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統籌農家書屋發展的嘉興探索

一 背景

農家書屋工程是中央提出的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自2008年以來,嘉興地區按照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要求,不斷推進“農家書屋”工程建設,2012年實現了地區全覆蓋。全市共配備43萬余冊、3600多種圖書,每個書屋配備規定的1000冊以上圖書、不少于100種的音像制品。農家書屋在滿足農村群眾文化需求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資源數量少、各村點種類基本相同、更新緩慢,且管理手段落后,很難在我國東部發達地區農村起到引領農村居民閱讀的作用。

近年來,嘉興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文化興市戰略,堅持以“城鄉一體、普惠均等”為原則,初步構建了覆蓋城鄉、較為完善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2013年,嘉興地區成功獲得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資格,以此為契機,大力發揮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經驗和優勢,全面開展公共圖書館與農家書屋系統資源整合、統籌發展,依托公共圖書館在文獻資源上的優勢,集合應用移動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最新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融合共建,大大提升了農家書屋的信息化水平,實現了與公共圖書館系統的通借通還,從而為提高農家書屋服務效率、優化館藏結構、降低建設運行成本、輔助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標志著嘉興市農家書屋運行模式由以前的單打獨斗,轉變為區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 做法

(一)建立農家書屋書目數據庫

嘉興市圖書館、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各購置兩臺服務器(一主一備),建立、運行本縣(市)農家書屋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基礎條件不成熟的縣(市)公共圖書館可以依托嘉興市圖書館搭建的農家書屋系統進行建設,待條件成熟后,可以自行遷移。將各縣(市)農家書屋手工登錄的圖書通過外包加工形式,按《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圖書著錄標準》等國家標準統一分編加工,建立書目數據庫。通過將各縣(市)市民卡作為讀者卡全部納入,或通過行政村向每個住戶免費發放一張公共圖書館借書證的形式,建立統一的讀者數據庫。

(二)實現農家書屋和公共圖書館書目數據庫前臺統一檢索查詢、通借通還

公共圖書館和農家書屋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它們相同目標都是為解決城鄉群眾讀書難這一問題,通過增加城鎮農村文化服務總量,來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不同之處在于,兩個系統分別由兩個不同的主管部門負責建設運行,財產權相對獨立,難以徹底融合。因此,公共圖書館和農家書屋只能是既獨立又聯合地進行整合。即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一套完全融合的系統,讀者可在任何一個“農家書屋”和公共圖書館服務點進行通借通還,使兩種不同財產屬性的圖書能夠順暢流通;在財產審計、管理和管理員操作層面上仍為兩個系統。

1.農家書屋和公共圖書館系統整合建設的技術實現。嘉興地區各公共圖書館之間的關系是既相對獨立,又整合成一體,具備聯合目錄和通借通還的功能。各個公共圖書館的行政管理和財產權都歸各自所有,但業務卻緊密相連,以“聯邦制”的形式整合在一起,具有高內聚、低耦合的特性。通過借鑒這種成熟的架構模式,把“農家書屋”作為一個整體,即一個市(縣)公共圖書館整合進入現有公用圖書館系統共同建設。“農家書屋”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也通過“聯邦制”的形式整合到現有公共圖書館系統平臺上,這樣兩大系統平臺既相對獨立,又能實現相互間數據交換。

農家書屋與圖書館系統資源整合標識

2.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書目資源的整合。將各市、縣農家書屋書目數據庫與公共圖書館系統的書目數據庫進行互操作整合,實現同一平臺查詢和套錄,實現聯合目錄的功能。

(三)采用移動客戶端APP進行農家書屋日常管理

政府出面統一向運營商購買或租用符合技術要求的智能移動終端,按要求集成“農家書屋”移動客戶端APP,并租用移動運營商的3G網絡,實現借書、還書、辦證等操作。智能移動終端一次性投入只需800元左右,按500 M/30元每月包月計算,一年租用3 G網絡費用為360元。

三 成效

(一)一卡通行,通借通還

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系統整合建設后,兩個系統之間已不存在鴻溝,農家書屋和公共圖書館的任意一張借閱證,都可以在系統中進行借還操作。農家書屋的圖書可以通過借閱流轉到公共圖書館,同樣公共圖書館優秀的館藏圖書也能暢通無阻地流通到農家書屋,這對農家書屋現有藏書書目結構的調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數字閱讀,全天候服務

農家書屋受制于場地、人員等條件的影響,不可能做到24小時不間斷服務,而數字閱讀就能很好地彌補其開放時間的不足。由于農家書屋和公共圖書館系統的整合建設,其持證讀者就能便捷地使用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例如嘉興數字圖書館、手機圖書館和市民學習中心等數字資源平臺。廣大農村居民能隨時隨地享受到移動閱讀帶來的便利,同時數字平臺上的農業視頻也能助其擴展視野,增加知識面。

秀洲區新塍鎮洛西村圖書分館

(三)技術創新,降低成本

嘉興地區雖然地處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但是農村的經濟發展參差不齊。以傳統方式新建村級圖書流通點的基本硬件配置來計算,整合一個“農家書屋”需要添置一臺計算機,若干網絡設備,合計需要一次性投入約4000元,并且每年還要支付有線互聯網寬帶租賃費約800元。對于村級集體支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額外開支。這次“農家書屋”的整合建設采用移動客戶端APP加智能移動終端的模式進行。智能移動終端一次性投入只需800元左右,一年租用3 G網絡費用為360元(免前兩年費用)。與傳統計算機加有線網絡模式相比,移動終端加3G網絡模式使用更加便捷靈活,服務手段更趨多樣化。這樣,按嘉興市本級200個“農家書屋”點來計算,采用智能移動終端模式整合建設初期投入可節省60萬元左右,年運行費用可節省16萬元左右。

(四)延伸和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末端

兩個系統的整合,為農家書屋這一座座“文化孤島”架設起了圖書流通橋梁,實現了跨系統流轉,雙方都擴大了服務半徑,促進了“農家書屋”科學化管理,使其能充分挖掘和發揮出應有的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點評:怎樣實現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統籌與融合發展?嘉興的做法接地氣、有創造、可復制。農家書屋書目管理的計算機化,是農家書屋資源進入共知共用體系的前提;農家書屋書目數據庫和公共圖書館書目數據庫后臺相對獨立、前臺互聯互通,是與現行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創造性的做法;農家書屋基層點日常管理的移動化,既降低了信息化改造成本,又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嘉興創造的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融合發展之路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申扎县| 宾阳县| 乌兰察布市| 康平县| 白山市| 太原市| 博湖县| 英山县| 会理县| 芦溪县| 重庆市| 靖边县| 镇沅| 盖州市| 海安县| 庆云县| 张家界市| 台中县| 武安市| 裕民县| 环江| 扎囊县| 神农架林区| 汉阴县| 始兴县| 温州市| 尼玛县| 隆尧县| 平乐县| 永州市| 方正县| 宜昌市| 襄樊市| 随州市| 浦江县| 祁连县| 平利县| 志丹县| 平山县| 仙游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