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闖過戰爭關,形成武裝斗爭法寶

道路問題初步解決后,歷史又提出了打大規模殲滅戰的問題。毛澤東抓住蔣介石接連發動三次大規模“圍剿”創造的歷史機遇,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并且創造出人民軍隊獨特的戰略戰術。

毛澤東涉足戰爭之初,并不懂軍事,也沒有上過正規軍校。他自己說,他學習戰爭的唯一方法,就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井岡山,不僅是毛澤東開辟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地方,也是毛澤東比較系統地展開軍事斗爭實踐的第一個舞臺。他學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既要會打圈,又要會打仗”。后來,又發展為十二字訣:“敵來我去,敵駐我擾,敵退我追。”到了毛澤東和朱德井岡山會師后,又共同總結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逄先知主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232、243頁。

毛澤東十分看重十六字訣,認為紅軍后來的全部戰略戰術和作戰原則都是從這里發展出來的。他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這樣說:“這個十六字訣的軍事原則,立三路線以前的中央是承認了的。后來我們的作戰原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了江西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時,‘誘敵深入’的方針提出來了,而且應用成功了。等到戰勝敵人的第三次‘圍剿’,于是全部紅軍作戰的原則就形成了。這時是軍事原則的新發展階段,內容大大豐富起來,形式也有了許多改變,主要的是超越了從前的樸素性,然而基本的原則,仍然是那個十六字訣。十六字訣包舉了反‘圍剿’的基本原則,包舉了戰略防御和戰略進攻的兩個階段,在防御時又包舉了戰略退卻和戰略反攻的兩個階段。后來的東西只是它的發展罷了。”《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205頁。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不是一個單純為了打仗的軍事武裝,還要擔負發動農民開展土地革命、建立工農兵革命政權的任務。這就是當時毛澤東經常強調的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建設革命政權“三位一體”。在毛澤東的培育下,中國共產黨從井岡山時期起,就有了很強的局部執政的意識,由此決定了只有它有能力創建新中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桂阳县| 壤塘县| 巴塘县| 武定县| 拉萨市| 自治县| 玛沁县| 剑阁县| 隆昌县| 榆树市| 焉耆| 噶尔县| 黑山县| 高台县| 淮北市| 通渭县| 铁力市| 巫山县| 和政县| 咸丰县| 页游| 苏州市| 乃东县| 游戏| 句容市| 金塔县| 贡山| 沾益县| 赤水市| 岳池县| 错那县| 佛山市| 伊川县| 聊城市| 永年县| 铜陵市| 乌拉特后旗| 临城县| 河津市|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