信能夠解答這個問題。”[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4頁。施特勞斯評論該命題是“盧梭以最極端的形式設置了政治問題”[美]列奧·施特勞斯,約瑟夫·克羅波西:《政治哲學史》(下),李天然等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45頁。,盧梭的自信就在于他認為平等和自由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屬性,不可轉讓,不可分割。盧梭的回答也正是應允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于平等的闡釋。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里說:“政治學上的善就是‘正義’,正義以公共利益為依歸。按照一般的認識,正義是某些事物的‘平等’(均等)觀念。……正義包含兩個因素——事物和應該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認為相等的人就該配給到相等的事物。所謂‘相等’和‘不相等’,它們所等和所不等者究為何物?這個問題中所包含的疑難應在政治學上從事明智(哲學)的考察。”[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152頁。亞里士多德在人類政治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把平等歸為一個倫理范疇,為千百年來的思想家們追尋平等的釋義下了一個基本的界定,那就是平等是人類的一個永恒性的理想。如薩托利總結說:“不平等易,因為它只需要隨波逐流;平等難,因為這需要逆流而動。”轉引自何懷宏編《大家西學:平等二十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頁。平等體現了并刺激著人類對宿命和命運、對偶然的差異、具體的特權和不公正的權力的反抗。因而追求平等的歷程幾乎是沒有終點的,當我們在討論如何實現平等的理想這一問題時,這個過程就可以看做是一種建設性的理想。在政治哲學的歷史長河中,從古希臘智者派的普羅泰戈拉談到“公民政治權利的平等”到近代的“人人生而平等”,從“保護私有財產的平等”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幾乎所有的思想家都強調平等的重要性。任何一個社會都是建立在差別與分層的基礎之上,因而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對于平等觀念的訴求。恩格斯說:“要從這種相對平等的原始觀念中得出國家和社會中的平等權利的結論,要使這個結論甚至能夠成為某種自然而然的、不言而喻的東西,必然要經過而且確實已經經過幾千年。”《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80—481頁。可見,平等既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一種重要的政治權利,它要求一切人,至少是一個國家的公民,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政治平等應運而生。溯古論今,政治平等的理想都是具有感召力的,在馬克思主義指導的當代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進程中,政治平等蘊涵的正義價值、自由旨歸、公平原則和民主途徑的重要性也包含其中,正如2013年3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閉幕會上這樣說道:“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札达县| 峨眉山市| 科技| 咸丰县| 阜康市| 界首市| 隆子县| 凤阳县| 高要市| 江川县| 利辛县| 巴中市| 鸡泽县| 方山县| 原阳县| 井研县| 南木林县| 新宁县| 连云港市| 徐汇区| 醴陵市| 浦城县| 东港市| 临猗县| 如皋市| 竹北市| 阳春市| 佛冈县| 吉安县| 鄂托克旗| 綦江县| 淮安市| 游戏| 汉阴县| 梅州市| 凉山| 东平县| 镇赉县| 信阳市|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