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偽湖北省政府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真實目的,就是企圖將中國變為它獨占的殖民地。然而,由于國力不逮,同時,也礙于國際社會的反對,更主要的是,懾于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它只好采取“以華治華”的策略,用扶持傀儡政權的方式,為它滅亡中國的狼子野心披上一層遮羞布。1932年3月在東北成立的偽滿洲國,1937年12月14日在北平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38年3月28日在南京設立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以及1939年9月將內蒙古、察哈爾及晉北地區的偽政權合并組織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都是這一“以華治華”政策的產物。當時,日本的策略是對中國實行分而治之,在各地扶持一個個獨立的地方偽政權,以便于其殖民統治和管理。日軍占領武漢以后,也想在華中地區如法炮制。

一 日軍建立華中跨省偽政權的設想

早在1937年8月日本駐漢口領事館撤退之際,日本即布置特務宮城宇平、日野秀人、大西初雄等潛伏下來,以搜集情報、物色和利誘一些有知名度的人物滯留武漢,為日軍占領湖北后建立傀儡政權做準備。日軍占領武漢后,日本內閣立即于1938年10月28日批準了《漢口方面政務處理綱要》,明確指示“目前以扶持治安維持會為主,隨著形勢的安定,建立防共地方政權”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譯稿,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14—215頁。。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日本華北方面軍與華中派遣軍為了發展各自的勢力,都在自己占領的地區扶植了地方傀儡政權:1937年12月13日,日本華北方面軍特務部在北平扶植王克敏等北洋軍閥時期的官僚余孽,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而華中日軍特務部也于1938年3月28日在南京扶植北洋軍閥時期的舊官僚梁鴻志等成立了“中華民國維新政府”。這些事實充分表明:不光是日軍內部存在矛盾,更重要的是,當時日本政府企圖分裂中國,在維持它的軍事占領和殖民統治的前提下,根據戰爭局勢,無視中國歷史形成的行政格局,扶植一個個地方傀儡政權,對中國實行分而治之。依據這一政策和前例,早在占領武漢之前,日軍華中派遣軍特務部就已經計劃在武漢設立一個管轄湘鄂贛三省部分地區的偽政權,作為日軍控制華中地區的傀儡政權機構。1939年4月,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成立以后,日軍在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所屬的武漢市參議府內設立武漢政權樹立準備委員會,由參議府議長何佩镕、偽武漢特別市長張仁蠡兼任正副委員長,進行華中地區獨立偽政權的籌備工作《湖北新省府成立經過》, 《武漢報》1939年11月5日。。但是,日軍占領武漢以后,失去戰略進攻的能力,在三省占領區域的擴大十分緩慢,在湖北及周邊湘贛兩省僅控制二十余縣,拼湊一個省政權尚嫌不足,組織三省獨立偽政權更為困難,只得暫時推遲這一計劃。

1939年5月28日,叛逃至上海的汪精衛正式向日本提出了《關于收拾時局的具體辦法》,日本政府隨即加快了扶植汪精衛中央傀儡政權的步伐。1939年8月22日,日本國內最高當局在上海設立“梅機關”,專門負責扶植和協調汪精衛偽政權建立的工作。9月5日,汪記國民黨六屆一中全會在南京召開,汪精衛同王克敏、梁鴻志就建立統一的偽政權問題進行談判。21日,汪精衛在上海發表聲明,表示要致力于“和平之實現,憲政之實施”,同日,北京臨時和南京維新兩偽政府也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擁護汪精衛成立中央政府,汪偽中央政府呼之欲出。這一情況對武漢日軍計劃中的湘鄂贛三省政權的出籠十分不利。于是,武漢日軍特務部決定加快其步伐,將武漢政權樹立準備委員會改為武漢政權樹立委員會,并初步決定跨省政府定名為“湘鄂贛政務委員會”。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的高級官員也在美滋滋地做著“升官”夢。1939年10月,武漢特別市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任宋懷遠呈文武漢特別市市長張仁蠡,稱“查關于武漢成立新政權一節,本月十日上海中外各報均有登載。略謂漢口不久將成立新政權以期統治湘、鄂、贛三省”偽武漢特別市政府駐上海辦事處:《漢口將成立統治湘鄂贛三省新政權》,武漢市檔案館藏,轉引自涂文學主編《武漢淪陷時期檔案史料叢編②:淪陷時期武漢的政治與軍事》,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頁。。但是,由于這時日本國內最高當局正全力扶植汪精衛建立中央偽政權,“梅機關”認為“湘鄂贛政務委員會”規模和權限過大,會刺激汪精衛,于是予以否決。其后,武漢日軍特務部又計劃將“三省政務委員會”改為“武漢政務委員會”,并縮減其規模和權限,但仍未獲通過程華:《淪陷時期湖北偽政權的前前后后》,載《湖北文史資料》第16輯,1986年。

二 偽湖北省政府的成立及其統治

由于華中日軍建立跨省偽政權的計劃與日本國內最高當局扶持汪精衛的策略相沖突而無法付諸實施,無奈之下,日軍漢口特務部為了趕在汪偽中央政府成立之前建立起自己控制的地方傀儡政權,以便在汪精衛偽政府成立后取得主動,不得不放棄建立跨省偽政權的計劃,成立偽湖北省政府。1939年10月24日,在漢口日軍特務部指令下,成立偽湖北省政府籌備處,由偽武漢參議府副議長、政權樹立籌備委員會委員石星川、湘鄂贛地方維持會指導部部長兼偽武漢參議府參議雷壽榮負責。經過一番籌備之后,1939年11月2日,政權樹立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推舉偽武漢參議府議長何佩镕為省長,組織湖北省偽政府《三千萬民眾之期望達到,新湖北省政府近日成立》, 《武漢報》1939年11月5日。。何佩镕(1880—1942)湖北建始縣人,1906年留學日本士官學校。民國初年投靠軍閥王占元,任王手下湖北督軍署參謀長。1917年任湖北省民政廳長,1919年任湖北省長,后又被充派湖北官礦督辦。1921年王占元去職后,何佩镕被迫隱居于青島、漢口租界。武漢淪陷以后,何佩镕企圖依靠日軍勢力東山再起,充任偽武漢特別市參議府議長,為日本的殖民統治出謀劃策,多方迎合日軍意圖,終于獲得華中日軍賞識,出任偽湖北省第一任省長。

1939年11月5日,由漢口日軍特務部一手導演和把持的偽湖北省政府在武昌司門口原金城銀行武昌支行舊址粉墨登場,正式成立。

偽湖北省政府是日軍在華中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傀儡政權組織,它直接聽命于漢口日軍特務部,在行政上獨立于北京臨時政府和南京維新政府,沒有上級行政機關。1939年12月21日,偽省政府公布《湖北省政府組織條例》,對其組織結構及其職責作了具體規定。該組織條例第一條規定,“省政府于省之管轄區域內為最高行政機關”,省以下“之行政區劃依舊省制道(或區)縣定之,但于必要時得為道(或區)縣管轄區域之變更”,省政府設省長一人(特任), “綜理全省政務,指揮監督所屬各機關及其職員”, “在不抵觸中央法令范圍內,得制定省單行法則”偽湖北省政府:《湖北省政府組織條例》,1939年11月21日公布,載偽《湖北省政府公報》第1期,1940年3月20日出版,武漢市檔案館藏。。省政府設下設機構,在其成立之初,設參事室和政務、財政、建設、教育、秘書、警務六廳及保安處。首任廳處長是:政務廳長汪禨,財政廳長劉泥清,建設廳長宋懷遠,教育廳長徐慎伍,秘書廳長張若柏,警務廳長王壽山,保安處長由何佩镕兼任《宣布施政方針:何佩镕省長就職后對各記者發表談話,政財建教警秘廳長各談抱負》, 《武漢報》1939年11月7日。。各廳下設秘書室及三至五科,保安處下設總務、訓練、餉械三司。廳處以下采官職分開制,每廳設主任秘書1人,簽判3—5人(派充科長),僉事3—5人(派充股長),主事數十人(派充股長或科員)。全府員額,除省長及各廳處長外,計有秘書主任6人,秘書16人,僉判24人,技正3人,督學2人,督察長1人,僉事50人,視察員8人,督察員6人,視學員3人,技佐4人,主事220人,技士6人,書記117人,密探員30人,公役125人,共計623人偽湖北省政府秘書廳:《湖北省政府各廳分科員額表》,1939年12月21日公布,載偽《湖北省政府公報》第1期,1940年3月20日出版,武漢市檔案館藏。

偽省政府成立后,原由何佩镕擔任議長、隸屬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的武漢特別市參議府改名為武漢參議府,與偽市政府平級,作為省市政府的咨詢機構,并接管隸屬原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的臨時司法部、各級法院和鹽煙統各種稅收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武漢特別市政府周年紀念特刊·總綱》,第26頁,1940年4月,國家圖書館藏。,由原副議長石星川接任議長,石所擔任的副議長及兼任的參議府下屬之政務訓練院院長,由原參議府下屬之保安訓練院院長雷壽榮遞補《武漢參議府定期成立》, 《武漢報》1939年11月13日。

偽湖北省政府成立之初,其轄地有鄂東、鄂北、鄂南和鄂中30余縣,以及豫、湘、贛三省與湖北相鄰的信陽、岳陽、臨湘和九江等縣,共計40余縣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湖北省志·政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頁。。其后,隨著日軍占領區域的擴大,偽湖北省政權的管轄地區也有所擴展。到1942年9月偽省政府第二次縣政會議召開時,其管轄范圍有武昌市政處和湖北35縣,代管湖南2縣、河南1縣、江西9縣1市1特區,共計50個縣級行政區劃。具體縣份如下:湖北省之武昌市政處、武昌縣、應城縣、孝感縣、黃陂縣、宜昌縣、嘉魚縣、蒲圻縣、通山縣、崇陽縣、麻城縣、廣濟縣、安陸縣、京山縣、荊門縣、江陵縣、浠水縣、蘄春縣、天門縣、漢陽縣、云夢縣、應山縣、漢川縣、咸寧縣、陽新縣、大冶縣、鄂城縣、黃岡縣、黃梅縣、黃安縣、鐘祥縣、隨縣、潛江縣、當陽縣、監利縣、沔陽縣。代管:江西省之南昌市、新建縣、安義縣、南昌縣、九江縣、星子縣、德安縣、瑞昌縣、湖口縣、永修縣、廬山特區;湖南省之臨湘、岳陽兩縣;河南省之信陽縣偽湖北省政府秘書處:《湖北省政府1940年第一次至第三次會議及其他會議記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可以看出,偽湖北省政府管轄區域,除原湖北省政府部分淪陷縣市以外,還包含了湘贛豫部分縣市,這一方面是由于這些地方的偽省政府尚未成立,日軍出于軍事占領和殖民統治的需要;同時,它也說明,直到這時,華中漢口日軍特務部仍未放棄扶持一個跨省的華中傀儡政權的念頭。

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華北、華東各偽省政府先后歸附,漢口日軍務部與“梅機關”協商后,決定將偽湖北省政府也納入汪記國民政府門下。10月3日,偽湖北省政府和偽武漢特別市政府同時劃入汪偽南京國民政府,偽武漢特別市改名為漢口市,武昌、漢陽及所屬機關學校劃歸偽省政府管轄。撤銷武漢參議府和所屬之臨時司法部,原歸武漢參議府管理的武漢鹽煙統等國稅,由汪偽國民政府財政部設立的湘鄂贛三省財政整理委員會接收,偽省市政府經費亦由三省財政整理委員會開支,各級法院直屬汪偽中央呂東荃:《武漢更生四年來之省政概況》, 《武漢報》1942年10月27日。。同日,偽南京政府改組偽湖北省政府,實行省政府委員制,何佩镕為省政府主席,賀遐昌、汪禨、徐慎伍、宋懷遠、黃實光、王壽山、方煥如、王仕任、魏武襄、雷壽榮10人為省政府委員。并由前6人分別兼任秘書、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各廳廳長和保安處長,易恩侯為高等法院院長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印:《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83號,1940年10月17日,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廳長以下原簽判、僉書、主事等名稱一律取消,采用官職合一的科長、股長等職務,基本采用原國民黨的機構體制。1940年10月以后,偽湖北省政府又將所轄區域分設四個行政督察區,作為偽省政府的派出機關,分別任命皮企豪、穆恩棠、程漢卿、王松如為督察專員,負責督導所轄各縣行政汪偽國民政府:《汪偽政府行政院會議錄》,第28次,1940年10月8日,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印,檔案出版社1992年版。。但是,由于各偽縣政府的所有大權都被駐縣日軍警備隊和駐縣日本囑托控制,縣政府只是日軍推行殖民統治的工具和爪牙,督察專員辦公處無事可督,只是徒有虛名。

何佩镕在位期間,自恃有漢口日軍特務部的支持,不遺余力地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勢。是時,鄂東、鄂北、鄂南淪陷區已經出現了一些偽縣政權(包括維持會和縣政籌備處),它們的成立多早于偽湖北省政府,且聽命于當地的日軍警備隊,對偽湖北省政府并不買賬。為了盡量將各偽縣政府爭取到自己手中,何佩镕和偽省政府其他委員多次巡視各縣,以進行聯絡和拉攏。同時,何佩镕還同偽武漢特別市政府爭奪淪陷區的煙、鹽稅收控制權。他還采用借尸還魂之法,于1940年5月重建辛亥革命時期在湖北曾曇花一現的所謂“中華民國共和黨”,并在武昌、漢陽、南昌、九江、鄂城、黃岡、信陽、孝感等地成立辦事處,吸收黨員,發行周刊,并一度使黨員人數達到4萬余人,以同汪精衛的偽國民黨分庭抗禮《共和黨總部召開第十次常干事會》, 《武漢報》1940年8月24日。。但是,由于漢口日軍特務部和各縣日軍警備隊的阻撓,何佩镕的這些舉措收效甚微,其主要“政績”也就是將各縣偽維持會和偽縣政籌備處改為偽縣政府,在征得各縣日軍警備隊的同意后,可以“委任”各縣縣長。何佩镕與汪精衛集團鉤心斗角,矛盾不斷加深。1940年12月,何記“中華民國共和黨”也被迫撤銷,并入汪偽“中國國民黨”。據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的調查稱,1940年12月共和黨總務部長謝長生在漢口法租界遇刺受傷,即為汪偽政府刺殺何佩镕誤刺所致使。1942年6月初,好毒嗜色、體弱多病的何佩镕在巡視大冶縣途中,突發疾病,當即趕回武漢醫治,于6月5日不治身亡。

何佩镕死后,汪精衛先令賀遐昌以秘書長身份“護理”湖北省政府主席職務;隨即大漢奸楊揆一在同葉蓬的爭奪中獲勝,接任偽省政府主席。1942年6月29日,汪偽國民政府任命楊揆一為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國府命令發表:楊揆一主鄂兼保安司令》, 《武漢報》1942年7月1日。,7月19日,楊正式到漢任職《鄂省政府一元化明朗聲中,楊主席昨接篆視事》, 《武漢報》1942年7月20日。。楊揆一,湖北鶴峰人,1912年留學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后歷任福建督軍公署主任、南京陸軍講武堂堂長、北京陸軍大學教務長。1927—1937年任湖北省綏靖公署主任、武漢行轅辦公廳主任、副主任兼參謀長、湖北省政府秘書長。1938年武漢失陷后潛往香港。1939年追隨汪精衛投敵,歷任偽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軍委會委員、參謀本部部長、辦公廳主任、軍事參議院院長等職,頗受汪精衛賞識。楊主持偽省府后,一時躊躇滿志,為攫取實權,他拼命向“日本主子”和南京汪偽政府乞求更多的權力:第一,要求將漢口特別市改為省轄。楊上臺不久,即以節省開支、理順武漢轄地關系為名,向汪偽政府建議將漢口特別市改為省轄。汪偽政府認為漢口改省轄市有助于節省行政經費,緩解湖北財政困難,予以同意。于是,1943年10月19日,汪偽國民政府下令將漢口特別市政府改為漢口市政府,劃歸偽湖北省政府管轄。第二,建立武漢行營,進一步加強對偽軍的控制。1942年7月,楊揆一同漢口日軍特務部協商,以實現所謂的湖北“政治軍事一元化”為名,要求撤銷何佩镕1940年5月成立、由葉蓬任主任的武漢綏靖公署,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漢行營。7月16日,汪偽國民政府第101次中央政治會議撤銷武漢綏靖公署,設置武漢行營。行營不設主任,由楊揆一兼任參謀長,名義上統帥全省各地偽軍《武漢一帶軍事政治一元化:綏靖公署撤銷,設置武漢行營》, 《武漢報》1942年7月17日。。各縣日本警備隊指揮的雜色部隊,也統一改為保安隊番號,歸省保安司令部管轄。但是,上述武裝的人事權、指揮調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日軍手中,武漢行營和省保安司令部只不過是執行日軍命令的機構罷了張范民:《淪陷時期的湖北漢奸組織》,載政協武漢市委員會文史學習委員會《武漢文史資料文庫》第二卷,武漢出版社1999年版,第6頁。。第三,在財政稅收方面,如前所述,楊揆一不僅爭取到日軍同意以武漢為中心的煙、鹽專賣和統稅收入劃歸偽南京國民政府稅收系統,由偽財政部派一鄂贛湘三省財政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駐武漢負責管理,還使偽南京中央儲備銀行的儲備券進入湖北流通。第四,稍稍放寬偽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的活動范圍,但不作發展,各縣也一律在偽縣長的領導下,掛起縣黨部的招牌。

1943年1月20日,汪偽最高國防會議第二次會議議決,將偽省主席制改為省長制。2月,偽湖北省政府根據這一決議,決定恢復省長制。省政府委員改任各廳長專職。同時,將秘書處與民政廳合并,改為政務廳。其后,又于4月成立經濟和社會福利兩局,6月,成立糧食局。到該年6月,偽省政府下設有政務、財政、建設、教育四廳及警務、宣傳等處。具體機構系統如表2—1所示:

表2—1 偽湖北省政府組織系統(1943年6月)

續表

續表

資料來源:偽湖北省政府《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書》(1943年6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1944年年底,遠東戰局日趨明朗。楊揆一無心戀戰,遂有意調離。1945年3月,楊揆一調任偽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3日,南京汪偽政府宣布由葉蓬接任湖北省省長兼武漢綏靖公署主任。

葉蓬,湖北黃陂人,1930年出任武漢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兼武漢警備旅旅長,不久任武漢警備司令。1936年遷居香港。1939年年初隨汪精衛投敵,先后充任偽南京國民政府中央陸軍將校訓練團教育長、偽武漢綏靖主任、偽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部長。葉蓬接手偽湖北省政府時,日本帝國主義的敗局已定。但葉蓬為人剛愎自用,一心想利用主政湖北的機會,抓住軍隊,做一個實力派。然日本軍方對他多有限制,加上大勢已去,葉蓬雖千方百計地想找出路,但又無計可施。他憂心忡忡地對部下說:“現在什么事都可以發生,和日本人也會發生沖突。別人也可以吃掉我們。我們都有聯系,又都靠不住。”吳名:《武漢大漢奸——葉蓬》,載《武漢文史資料》第6輯,1982年。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發表之后,日本滅亡在即,葉蓬更是惶惶不可終日。8月初,他惶恐不安地飛往南京,與偽南京國民政府主席陳公博密商應變對策。8月11日,蔣介石電令葉蓬為國民黨軍新編第七路軍司令。同時,國民政府行政院命令駐恩施的湖北省政府緊急布置“還治武昌”。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葉蓬急急忙忙乘專機飛回武漢,旋即宣布偽湖北省政府停止辦公,各縣偽政府也隨之解散。9月3日,湖北省政府臨時辦事處在武昌組建,開始接收偽省政府的一切財物。20日,國民政府湖北省政府各廳處在武漢正式辦公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湖北省志·大事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13頁。。至此,在日軍羽翼下心驚膽戰地維持了近六年的偽湖北省政府終于灰飛煙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德阳市| 绿春县| 从江县| 遵义县| 扬中市| 连州市| 车致| 察哈| 日喀则市| 江源县| 容城县| 方城县| 洛南县| 晋江市| 安国市| 嘉峪关市| 永定县| 贵溪市| 福贡县| 三穗县| 集安市| 当雄县| 威海市| 基隆市| 梓潼县| 左云县| 新乡市| 峨眉山市| 临邑县| 睢宁县| 沙坪坝区| 阿城市| 东兰县| 丽江市| 大丰市| 文水县| 潼关县| 台州市| 尼勒克县|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