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社會可持續性——概念辨析與指標構建

社會可持續性(Social Sustainability)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支柱之一。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布了著名的專題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也被稱為《布倫蘭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王之佳、柯金良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報告》對“可持續發展”概念提出了日后被廣泛接受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并對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系統闡述。在《報告》中,可持續發展不僅有生態和經濟的意蘊,也包括了社會方面的意蘊。在隨后的討論中,經濟可持續性、生態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雖然有學者不斷強調要兼顧環境與社會的可持續性,洪大用:《理解中國社會的可持續性》,《江蘇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但是相對而言,社會可持續性受到的關注更少,其概念的內涵也更為模糊。Omann & Spangenberg, “Assessing Social Sustainability.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ustainability in a Socio-Economic Scenario”,2002.不同學者在不同情境下對于社會可持續性有著不同的定義,甚至某些情況下,社會可持續性成了某些社會可欲目標的簡單堆砌,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在理論上對社會可持續性進行認真辨析,然后才能對其構建合適的指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疏附县| 三明市| 祁连县| 荃湾区| 青神县| 永善县| 平南县| 安吉县| 杭锦后旗| 黄大仙区| 望城县| 连江县| 云阳县| 彭阳县| 固阳县| 新泰市| 长垣县| 北宁市| 乐平市| 岐山县| 堆龙德庆县| 庆安县| 江陵县| 赣州市| 长阳| 奇台县| 和静县| 曲阜市| 卫辉市| 晋江市| 乌兰浩特市| 方山县| 汤阴县| 桦南县| 久治县| 松阳县| 尉氏县| 灵寿县| 罗田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