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陸主海從”與“海主陸從”

總體上看日本在“二戰”之前并沒有沿著“海洋同盟”的道路一直走,反而走向了“大陸帝國”。其淵源來自山縣有朋。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山縣有朋提出“利益線”和“主權線”原則。所謂“利益線”是指能夠確保“主權線”絕對安全的重要的緩沖區域,如果失去它,本土防衛(即“主權線”)將出現危險。山縣等人認為,對于當時的日本來說最主要的利益在朝鮮半島,朝鮮半島若成為敵對一方的勢力范圍,日本將陷于危險境地。實際上,也正是為了使朝鮮半島成為本土防衛的天然屏障,日本挑起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吞并朝鮮半島后,日本憑借日俄戰爭后確立的在中國東北的權益優勢,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侵占整個中國東北,接著侵略華北,不斷向中國大陸擴張。這種向大陸方向“利益線”的擴張,是當時日本陸軍主導國家戰略的結果。如果以英國式的海洋國家模式的觀點看,“主權線”同樣是日本本土的防衛,而“利益線”是制海權及海軍實力。當然也包括情報信息能力、外交能力,以這些手段來構建有利于自己的國際體系。但在當時的日本,多數軍人及民眾所接受的“利益線”是向朝鮮半島和大陸擴張。

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讓日本嘗到了甜頭,日本也隨之進入帝國主義列強之列。日本人也因此感到“主權線”和“利益線”理論具有說服力,很少有人反對以山縣有朋為首的陸軍在政治上的主導權,軍部也更自信滿滿,愈加狂妄。

近代日本出現過關于海洋國家論的理論思考。如,德川幕府末期的坂本龍馬提出“船中八策”;明治前期有人計劃率領商船隊進行環球海上通商;主張“小日本主義”的石橋湛山;重視自由貿易的清澤洌等。在“陸主海從”的大環境下軍方也有不同的聲音。代表性的人物是海軍中將佐藤鐵太郎,他的《帝國國防史論》顯然以英國為模型,主張日本應學習英國選擇海洋國家的生存之道,反之,日本如果獲取韓國和滿洲將無暇他顧。但是,在陸軍方面來看,這些觀點是為了海軍自身的利益。“陸主海從”的狀況并沒有改變。

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陸軍出于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的敵視,渲染北方的威脅。另外,日本海軍對華盛頓條約中所規定日本與美軍的艦艇保有率6:10不滿,加之世界經濟蕭條帶來的社會矛盾,軍部在政治中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加,軍國主義氛圍日益濃厚,日本更積極推進大陸政策,也加深了與英美的矛盾。在此過程中日本開始與德國接近。“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更為明顯地走向領土擴張式的大陸國家、陸軍國家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后,日本高估了德國在歐洲戰場的優勢,并沒有與英美一起建立海洋同盟,而是與德國、意大利結成了作為“大陸同盟”的三國同盟,并試圖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日本海軍以獲取東南亞石油為目標南下。但是,戰爭的發展并非如日本的預想,德國在歐洲的閃電戰未能持續,蘇德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在中國大陸深陷泥潭,日本海軍也無法保障補給線,被美國海軍奪取了西太平洋制海權。日本最終戰敗投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千阳县| 集贤县| 庆城县| 兴和县| 含山县| 汝阳县| 黄石市| 重庆市| 德格县| 云南省| 万宁市| 舞阳县| 罗源县| 富蕴县| 湟中县| 监利县| 太原市| 西昌市| 汉川市| 潞城市| 榆林市| 鄄城县| 沁水县| 佛山市| 吕梁市| 武汉市| 彰化县| 海门市| 武山县| 和林格尔县| 昌黎县| 霞浦县| 贵德县| 安乡县| 卢氏县| 兴国县| 石门县| 鹰潭市| 文成县|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