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全球能源發展態勢

一 世界“因中國而不同”

國際能源署在其《2015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世界能源開始走上較低能源強度發展路徑。在新政策情景下,全球能源需求增長明顯放緩,即從過去的二十年年均2%下降到2025年之后年均1%。造成需求放緩的原因是:能源價格和政策效應、全球經濟結構轉型、服務業和輕工業部門比重上升等。全球能源需求格局出現更為顯著的變化。歐洲、日本、韓國和北美地區的能源消費水平基本不變,消費需求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亞洲的其他地區(約占全球新增量的60%)、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印度、東南亞、中東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將接力成為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引擎。到203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

目前,中國的能源需求以及發電量均占世界能源需求和發電量的21%和23%。中國能源(尤其是煤炭、天然氣、核電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變化對世界具有重要的影響。由于本部報告對中國能源展望與國際能源署(IEA)的差異,世界能源需求和結構也出現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

(1)由于本部報告對中國能源需求小于IEA的數值,因此,本部報告世界一次能源需求總量普遍低于IEA的預期,尤其是在2025年和2030年,出現了4.30億噸和近6億噸油當量的差異;

(2)本部報告對中國煤炭的需求展望值低于國際能源署的數值,在2025年和2030年出現了近4.4億噸和6.4億噸油當量的差異,石油需求特點類似,但是差異較小;

(3)本部報告對于中國天然氣的展望值高于IEA的數值,2025年和2030年差距均維持在0.7億—0.8億噸油當量,核能大體類似;

(4)本部報告對于中國發電量的展望值與IEA的差異也較大,由于2020年后中國核電、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等快速發展,世界的發電量也普遍提升。

表3-1 全球能源需求和發電量展望差異

注:表中展示與IEA《2015年世界能源展望》的比較,“+”代表本部報告數值高于IEA的展望數值;“-”代表本部報告數值低于IEA的展望數值。

資料來源:2015年版能源展望數據庫。

同時,今后中國核電的快速發展不僅對于中國的能源轉型是一件大事,而且是直接影響世界核電以及世界能源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如何向國內和外部世界展示中國的核電發展思路和方式,包括發展內陸核電和海外核電的政策,是一個重大問題。中國需要向國內外講好中國的核電故事,包括中國核安全觀、核電技術的優勢和管理體系,向世界展示國內外核電合作的成功示范和最佳實踐。

同理,中國風電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應用對世界具有重大的貢獻。不僅表現在規模和數量上,而且表現在新技術推廣應用上,中國的電力管理、電網運輸、商業模式等也將為世界提供最大發展中國家電力體系轉型的重大案例,對世界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能源轉型和政策制定具有極為有益的啟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井研县| 囊谦县| 新安县| 巴塘县| 永福县| 罗源县| 商河县| 乌拉特前旗| 苏尼特右旗| 札达县| 江川县| 许昌县| 旬阳县| 和田县| 普兰店市| 沅江市| 剑川县| 吉木萨尔县| 阿克陶县| 闽清县| 客服| 西藏| 阳江市| 和顺县| 增城市| 襄垣县| 昭平县| 虎林市| 广水市| 中方县| 北宁市| 金阳县| 北辰区| 德州市| 沈阳市| 洱源县| 麻栗坡县| 望奎县| 昔阳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