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 全球化進程中,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整合

(一)經濟整合的大趨勢

隨著全球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地的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價值觀念將逐漸趨同,由于經濟機構的彼此滲透和貨幣的可兌換性,世界經濟正在以最低成本為杠桿推動資本、原材料、技術、產品、人才和勞動力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產要素的重組和流動,無數規模龐大的跨國公司使得在經濟活動中各國難分你我,各類消費品包括文化產品(電影、音樂)的全球性市場已經出現,一定地域內的跨國勞動力市場正在逐步形成。

為了方便商品生產各要素的自由流動以降低流通成本,相近發展水平的各國之間的關稅壁壘逐漸消除。資本主義的誕生地、生產力發展水平最高而且彼此水平相近的西歐各國最先啟動了國家之間的經濟整合。以西歐國家為核心的“歐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走在最前列,各國之間取消了人員過境簽證和商品海關關稅,為了各國之間貿易結算的簡便而出現了統一貨幣(歐元),在歐盟的范圍內,國界逐漸失去實質意義。為了規范國民在其他國家的行為,各國的法律也需要進行整合并趨于統一。為了在外交、金融、法律甚至立法等領域采取同樣的政策,歐盟正在不斷創建各類機構來協調和統一各國的行動。在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二)局部地區的整合試驗

但是世界各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各國經濟實力和競爭能力相差很大,所以反映了上述整合現象的地區性聯盟(歐盟)只能出現在商品生產高度發達、對這一整合又高度需求的局部地區(如西歐)。如果整合的步伐過快,地區性聯盟吸收了在競爭能力方面與聯盟主體國家(德國、法國)有明顯差距的國家(希臘),整合帶來的利益分配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創造財富能力弱的國家如果享受到創造財富能力強國家同樣的收入和福利水準,無疑會使后者的國民在心理上無法平衡?!案鞅M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依然遙遠,分配不公的抱怨很可能會導致這一整合出現問題甚至出現倒退。

世界各國的社會發展歷史、文化傳統差異極大,只能在長期的磨合中彼此學會相互適應,在相互學習中增加彼此的共性,逐步淡化各自特性的政治意義,彼此尊重對方的文化特性,以“共贏”的思路來逐步推進這一整合?!坝賱t不達”,國家之間的經濟整合應當在共同不懈的努力中使其“水到渠成”。

(三)中國傳統文化對于這一整合的指導意義

中國作為一個幾千年延續不斷、把周邊族群不斷成功地吸收同化的文明古國,它的文明內涵和對待外來文化的包容態度在人類社會歷史上是唯一僅有的。首先,中國文明的核心并不是任何一種宗教,而是一套世俗的倫理道德觀(儒學)。正因為儒學不是一種宗教,沒有其他宗教的創世說和來世“輪回”,沒有“天堂”和“地獄”來吸引和恐嚇民眾,儒學對其他外來宗教和文明持有開放和并存的態度。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天下觀”、“和而不同”等理念,在引導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和不同族群的整合過程中具有獨特的積極價值。其他宗教都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排他性,如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延續幾百年的“圣戰”,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從未出現過一次真正的宗教戰爭,外來的佛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等都能夠在中國的土地上傳教和發展,這樣一種非宗教的對待其他文明、其他國家的寬容態度,在人類社會未來的文明交往、經濟整合、政治對話中,可以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與中華文明不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本質上都是“一神教”,傳統上對“異教徒”有一種強烈的排斥。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和而不同”的文化對話態度也許可以在未來的國際關系中發揮出某種“黏合劑”的作用。

(四)歐美各國的“戰國意識”和雙重標準不利于建立各國在平等基礎上的整合

自羅馬帝國衰落之后,面積與中國相似的歐洲長期處于許多小王國之間的相互征戰之中,在歐洲各國的外交史中,我們始終可以依稀看到中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彼此攻防等競爭意識和謀略。在某種意義上,歐洲一直沒有走出“戰國爭雄”的政治格局。也正是這樣的發展歷程,使歐美各國領袖在考慮國際關系時始終需要“選擇”或“樹立”一個戰略“敵手”。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把這種心態作了生動的描述:“人們需要敵人:商業上的競爭者,取得成功的對手、政治上的反對派。對那些與自己不同并有能力傷害自己的人,人們自然地抱有不信任,并把他們視為威脅。”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頁。

歐美國家都出自基督教的文明傳統,宗教戰爭曾在歐洲歷史中扮演過重要角色。根據這種歷史慣性的思維習慣,“不同的文明”之間似乎必然要發生沖突。同時,由于宗教的排他性和對“異教徒”的歧視,歐美各國習慣于“居高臨下”地俯視其他文明,在與其他文明打交道時通常會采取“雙重標準”,做不到“一視同仁”,這與中華文化傳統形成強烈反差。亨廷頓對這種“雙重標準”也給出明確的表述:“歷史上,相同文明的國家或其他實體之間的關系有異于不同文明的國家或實體之間的關系。對待‘像我們’的人的指導原則與對待不同于我們的 ‘野蠻人’的指導原則是截然不同的?;浇虈冶舜舜蚪坏赖脑瓌t不同于它們與土耳其人和其他‘異教徒’打交道的原則?!?img alt="同上書,第13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62D91/10797207003795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4.png?sign=1754835529-9WrLyaOJDkb7IqtDqoizXyldGnkws8lO-0-40cef9f5693df32099e683a79dfe302b">

也正是由于這種“雙重標準”,在全球化進程中迄今為止的“整合”只發生在同為基督教傳統(包括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歐洲國家當中。在“二戰”后一些政治家在中東和北非推動的并不成功的“政治一體化”(整合)也只局限于伊斯蘭教國家中。也許,宗教作為政治經濟整合的一種文化基礎,在21世紀仍然會繼續發揮作用。而跨宗教、跨文化的國家整合很可能還是相當相當遙遠的事。在這一漫長的演進過程中,有一點我們是具有自信的,這就是比起現在歐美“戰國爭霸”、必須樹立戰勝敵人的思維方式和采用“雙重標準”的交往態度,中華文明傳統中非宗教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觀將更有利于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相互整合。


[馬戎,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研究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临西县| 乌拉特后旗| 怀化市| 田林县| 景洪市| 南丰县| 治多县| 新邵县| 朝阳市| 康定县| 陇西县| 慈溪市| 钟祥市| 台南市| 横峰县| 武定县| 梁河县| 昭苏县| 霍山县| 竹山县| 宜阳县| 肥城市| 遂平县| 松滋市| 交口县| 瑞丽市| 修武县| 丰城市| 信丰县| 石首市| 平阳县| 临桂县| 阳西县| 长汀县| 密云县| 启东市| 庄河市| 湘潭县| 乡宁县|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