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工業革命到兒童文學革命:現當代英國童話小說研究
- 舒偉等
- 800字
- 2019-01-04 12:53:10
二 點面結合,史論結合
如前所述,全書主體部分共分為三編,每一編的綜述及相關章節首先探討該階段英國童話小說崛起或演變的時代語境等,如上編首先探討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童話小說崛起的時代語境,著重考察了工業革命和兒童文學革命這雙重浪潮的影響,然后就歐洲經典童話的英譯運動對英國童話小說興起的催化作用進行了探討;中編在整體創作格局的綜述之后,對這一時期的英國童話小說創作的兩種趨勢(一是表現時間穿梭的題材,故事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發生互動;二是歷史奇幻小說的興起)進行了分析;下編則綜述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少作家在創作中汲取了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文學因素,英國童話小說創作總體上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呈現出雜色多彩、繼往開來的格局。在此基礎上,每編都分專章較多地重點論析童話小說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上編論述了從約翰·羅斯金、查爾斯·金斯利、卡羅爾·劉易斯、伊迪絲·內斯比特、奧斯卡·王爾德等到J. M.巴里和肯尼斯·格雷厄姆等重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中編重點考察了C. S.劉易斯及其《納尼亞傳奇》系列,瑪麗·諾頓及其《借東西的地下小人》,艾倫·加納及其《貓頭鷹恩仇錄》, J. R. R.托爾金的幻想文學世界;下編則分析了羅爾德·達爾的“狂歡化”童話小說創作,彼得·迪金森探索“變幻”莫測的世界的童話小說,佩內洛普·利弗里的以“時間、歷史與記憶”為特色的童話小說創作,海倫·克雷斯韋爾的童話奇幻創作的原創性與多樣性特征,黛安娜·瓊斯的童話奇幻創作藝術,以安吉拉·卡特為代表的成人本位的新童話敘事,蘇珊·庫珀代表作的傳統因素與創新,J. K.羅琳的長篇童話小說力作“哈利·波特”系列,最后還從“跨域投射與互動”的藝術視閾考察了現當代英國動物童話小說創作。這樣,就形成了全書與第一個特點緊密相關的第二個顯著特點:有點有面,有史有論,并且很好地做到了點面結合,史論結合,從而對現當代英國童話小說的發生與發展有了頗為全面準確的認識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