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茶村社會:單身者的生活世界

茶村是贛南山區的一個行政村,全村是以雷姓為主導的大家族。茶村的各個小組都源自于同一個家族,系由雷氏家族房支遷移出去而形成。茶村面積2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達27565畝,耕地面積僅1481畝。高山茶油和水稻是茶村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在新中國成立前,茶村因為人均耕地相對豐富以及茶油收成好,成為當地有名的“天府之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茶村的農民多延承著祖輩們的生活方式,在家種植水稻,并將剩余的勞動力投入到周遭山地種植的油茶樹上。90年代中期之后,越來越多的農民(尤其是年輕人)開始外出務工。據茶村2011年3月的一項統計顯示,在總人口僅2131人的茶村,外出務工者達420人,占總人數的19.7%,除去在鄉鎮經商者,茶村的常住人口僅1000余人。

茶村是一個宗族性的村莊,除了極個別的外來戶外,全村14個自然村的雷氏村民都是同一個家族人,只是隨著房支的擴大,不同的房支便搬遷出去,由此形成如今的村莊格局。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茶村如贛南絕大部分的農村一樣,宗族的觀念復蘇,族人們籌資撰修族譜、修葺宗祠。但在90年代之后,隨著外出務工的增多,年輕人受現代市場觀的沖擊,他們對宗族的認同逐漸降低。雖然2009年時,茶村仍由幾位退休的教師等積極分子牽頭組織了雷氏宗族的大型祭祖儀式,但這一集體儀式并未能夠再次有效整合村莊。正像主持者事后感言,“現在大家都各顧各的,只關心自己的小家,而不關心家族的公益了”。

就婚姻而言,新中國成立前的茶樹因為經濟條件好,附近村莊的家庭都愿意將女兒嫁到茶村。這一優勢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在90年代之后,隨著城郊鄉鎮工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勞務市場的開發,茶村的經濟優勢逐漸喪失。附近村莊的女孩不愿再嫁到仍主要以農業為主導的茶村,而茶村自身的女孩因傳統習俗按照雷氏家族的傳統,本族人不能在族內通婚。和現代城市生活的吸引也不能或不愿在本村尋找配偶。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茶村的大齡未婚青年越來越多。2010年代,我們在茶村調查時發現,茶村28—46歲的大齡未婚男青年達58人。其具體分布如下:

圖2-1 茶村大齡未婚男青年的年齡分布(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闻喜县| 铁岭市| 宜兴市| 磐石市| 隆子县| 洛阳市| 东丰县| 普格县| 昆山市| 正阳县| 克拉玛依市| 宜君县| 固原市| 栖霞市| 遂宁市| 怀仁县| 湖州市| 凤城市| 舞钢市| 芦溪县| 北流市| 隆子县| 临洮县| 城步| 景泰县| 阿克苏市| 藁城市| 华容县| 金沙县| 兴义市| 云阳县| 桃源县| 瑞安市| 永和县| 左权县| 邢台市| 澳门| 栾川县| 固镇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