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詩經》的內在價值

各民族在文明初啟之時,差不多都有其民族史詩一類的東西。史詩因為有故事性,又是韻文,即使在沒有文字之時,也可以通過傳唱來流傳。因而這種史詩也就成了該民族最初的知識、文化,乃至價值觀的載體。當代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評論荷馬史詩在希臘社會中的地位時說:“那時的時尚是,一個人必須訴諸于荷馬才能證明自己的全部知識(無論屬于什么領域)的正確性,正如基督教作家訴諸《圣經》以證實自己知識的正確性一樣。”《詩經》在中國上古時期也有類似的情形。荷馬是一位盲人,而當時傳唱、演奏《詩經》的樂師——瞽者們,都是盲人。這些瞽者在當時,不僅是音樂教育的掌管者,同時也是知識文化的掌管者,甚至是知“天道”者,《國語·周語下》記單襄公之語說:“吾非瞽史,焉知天道?”這是說作為掌管詩樂之官的——瞽,當時被認為是知“天道”的人。

所以,盡管先秦時期還不是經學時期,像《詩》這類文獻已經具有了經典的地位。人們在言談之間,動輒說“《詩》云”如何如何,而在各諸侯國之間的外交場合,卿大夫之間能否恰當地引詩、賦詩,也是考驗他們的文化素質和外交能力的重要標志。所以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不學《詩》,無以言。”孔子認為學《詩》的人事理通達,溫柔敦厚,善于言談,這樣的人國君會授之以政事,也可以作為使臣獨立從事外交活動,不學《詩》的人,連談話的資本都沒有。孔子之后,儒者著書動輒引用《詩經》,像《大學》兩千字的文獻,有十二處引用《詩經》,《中庸》一篇有十六處引用《詩經》, 《緇衣》一篇有二十二處(有二十一處引用《詩經》原文,有一處引用逸詩)引用《詩經》。由于《詩經》所具有的這種權威性,所以古代儒家一直重視闡釋它所蘊含的價值觀,至少從先秦孔子到漢代儒者是這樣。漢代《詩經》有魯詩、齊詩、韓詩、毛詩四家,至《毛詩序》篇篇講美刺而達于極致。由于儒者的一代一代的闡釋,給《詩經》附加和遞增了許多的價值和意義。《詩經》因而變成了一部承載價值和意義的母體文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自贡市| 达孜县| 昭通市| 洪洞县| 伊川县| 弥渡县| 赤峰市| 通许县| 张掖市| 区。| 承德县| 诸暨市| 兰溪市| 阿拉善右旗| 揭东县| 黄龙县| 射洪县| 上饶市| 蒙阴县| 喀什市| 云梦县| 开远市| 南康市| 涟水县| 宝清县| 日喀则市| 马鞍山市| 常山县| 合川市| 昭苏县| 岳阳市| 锡林郭勒盟| 舟曲县| 吴桥县| 定结县| 齐齐哈尔市| 竹山县| 乡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