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再華化”的生命旅程:在臺馬華作家的認同意識

本書所說的“再華化”,特指曾接受華文教育或以中華文化為家庭教育背景的馬來西亞華人,因留學從馬來西亞來到中國臺灣,繼續/再次接觸、學習中國語言、文化與文學的過程。這里對“再華化”的界定參考了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李衍造的學位論文《再華化的意義:探討旅臺馬印僑生文化認同的異同》的相關成果,特此說明,以致謝意。

馬來西亞1955年7月,馬來亞聯合邦舉行首屆立法議會全國大選,由巫統、馬華公會和印度國大黨組成的聯盟獲勝,共組政府,開始自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正式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1963年9月16日,又與新加坡、沙巴、沙撈越合組馬來西亞聯合邦,簡稱“馬來西亞”。1965年,新馬分治,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獨立國家。獨立建國前,這一地區統稱馬來亞。1957年獨立建國后,因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干擾,不斷有華文源流學校畢業的馬來西亞華人選擇到中國臺灣留學,開啟“再華化”的生命旅程,其間不乏在臺灣獲得作家身份者。面對“臺(灣)”、“馬(來西亞)”、“華(人)”三者之間的復雜糾葛,經歷“再華化”后的在臺馬華作家的身份屬性與認同意識產生了怎樣的變異?下文的解析,將依循馬來西亞華人留學中國臺灣的歷史足跡,探索不同時期在臺馬華作家身份屬性與認同意識的變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南县| 嘉义县| 富蕴县| 探索| 定边县| 西宁市| 佛冈县| 汤原县| 永胜县| 秀山| 安多县| 林甸县| 成安县| 漳州市| 甘谷县| 丽江市| 泸水县| 大同县| 临江市| 阿拉善右旗| 固安县| 千阳县| 临武县| 江阴市| 习水县| 青州市| 柳林县| 嘉义市| 昭觉县| 启东市| 阆中市| 长白| 木兰县| 毕节市| 富裕县| 广宁县| 政和县| 永靖县| 化隆| 财经|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