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社會主義整體發展視閾中的國外社會主義流派
- 呂薇洲
- 1429字
- 2019-01-04 17:48:29
三 研究思路和線索
本書站在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綜合考慮世界社會主義、世界資本主義以及國外社會主義流派的發展特點,將國外社會主義流派500年的歷史,劃分為四個大的時段(即科學社會主義創立前、科學社會主義創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冷戰期間、蘇東劇變后),全景式地考察國外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發展軌跡,概要式地分析每一時段國外社會主義流派發展的總體特征。在此基礎上,選取在當今世界具有較大影響的五個社會主義流派,包括源自發達國家但很快便拓展至世界范圍的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和生態社會主義;代表轉型國家社會主義發展態勢的原蘇東地區的“新社會主義”以及代表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發展動向的拉丁美洲“21世紀社會主義”。
具體地說,本書分為上、下兩篇或者說兩大部分,力圖縱橫交錯地對國外社會主義流派進行全景式的深入剖析。
上篇(第一章至第四章),將國外社會主義流派還原到宏大的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歷程中,按照歷史發展的軌跡,分四大時期若干階段,縱向考察國外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全面把握國外社會主義流派發展變化的內在邏輯和規律,同時聯系發達國家工人運動,聯系發展中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聯系國外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理論內容及其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對國外各種社會主義流派作出全景式的整體辨析。
下篇(第五章至第九章),選取了當代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五種國外社會主義流派(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原蘇東地區的新社會主義思潮、拉美“21世紀社會主義”)進行了具體剖析,既分析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造成沖擊的各種流派及其本質特征,也挖掘當代國外社會主義各種流派中積極合理的思想觀點和政策主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涵、精神實質、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馬克思主義引領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之所以選擇這樣五個流派,主要是因為這些流派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一方面是從地域上說,這五種流派涵蓋了發達國家、轉型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和生態社會主義是發達國家的代表(盡管民主社會主義等已經成為國際性的流派),原蘇東地區的新社會主義流派代表了轉型國家社會主義流派在當代的發展,拉美“21世紀社會主義”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民族社會主義在當代發展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是從內容上考慮,這五種社會主義流派涵蓋了經濟(市場社會主義大都是從經濟著眼)、政治(民主社會主義更多的是強調政治)、生態(生態社會主義一直都將生態問題作為其核心)、社會(轉型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是強調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各個方面。
在研究中,本書主要遵循以下幾個研究方法:一是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國外社會主義流派的發展脈絡、基本內容、本質特征進行綜合性考察和研究;二是運用分析與比較相結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拉美“21世紀社會主義”等思潮流派及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廓清國外各種社會主義理論流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本質區別;三是運用點與面相結合、系統性與針對性相統一的方法,既從整體上考察國外社會主義流派與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相互關系,又有重點地分析對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幾種典型國外社會主義流派,力求在史論結合中把握全面,在深入挖掘中突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