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的成立及演變

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是湖北淪陷區內較為特殊的偽政權組織。它建立時間較早,是湖北省內第一個以“政府”名稱登場的地方偽政權機關;地位特殊,是全省唯一的市級偽政權;它的隸屬關系和名稱多變,前期是獨立特別市政府,其后直屬汪偽中央政權,最后劃歸偽湖北省轄。同時,由于武漢戰略地位的重要,日軍對它的控制最為嚴厲,是抗戰時期日偽控制湖北和華中地區的重要政權機關。

一 偽武漢治安維持會的出籠

1938年10月25日,中國軍隊從武漢撤退,武漢地區出現短暫的權力真空。為了維護漢口租界地區第二、第三特區的地方秩序,當日,英商怡和洋行大班杜百里出面組織“漢口市安全區委員會”,并將江面上停泊的英、美等國軍艦上的海軍陸戰隊士兵調到岸上,擔任警戒任務,保護外僑的利益。次日,日軍占領漢口,杜百里帶領該委員會全體委員,齊集江漢關列隊歡迎日軍。但是,日軍并不準備承認英美在武漢的利益,勒令解散“漢口市安全區委員會”,各國海軍陸戰隊也被命令全部返艦皮明庥總主編、涂文學主編:《武漢通史·民國卷》(上),武漢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296頁。。

日軍占領中國以后,一些懷有野心并甘當鷹犬的漢奸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成立親日賣國組織,為日軍效力。武漢淪陷的第二天,原軍統特務胡宗均就在漢口新市場成立一個所謂“湖北自衛團”(不久改名“湖北自警團”)的組織,為日軍服務涂文學、李衛東:《導論:武漢淪陷時期的政治與軍事》,載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2頁。。但是,由于日軍對武漢地區偽政權的設立和人選,早有預案,胡宗均的搶先獻媚并沒有得到日軍的青睞。不久,“湖北自衛團”被日軍解散,胡宗均也未受到日軍的重用。

日軍在武漢最早扶持成立的漢奸傀儡組織是“武漢各界聯合會”。早在日軍占領武漢之前,就對占領后的武漢偽政府設置和人選安排,做了相應準備。1937年8月,日本關閉駐武漢領事館。在此之前,日本有關方面就有計劃地布置了武漢地區的特務網。日本特務田野秀仁、宮城宇平、大西初雄等潛伏于武漢,四處搜集情報,利誘、拉攏一些社會知名人士滯留武漢,待日軍來后為其服務(大西初雄后來出任漢口日軍特務部第一課情報班班長)。皮明庥總主編、涂文學主編:《武漢通史·民國卷》(上),武漢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頁。占領武漢以后,日軍為了迅速恢復社會秩序,建立殖民統治,決定盡快建立偽政權組織。11月初,日軍特務部便指使原在漢口日本住友銀行當過文牘的藍熙周出面,在漢口難民區內組織“武漢各界聯合會”,由商人徐禮齋任會長,實際權力掌握在藍熙周的手中。凡屬該會成員,皆可佩戴蓋有該會印章的袖章通行,不被拉夫,還可開門營業。日軍交給該會的主要任務是動員逃離的武漢市民“復歸、復業”,組織轄區內的難民填發“派司”(即“安居證”)。

隨著日軍對武漢占領的擴大和鞏固,僅限于難民區的“武漢各界聯合會”已不能適應其殖民統治的需要,日軍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全市性質的偽政權組織。

日本方面對于武漢偽政權的設立及其控制,有著嚴格的規定。1938年10月28日,日軍剛剛占領武漢,日本內閣批準《漢口方面政務處理綱要》,明確提出,“政權的建立,須在我政務指導機關(陸、海、外漢口聯絡會議)協力之下為主,由決策機關(對華特別委員會)負責。成立后的政權內部指導,由政務指導機關負責”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譯稿,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14頁。。11月3日,日軍華中派遣軍及所轄第十一軍進駐漢口之后,第十一軍司令部即在漢口原金城銀行舊址設立特務部,專門負責湖北地區的社會治安、政權建立和經濟掠奪工作。在日軍特務部的直接操控之下,經過近一個月的籌備,1938年11月26日,偽武漢治安維持會在漢口南京路勝利街口的原漢口商業銀行舊址正式掛牌成立,粉墨登場。

偽武漢治安維持會是一個帶有全市臨時偽政權性質的傀儡組織,日軍對其十分重視,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為幫助日軍控制武漢、建立武漢殖民秩序的主要工具,同時,還能成為將來武漢偽政權機關的主要基礎。因此,從一開始就把它當作政權機關來建設,建立起完整的組織機構。維持會設會長總攬全會大事,副會長輔佐之。當時,由于一時難以找到具有號召力的漢奸擔任會長,日軍特務部只得讓一個青紅幫二流人物計國楨(上海人,安清幫老頭子,在漢口人和街開設針計公司,長期以信奉佛教的“善人”面目出現)出馬,充當會長,葉春霖為副會長。維持會下設秘書處(首任秘書長張若柏,舊政客)、參事室(首任主任魯方才)、財政局(首任局長李鼎安,鼎安里房產老板)、社會局(首任局長楊輝庭,商人)、建設局(首任局長王武剛)、警察總監部(首任總監劉瀚如,原國民黨軍官)、司法部(首任部長周鴻俊)、戒煙局(首任局長沈竹痕)、鹽政局(首任局長馬行素)。各局以下設3—4科,科以下分股辦事偽武漢報社:《本報一年來工作報告》, 《武漢報》1939年11月10日;秦特征:《武漢淪陷時期漢奸政權的演變》,載政協武漢市委員會文史學習委員會《武漢文史資料文庫》第二卷,武漢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頁。。在各機構中,日軍派有大批“囑托”,控制實權,總“囑托”為日本漢口陸軍特務部第一課課長淺見敏彥。1939年1月25日,日軍又在武昌設立“武昌治安維持會”,以楊纘緒為會長,程明超為副會長;同時成立的“漢陽治安維持會”由張杏書任會長。張病死后,蕭登云、黃農軒分任正副會長。兩會共設顧問室,日本人高橋擔任主任涂文學、李衛東:《導論:武漢淪陷時期的政治與軍事》,載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2頁;偽武漢報社:《本報一年來的工作》,載《武漢報》1939年11月10日。。

偽維持會成立以后,秉承日軍的旨意,主要著力于為日軍組織各項人力及物資供應、安定人心和恢復市場,同時充當日軍鎮壓中國人民的劊子手。在其存在的近五個月的時間里,為建立和鞏固日軍的殖民統治效犬馬之勞。

第一,協助日軍設立管理機構,建立殖民統治。治安維持會成立后,與漢口日軍特務部和海軍特務部共同成立了聯席政務會議,作為武漢地區最高權力機構,主持武漢政務。該聯席會議由日本漢口陸軍特務部、海軍特務部相關人員和偽武漢治安維持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參議室主任及各局局長組成,由淺見敏彥任會議主席,掌握主要權力,會議討論的所有問題,最后一律由淺見敏彥表態決定。從1938年11月26日偽武漢治安維持會成立當天召開第一次會議開始,到1939年4月11日召開最后一次會議,該聯席會議共計召開了十四次,討論問題涉及這一時期武漢占領區的政權組織、行政經費預算與籌措、稅收征集、市面恢復、市民復歸等各方面,每次會議都是由維持會會長和各機關負責人就其負責的某些具體問題提出議案或建議,由淺見敏彥當場答復或報日軍陸軍特務部和海軍特務部決定,維持會大小漢奸頭目再在會后分別執行參見《武漢維持會聯席政務歷次會議記錄》,1938年11月26日—1939年4月11日,轉引自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頁。??梢哉f,維持會存在期間,漢口日軍特務部是武漢淪陷區的實際統治機關,而治安維持會則充當了日軍殖民統治的忠實工具。

第二,制定和頒布一系列法律、條例和管理辦法,加強對淪陷區人民的殘酷鎮壓和控制。武漢治安維持會存在期間,先后頒布了《武漢司法部臨時辦法》(1938年12月20日)、《審判暫行條例》(1938年12月20日)、《武漢鹽政管理暫行規則》(1939年1月4日)、《司法審議會暫行辦法》(1939年1月17日)、《武漢戒煙暫行法規暨施行規則》(1939年1月17日)、《中小學教職員登記規程》(1939年1月17日)、《違警法》(1939年1月24日)、《即決手續法》(1939年1月24日)、《編組保甲暫行條例》(1939年2月24日)、《各種車輛登記暫行規則》(1939年2月24日)等法西斯法律條例和管理辦法,初步建立起武漢淪陷區的殖民法律體系參見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武漢市志·大事記》,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133頁;《武漢維持會聯席政務歷次會議記錄》,1938年11月26日—1939年4月11日。。

第三,創辦殖民學校和漢奸報紙,進行奴化教育和殖民宣傳。武漢淪陷前夕,武漢地區的大中學校和一部分小學都隨省政府遷移鄂西或四川,校舍也基本被日軍占作軍營,武漢地區的教育完全停頓。為了建立新的殖民教育體系,進行奴化教育,培植親日順民,維持會成立之后,在日軍的指使下,把恢復學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推行。為了徹底摒棄以前的中國民族教育內容,培植日本殖民統治所需的人才,維持會實行教員登記制度,凡有抗日和愛國思想的教師一律不予登記,同時,開辦教員訓練所,由社會局長兼任所長,對教員進行殖民思想訓練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教育》,1940年4月20日,武漢市檔案館藏。。1939年1月17日,維持會聯席政務會議通過《中小學教職員登記規程》,21日發布教員登記公告,要求登記的教員必須“認清時局,粉身碎骨貢獻于建設新國家之圣業”,否則不予登記《武漢治安維持會社會局布告》, 《武漢報》1939年1月21日第1版。。1月25日、26日,第一次正式登記,共登記教員96名,其中男78名,女18名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教育》,1940年4月20日,國家圖書館藏。。教員訓練從2月初開始,每期一個月,至4月底維持會結束前共開辦了兩期,第一期招收學員41人,第二期招收學員104人。1939年3月25日,維持會在武漢各地同時成立第一至第五所小學(第一、第二、第三小學設漢口,第四小學設漢陽,第五小學設武昌)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教育》,1940年4月20日,國家圖書館藏。。與此同時,漢陽維持會和武昌維持會還分別設立了一所日語專修學校,漢口“留日同學會”也設立日語專修學校一所,專門培養為日軍服務的日語人才《漢陽維持會設立日語專修學校,昨日舉行開學典禮》, 《武漢報》1939年1月20日;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教育》,1940年4月20日,國家圖書館藏。。

在創辦報紙方面,武漢淪陷以后,武漢地區原有的報刊,或者隨省政府遷移鄂西,或者閉館停刊。為了宣傳侵略理論、麻醉武漢人民的反抗斗爭精神,日軍占領武漢以后,漢口日軍特務部支持一部分留漢文化漢奸于1938年11月10日創辦了《武漢報》,充當日本侵略者的喉舌。武漢治安維持會成立后,立即接管了這一宣傳機構,使之成為其控制下的主要漢奸報紙和賣國宣傳工具。1939年3月6日,維持會又支持偽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創立機關報《大楚報》,進行賣國奴化宣傳,《大楚報》是淪陷時期與《武漢報》齊名的另一漢奸報紙。

第四,遣送和安置戰爭難民,恢復市面秩序。武漢淪陷以后,一時之間,社會秩序陷入完全混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爭難民遍地。為了恢復市面秩序,建立新的殖民統治,維持會對聚集和流落武漢的外地戰爭難民,進行登記造冊,首先對安慶、大通、蕪湖、南京、鎮江、上海六地難民,發給船票,遣送回籍《遣送客籍難民回鄉》, 《武漢報》1939年1月21日。。對本地戰爭難民,維持會采取發放小本貸款和實施賑濟的辦法,予以安定。社會局制定《小本借貸辦法》,對部分有生產能力又無以謀生的市民發放小額貸款,使其“從事小賣,自謀生產”《小本借貸辦法擬就》, 《武漢報》1939年1月21日。,對于老弱病殘者及饑寒交迫的貧民,發放一些賑濟糧款,實行賑濟。1938年的冬賑,經登記確認的貧民,賑濟的糧食標準,“規定大口七升,小口四升”《武漢維持會救濟組調查救濟情形》, 《武漢報》1939年2月26日。。在社會組織方面,維持會通過了《編組保甲暫行條例》,企圖恢復保甲制度,作為其控制民眾的工具,但是,由于當時市內民眾大量逃離,“地方居民寥若晨星”,該計劃無法付諸實施,未能實現《漢口特別市保甲、戶籍情況》, 《漢口特別市警察局業務匯刊》,轉引自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221頁。。

二 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的成立

偽武漢維持會雖然建立有比較龐大和完善的組織機構,表面上儼然是一個臨時政權,但是,由于它設立過程匆忙,缺乏權威和“合法性”,特別是隨著日軍在武漢占領地區的擴大和統治的鞏固,它越來越難以適應日軍的侵略要求,日軍迫切需要成立一個正式的政權機關,作為它在武漢和華中地區進行殖民統治的工具。如前所述,日軍占領武漢前后,原本計劃在武漢建立一個囊括湘鄂贛三省的華中地區偽政權,與“北京臨時政府”和“南京維新政府”相并立。但是,由于占領武漢以后,日軍在華中地區進展緩慢,特別是1938年年底第三次近衛聲明和汪精衛《艷電》發表以后,日本政府決意扶植汪精衛建立中央偽政府,反對再建立新的跨地區傀儡政權;同時,由于在湖北的占領區域有限,不具備建立華中地區偽政權的實力。于是,華中日軍退而求其次,決定先行成立一個獨立的偽武漢市政府,再謀求建立全省和華中地區偽政權。從1939年3月起,日軍特務部多次召集武漢各界漢奸頭目,舉行談話會,商討成立偽武漢市政府事宜。4月14日,偽武漢治安維持會成立武漢特別市政府籌備委員會,并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通過兩項決議,第一,在湖北省政府未成立以前,在武漢成立特別市政府(以與普通市政府相區別);第二,推舉張仁蠡為武漢特別市政府首任市長《武漢治安維持會武漢特別市政府籌備委員會第一次籌備會議》, 《武漢報》1939年4月16日。。同時,決定自4月15日起,偽武漢治安維持會開始辦理撤銷事宜,三日至五日內辦理完畢《武漢維持會代表三鎮民眾擁戴張仁蠡為武漢首任市長,維持會自今日起結束,成立新市府籌備會》, 《武漢報》1939年4月15日。。

在選擇何人擔任偽市政府市長的問題上,日軍特務部曾頗費了一番腦筋。原武漢維持會會長計國楨無論資歷和能力都無法滿足日軍的要求,當時已嶄露頭角投身日寇的老官僚何佩镕、石星川,雖也可作為人選,但是,他們組織偽政權的能力以及對日本的忠誠都還有待檢驗。經過不斷篩選,日軍最終選擇清末湖廣總督兼湖北巡撫張之洞的第十三個兒子張仁蠡作為偽武漢市長的人選。張仁蠡曾在冀東偽政權里擔任過民政廳長職務,其兄張燕卿是偽滿洲國實業部和外交部大臣,深得日本信賴。張仁蠡因這幾層關系而被日軍看中,從北京調來漢口,擔任偽市長之職。

1939年4月20日,偽武漢特別市政府在原偽武漢治安維持會會址正式袍笏登場。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完全被日軍控制的親日賣國政權。在其成立當天發表的《成立宣言》中,就表明了“中日兩國,同種同文,路近俗同”的“中日一家”賣國思想和“為新中國之建設更致其努力,進而求中日真正之提攜東亞永久之和平”的“建設東亞新秩序”的殖民奴才主張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成立宣言》, 《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 1940年4月,轉引自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頁。。5月1日,武漢治安維持會將所有權力移交偽市政府接管。

武漢特別市政府是日軍在湖北建立的第一個以“政府”名義登臺的偽政權機構,也是湖北境內唯一的偽市政府組織。由于當時華中日軍想建立獨立的華中偽政權,且統一的偽中央政權和偽湖北省政權尚未建立,因此,偽市政府在行政上不隸屬任何上級偽政權,只受漢口日軍特務部控制,故定名為特別市政府。該特別市政府不僅行使地方政權的所有職能,并且“在地方新政權未樹立以前,處理國家政務范圍內之各項事務,舉凡國家政治上應行舉辦事項,無不兼籌”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總綱》,第26頁,1940年4月,國家圖書館藏。。為此,偽武漢特別市政府建立了龐大的機構組織,下設秘書處(首任秘書長楊恩靇),參事室(主要辦理法規的編纂和審查事務,首任主任計國楨),臨時司法部(下設最高法院、湖北高等法院和漢口等地方法院;最高檢察廳、湖北高等檢察廳、漢口等地方檢察廳;各監獄和司法人員訓練所,首任部長周鴻俊,后為凌啟鴻),警察總監部(下設漢口、武昌、漢陽、水上等警察局以及警官教練所,首任總監劉翰如),財政局(下設稅捐總署、統稅署、鹽政管理局、戒煙局、稅關籌備處與第一、第二屠宰場以及公產經租處,首任局長索樾平,前清安徽巡撫恩銘之子,原偽滿洲國外交部秘書官),社會局(下設市立醫院、勞工協會、婦女職業講習所和武昌、漢陽、漢口三個清潔事務所,首任局長楊靄堂,后為王錦霞),宣傳局(首任局長徐養之),教育局(下設教員訓練所和各級學校,首任局長高伯勛),建設局(下設堤防管理局、汽車渡船管理所,首任局長方子穎),衛生局(偽湖北省政府成立后由原社會局衛生科擴充設置,首任局長王大德)。此外,還設有參議府(議長何佩镕)和武昌、漢陽兩個辦公處(處長分別為黃錫齡、屠義尚)以及北京、南京、上海三個辦事處。市府各局處下設若干科室參見《武漢特別市政府組織系統表》《武漢特別市政府及所屬機關薦任以上職員姓名一覽表》,均載《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總綱》,1940年4月,第26—39頁,國家圖書館藏。。偽市政府下設各區,全市共設15區,以警察署長或所長兼任區長,每區設區員1—3人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警務》,1940年4月,第24頁,國家圖書館藏。。

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成立后,為了裝扮其政權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同時,也為了網羅更多的漢奸上層分子,又設立了“武漢市參議府”,隸屬偽市政府,作為其咨詢機關,并負責審核法令與預決算工作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總綱》,1940年4月,第26頁,國家圖書館藏。,以何佩镕任議長兼政府樹立準備委員會委員長,石星川任副議長兼政務訓練院院長。其參議主要是湖北人,但也收羅了部分湖南和江西籍漢奸,以表明這一政權超出武漢地域范圍的特征以及華中日軍仍希望建立湘鄂贛三省跨地區偽政權的愿望。1940年5月,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組織系統設置如表2—2所示:

表2—2 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組織系統(1940年5月)

續表

續表

續表

資料來源: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組織系統表》,載《武漢特別市政府公報》第11期,1940年6月,武漢市檔案館藏。

1939年11月5日,偽湖北省政府成立,武漢地區出現兩個相互獨立的地方偽政權機關。當時,偽湖北省長何佩镕曾經想將偽武漢市政府納入旗下。但是,張仁蠡自恃同日軍關系密切,堅決反對,日軍特務部也不想將偽政權命運全部押在昏庸老朽的何佩镕、石星川身上,對偽湖北省政府的要求不予支持,結果形成偽省、市政府獨立并行、相互攻訐的局面,兩個偽政權的明爭暗斗不斷升級。特別是在由誰控制武漢的鹽、煙稅收的問題上,較量最為激烈。按照前國民黨政府的稅收體制,鹽、煙兩稅都屬中央稅收,地方無權管轄。但是,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成立后,由于它不隸屬任何上級偽政權,因而自行代行中央財政職權,將控制全省的武漢鹽、煙兩稅納入自己囊中,成為偽特別市政府的主要財源。偽省政府成立后,何佩镕不愿張仁蠡獨吞此肥肉,故向日軍特務部極力爭取。結果,偽市政府被迫妥協,同意將鹽煙統稅交給由偽省市政府共同設立的“武漢參議府”管理,其收入由偽省市政府共同分享。

1940年3月30日,汪偽南京政府成立,日本政府和“梅機關”為了支持汪精衛,要求偽湖北省政府和偽武漢特別市政府都納入南京偽政權。4月17日,汪精衛到武漢,同漢口日軍特務部協商偽湖北省市并入汪偽政權事宜,日軍同意逐步將武漢省市政府并入南京偽政權。5月9日,偽南京國民政府軍委會駐武漢綏靖公署成立,由原偽南京國民政府中央陸軍學校訓練團教育長葉蓬充任主任,首先在名義上實現了軍事方面的統一武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武漢市志·大事記》,武漢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頁。。12日,汪精衛又派偽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周佛海來武漢同日軍特務部談判財政統一問題,日軍同意將武漢財政交給汪偽政府。6月5日,汪精衛派駐武漢的湘鄂贛三省財政整理委員會在漢成立,由俞栽任主任委員,接管武漢的鹽、煙、統稅,并負責支付華中日軍和偽省市政府的經費同上。。之后,經過不斷的討價還價,漢口日軍特務部和武漢偽省市政府同南京汪偽政府就偽省市政府加入南京政府逐漸達成一致。10月5日,偽湖北省和偽武漢特別市同時加入汪偽國民政府,偽武漢特別市改為漢口市,裁撤偽武漢參議府、臨時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廳,警察總監部改為警察局,撤銷偽市政府所屬武昌、漢陽兩個辦公處,將兩城區交給偽省政府,原市警察局所屬武昌、漢陽、水上三個警察分局亦劃歸偽省政府,漢口分局合并到市警察局(偽市警察廳先于4月改為警察局,所屬漢口、武昌、漢陽、水上四個警察局改為警察分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骸锻魝螄裾珗蟆?,第83號,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自此以后,偽省政府的勢力日益擴張,而偽市政府的勢力則逐漸萎縮。

1941年3月,偽漢口市政府改稱“漢口特別市政府”,以與“直轄行政院”之規定相符。內部機構設置,也不斷調整,至1942年年初,共設有秘書處和參事專員室,及警察、社會、財政、教育、工務、衛生、糧食管理七局,社會運動和房地清理兩個委員會,并設駐京辦事處。截至1942年12月底,全府職員計有特任1員,簡任16員,薦任165員,委任131員,雇員1663名,警工夫役5363名,其他167員,共計7506員(注:原文合計數字為8889員,有誤)。偽漢口特別市政府:《漢口特別市政府組織與人事》,載《漢口特別市政府四周年市政概況》,1943年,轉引自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87—89頁。

1942年6月,楊揆一接任偽省政府主席以后,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更加迫切地謀求所謂“省市合并”,達到由湖北省政府管轄漢口市政府的目的。汪精衛對偽漢口特別市政府同漢口日軍特務部關系過于密切、權力過大也心存芥蒂,想通過湖北省、武漢市的合并進一步加強偽南京中央政府對華中地區的控制,并減少漢口市的獨立性及減少市級財政經費開支(當時省、市財政費用由偽中央政府支付),遂同意楊揆一的意見。于是,1943年10月19日,在取得漢口日軍特務部的同意后,汪偽國民政府將偽漢口特別市由偽行政院直轄劃為偽湖北省管轄,改名為漢口市,由何佩镕的兒女親家、老官僚石星川充當偽市長,張仁蠡通過日軍的關系調任偽天津市長武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武漢市志·大事記》,武漢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頁。。偽漢口市政府組織系統縮小為6局1處:秘書長賀遐昌、財政局長利紹漢、警察局長陳孝芬、社會局長王錦霞、衛生局長江華縉、教育局長肖治平、建設局長高凌美。這是偽漢口市政府最后一個漢奸班子涂文學、李衛東:《導論:武漢淪陷時期的政治與軍事》,載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6頁。。石星川在位期間,雖然也想極力保住偽市政府的勢力,充當一方傀儡諸侯,但是,此時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形勢,注定了偽漢口市政府窮途末路的命運。從1943年開始,德意日法西斯就逐漸走上了滅亡之路。2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慘敗,敲響了法西斯德國的喪鐘,4月,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所羅門群島戰死,標志著日本法西斯走向滅亡的倒計時。從該年中期開始,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諆瀯葜饾u喪失,淪為守勢,日本的各項戰略資源陷入枯竭,日本在中國的軍力也逐漸向南洋戰場轉移,中國成為維持日本抵抗盟軍戰略進攻的主要后方基地。在這一背景下維持的偽漢口市政府,只可能充當維護日本在武漢的殖民統治秩序、幫助日軍搜刮武漢地區戰略物資的工具,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作最后的殉葬品。然而,盡管如此,石星川和偽漢口市政府在其最后一年零九個月風雨飄搖的傀儡統治中,為了支持日軍的拼死頑抗,同時,也是為了其自身的茍延殘喘,仍不遺余力為日軍效“犬馬之勞”。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上的“偉大戰果”和“不斷勝利”,宣揚“日本必勝”“英美必敗”,以鼓舞民眾日益衰落的士氣;強令全市民眾和各機關團體學校繳納日本極端枯竭的戰略物資,如各類金屬、蓖麻、牛皮、糧食;勒令民眾捐款;組織市區防空襲演習;等等。具體情況,分見以后各章。在機構設置方面,汪偽政府成立以后,即開始對淪陷區物資實行統制。1941年9月25日,成立偽中央物資統制委員會,次年9月,改為物價對策委員會,1943年3月17日,又成立全國物資統制審議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經濟的統制。根據汪偽中央政府的統制要求,為統制管理武漢地區的物資、物價暨一切經濟事務,1942年12月底,偽漢口特別市政府經與偽湖北省政府商定,共同設置武漢經濟統制事務處,“處于湖北省政府主席暨漢口特別市市長指揮監督之下,擔當武漢三鎮及武昌、漢陽、黃陂等縣中國人方面之經濟統制”偽漢口特別市政府:《武漢經濟統制事務處規則》,1942年12月24日公布,載偽《漢口特別市市政府公報》1942年第24期。。1943年1月9日汪偽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參戰以后,各地方偽政府為適合戰時體制,相繼對政府機構進行了部分改組。3月1日,偽漢口特別市政府奉令將社會局及社會運動委員會分別改組為經濟及社會福利兩局,以適應戰時要求,加強對經濟和社會的控制。

從1944年年底開始,為了打擊日本的戰爭信心,美國空軍加強了對武漢市區的轟炸,偽省、市政府開始淪為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被迫從武漢撤離,搬到黃陂、黃岡等地,偽職員大多數自動離職,偽省市機關均陷入癱瘓狀態。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偽省市政府徹底滅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凤山县| 广平县| 昌江| 黄山市| 江安县| 翼城县| 恭城| 海林市| 温州市| 彩票| 唐河县| 龙州县| 嘉兴市| 二连浩特市| 牡丹江市| 吉安市| 慈溪市| 若尔盖县| 奉节县| 嵩明县| 莎车县| 余庆县| 万安县| 抚宁县| 宾川县| 阳信县| 白玉县| 宜都市| 射阳县| 成安县| 沭阳县| 西安市| 永丰县| 湄潭县| 崇礼县| 舟山市| 竹北市| 如皋市| 长寿区|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