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法苑珠林》與其所體現的文化切面

第一節 《法苑珠林》概貌

類書于子部中單獨成類,始于初唐,胡道靜先生分析其原因時講道:這一方面是由于認識到類書和雜家書在性質上是有區別的;另一方面顯示類書數量增加,蔚為大國,既有必要且有可能獨自成為一類。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見于其所著《古籍整理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類書這一書體之獨特,在于它對于知識的匯集、保存,且取用方便,也在于編撰所需人力物力之龐大。在現存的300多部古代類書中,由朝廷組織編撰意在夸耀“文治之盛”的,占了大多數;其次,中國這樣一個詩文國度中文人學士們為了寫文章方便而自己編撰的類書。因此,在這樣一個類書體系中,那些不多的,既非官修,又非為作文的類書就顯得格外獨特,在類書的思想文化意義開始受到關注的今天,也就首先成為研究對象。《法苑珠林》正是這樣一部類書。

一 《法苑珠林》作者道世生平

《法苑珠林》一書畢軸于初唐,作者為釋道世。根據吳福秀的考證,釋道世生于隋開皇十六年(596)之前,卒于唐弘道元年(683),世壽至少有八十七歲。吳福秀:《〈法苑珠林〉分類思想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第36頁。《宋高僧傳》記載:

 

釋道世,字玄惲,姓韓氏。厥先伊闕人也,祖代因官為京兆人焉。……

時年十二,于青龍寺出家。從執德瓶,止臨欣鑒,律宗研核,書籍鉆尋,特慕上乘融明實性。于時籍甚,三輔欽歸。顯慶年中,大帝以玄奘師所翻經論,未幾詔入內,及慈恩寺大德更代行道,不替于時,世亦預其選。及為皇太子造西明寺,爰以英博召入斯寺,時道宣律師當涂行律,世且旁敷,同驅五部之車,共導三乘之軌。……復因講貫之余,仍覽甚深之藏,以為古今綿代,制作多人,雖雅趣佳辭,無足于傳記,由是搴囿之菁華,嗅大義之瞻卜,以類編錄,號《法苑珠林》。……又著《善惡業報》及《信福論》共二十三卷……《四分律討要》五卷,《四分律尼鈔》五卷,《金剛經集注》三卷,十部都一百五十三卷。世頗多著述,未測其終。(宋)贊寧:《宋高僧傳》,中華書局1987年標點本,第67頁。

 

從《高僧傳》記載我們看到,道世幼年出家,二十歲時,到大禪定寺依止當時的律學大家智首和尚受具足戒,成為正式的比丘,此后終身以律儀馳名。貞觀十九年,玄奘已從西域歸國,當時道宣即被征召至長安弘福寺譯場任“綴文”,參與譯經。由于玄奘的翻譯事業備受太宗重視,慈恩寺建造完成后,玄奘被移請至慈恩寺任上座,繼續漢譯工作,還召集五十位學有專精的僧人輔助玄奘譯經,道世也成為這五十大德之一。同上。

道世與他的同學道宣一直關系密切。“(道宣)律師是余同學,升壇之日,同師受業。”見《大正藏》卷53,第354頁。兩人的活動交集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地點是在西明寺。顯慶三年(658)六月,道宣奉敕擔任新建完成的西明寺上座,同年七月,迎請玄奘入寺譯經。道宣在寺中除參與譯業外,還講法弘律,此時道世為其助手。道世形容道宣“行殊熏,好集無二,若見若聞,隨理隨事,捃摭眾記”蘇晉仁:《〈法范珠林〉校注敘錄》, 《法苑珠林校注》,第1頁。,道宣于晚年編撰的《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見《大正藏》卷52。,自撰《神僧感通錄》一篇,收入末卷,而此篇神僧故事分別出現在道世《法苑珠林》各卷內。陳昱珍:《〈法苑珠林〉對外典運用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臺灣文化大學,1991年,第12頁。又《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上所收錄“舍利表塔”二十則的引文,也一一出現在《法苑珠林》卷三十八“敬塔篇”的感應緣中。《法苑珠林校注》卷38,第1199—1221頁。此外,道宣的《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跋文末也提道:“庶后有勝事,復寄導于吾賢乎?其余不盡者,統在西門寺道律師新撰《法苑珠林》百卷內,具顯之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 《大正藏》卷52,第425頁。這些記錄表明,當年道世與道宣同處西明寺,一同致力于類書、典籍的編纂時,是有著共同理想和密切合作的。

以道世輔助道宣弘法之余的著述成果而言,首先,道世出于律師的身份,他非常用心于戒儀,其《受戒儀式》《禮佛儀式》等著作,即為律儀方面的心得;其次,由于道世“特慕大乘,融明實性”,故對大乘經典多有體悟,《大小乘禪門觀》《大乘略止》及《金剛經集注》等書,便屬此方面的成就;最后是綴輯,如《法苑珠林》《諸經要集》等,此類卷帙繁多,也是道世費時較久,最為用力之作。傅世怡:《〈法苑珠林〉六道篇感應緣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臺灣師范大學,1987年,第17—20頁。蘇晉仁先生在《〈法苑珠林〉校注敘錄》中說:“他于講授之際,深入法海,于顯慶四年(659)撰《諸經要集》二十卷,繼而又用十年之功,至總章元年(668)成《法苑珠林》一百卷,蘭臺郎李儼為之序。”蘇晉仁:《〈法苑珠林〉校注敘錄》, 《法苑珠林校注》,第1頁。

從《法苑珠林》編撰時間上我們看到,它的成書晚于《藝文類聚》(624年成書)44年,早于《道教義樞》(700年成書)32年。

二 《法苑珠林》的版本問題

《法苑珠林》現傳世有一百卷、一百二十卷兩種。

該書自宋時開始編入大藏,宋、元、明、清各藏本所列卷數均是一百卷,只有《嘉興藏》刊為一百二十卷;日本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所錄為一百卷;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法苑珠林》是根據《影印宋磧砂版大藏經》一百卷本縮頁影印;1992年韓國東國譯經院出版的《韓文大藏經》中所錄《法苑珠林》主要采用《高麗大藏經》和日本的《大正新修大藏經》的一百卷本;199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佛教要籍選刊》第一冊《法苑珠林》也是以日本排印的《大正新修大藏經》一百卷本為底本;另外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的《四部叢刊》明萬歷刊本為一百二十卷,《四庫全書》本亦與《四部叢刊》同。

關于一百卷本與一百二十卷本的區別,一百卷本敘與目錄置前,不列卷數,《劫量篇》為卷一;《三界篇》甚長,分作二、三卷;《日月篇》為卷四;《六道篇》天、人、修羅為卷五,鬼神、畜生為卷六,地獄為卷七。眉目清楚,卷帙不紊。一百二十卷本序與目錄作一、二卷。《劫量篇》前三部歸于卷三;末部與頌并入《三界篇》之四洲,為卷四;取“諸天部”之大半作卷五;所余和《日月篇》之前二部為卷六;卷七取《日月篇》之后十部,與《六道篇》之“諸天部”前三部;所余和“人道部”作卷八;“修羅部”與“鬼神部”之大半為卷九;卷十取“鬼神部”之余與“畜生部”前九部;十一卷擇“畜生部”之余和“地獄部”之部分;“地獄部”所余則作十二卷。由此觀之其分開篇部,大部分取前篇之后半與后篇之前半,合而為一卷,實在遜于一百卷本。

另外我們還能看到,一百二十卷本有行文仍循其舊制的錯誤,如卷十八(百卷本卷十一)《千佛篇·成道部》之“乳糜部”(百卷本作“食糜部”)說:“依宣律師住持感應記云具論因緣,并在第十卷中灌帶部內述之。”卷四十七(百卷本卷三十五)《法服篇》感應緣說:“西明寺道宣律師,乾封二年仲春二月住持,感應緣具在第十卷初。”這里說的十卷是一百卷本之卷十,在一百二十卷里應改作卷十六。蔣本之后,常州天寧寺本及頻伽本皆百卷,而四部叢刊影印本,仍以《嘉興藏》本為據,今通行之一百二十卷本,蓋依乎此。吳福秀通過對一百卷本與一百二十卷本的對比考證,對一百二十卷本的來源進行了推測,亦認為在《法苑珠林》一百卷與一百二十卷兩種不同的版本中,一百卷本更接近釋道世所撰原貌,其卷次劃分更為清晰,且知識分類更為系統和成熟。《嘉興藏》目錄中雖擬定《法苑珠林》為一百卷,但實際刊刻內容卻是一百二十卷,《嘉興藏》刊刻過程中可能使用了部分民間的版本。一百卷本優于一百二十卷本,是學界較為公認的。

若論一百卷本《法苑珠林》的入藏,今常見之藏經,如《卍字藏》、《大正藏》、《影印高麗大藏經》、《中華大藏經》第一輯、《佛教大藏經》皆收《法苑珠林》一百卷本。傅世怡:《〈法苑珠林〉六道篇感應緣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臺灣師范大學,1987年,第75頁。今當以1936年上海影印磧砂藏本為最古。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1年版,第55頁。《大正新修大藏經》依乎高麗本,校以宋、元、明、宮(宮內省圖書寮本——舊宋本)本,乃今通行本之佳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佛藏要籍選刊》系列中的第一冊《法苑珠林》一百卷,就是主要采用日本排印的《大正新修大藏經》與《續藏經》而編輯的。參考《法苑珠林》(《佛藏要籍選刊》第一冊)出版說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2003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周叔迦、蘇晉仁兩位先生歷數年心血校注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本,是依常熟蔣因培刻本為底本而校注的,其書前的《校注紀略》與《校注續錄》也可稱對《法苑珠林》的精到論述,至此《法苑珠林》一書方有對讀者來說較為方便準確的讀本。本書的研究主要依此本進行,輔以《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除《法苑珠林》之外,道世所著還有另一部類書《諸經要集》。現存《諸經要集》中許多段落與《法苑珠林》相同,不同之處只是個別類目的順序,另外就是,《法苑珠林》較現本《諸經要集》多出大量感應緣故事,也就是說《諸經要集》與《法苑珠林》實為同一系統,只不過內容有繁簡之別。學界對二者成書先后頗有爭議,一種意見認為,唐顯慶四年(659),道世在《經律異相》的基礎上編成了《諸經要集》二十卷,十年后又撰成《法苑珠林》一百卷;另一種意見認為,《法苑珠林》成書之后,道世恐其部頭過大,內容繁重而不便于誦讀,因而編撰了節本《諸經要集》,持此意見者以《法苑珠林·傳記篇》為據,《傳記篇·雜集部》敘述各家撰著,提到道世撰著《法苑珠林》一百卷在先,然后是《善惡業報論》(即《諸經要集》)二十卷。《法苑珠林校注》,第2884頁。但是吳福秀經考證認為,此部中所出現的《善惡業報論》跟現存《諸經要集》并非一本書,此部中所說的《善惡業報論》已佚失,現存《諸經要集》是《法苑珠林》的初本。周叔迦、蘇晉仁亦認為道世撰《諸經要集》在先,《法苑珠林》在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肥东县| 永靖县| 江孜县| 平山县| 天峻县| 双柏县| 三亚市| 石城县| 五常市| 特克斯县| 洮南市| 宁陵县| 团风县| 东辽县| 建水县| 盘锦市| 曲松县| 镇赉县| 乡城县| 西青区| 大方县| 宁德市| 塔河县| 深水埗区| 宜阳县| 葫芦岛市| 武定县| 黑龙江省| 高要市| 天峻县| 盈江县| 苗栗县| 三明市| 垫江县| 蓝田县| 金平| 西华县| 浮山县| 宿迁市|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