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漢語歇后語研究
  • 陳長書
  • 3300字
  • 2019-01-04 12:27:39

第三節 歇后語的分離性

歇后語的分離性工作就是在語流中分離歇后語的工作,也就是將歇后語和相鄰的語言單位區分開來。這包含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將歇后語和其他固定結構諺語、成語、慣用語等區分開來,另一方面是將歇后語和臨時性的自由詞組、句子區分開來。這大體分為兩種情況:

1.完整形式的歇后語

同時具有引子和注釋的語言形式一般都是歇后語,我們稱之為完整形式的歇后語。這種歇后語是在語流中最容易切分而且基本沒有爭議的一類。其他固定結構一般不具有這種結構形式和引注關系,例如(本章在舉例時,如果引子和注釋同時出現,則在引子下用著重號標明,在注釋下用下劃線標明):

 

(7)行行行,就算我是嘴上抹石灰——白說。其實我是給你開個玩笑,我哪兒會打什么籃球呀。

(8)我雖然負責倉庫,但那是丫鬟帶鑰匙——當家不做主,要是開倉庫門,還得體育部長說了算。

(9)眾人一聽更合心意,紛紛摩拳擦掌喊道:“好哇,這叫孫悟空鬧地府勾他的生死簿!”(唐亢雙等《鬧海記》)

(10)夏連鳳不吱聲,覺得本來已經到手的錢鈔“呼啦”一下子又飛走了,一肚子不舒坦,橫眉豎眼地轉過身去,嘴里嘀咕:“豁上性命也得救大家的急!反正莊戶人挑糞蛋兩頭都是屎(死)! ”(王火《血染春秋》)

 

需要說明的是,停頓也是歇后語的重要標志,在語言運用中,大多數歇后語引注之間仍然有較長的停頓,書面上經常用破折號表示,有時在一定條件下,停頓也可能變短,這時,在書面上經常用逗號加以體現,如例(11),甚至不用任何標點,如例(14),例如:

 

(11)秦亞男伸手打了唐龍一巴掌,“你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柳建偉《突出重圍》)

(12)頭兒是保衛火島的英雄,是首長握過手的,上過報的,人家是拽著胡子過河牽須(謙虛)過渡(度)。(周振天《天邊有群男子漢》)

(13)你呀,想套我的話!不愧叫做假圓。假者,心術不正;圓者,圓滑也。前兩年我贈給你這個雅號,就像牛角套竹筍正合適!(武劍青《流星》)

(14)政府有5000億公款吃喝資金,3000億公車消費資金,但絕對沒有這個名目的資金,所以我們別有那些意圖,豬大腸扶不上墻的。(轉引自鐵血網《央視永遠不會公布的照片》)

(15)這個隊長有什么當頭!虧不少吃,罪不少受,罵不少挨,家里外邊不成樣子,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浩然《艷陽天》)

(16)小梅也愁蹙蹙的說:“誰說不是呀!咱們兩個笨鴨子上不了架;受了一回子訓,就裝了一肚子小米飯,回去怎么見人哪?”(《新兒女英雄傳》)

 

還有時引子和注釋之間不僅僅是較長的停頓,而且還被其他詞語間隔,例如:

 

(17)甲:他說的相聲,又好比是“隔著門縫吹喇叭——”

乙:又怎么講呢?

甲:鳴聲(名聲)在外。(相聲《俏皮話》)

 

此外,還有引子和注釋前后倒置的情況,有時它們倒置后中間仍然有較長的停頓,有時中間會加入別的詞語或融合成一個詞組,例如:

 

(18)這天他碰上丑毛,心上可就有幾分恍惚:“人常說,知冬不知夏臘月里買鐮把。天下可真有這號怪事。”(劉江《太行風云》,轉引自溫端政《漢語語匯學》例)

(19)“他們倒是一套配一套歪鍋配扁灶。”陳大春對張桂貞和符癩子都很看不起。(周立波《山鄉巨變》,轉引自溫端政《歇后語》例)

(20)胡蘭她們又和馬兒大娘談了一會就離開了。路上玉蓮說道:“這才是白費吐沫哩,好話說給聾和尚,白不怎。”(馬烽《劉胡蘭傳》)

(21)征收處的敞聲狂笑起來,說:“稀奇耗子向貓要肉吃!你還想上天啊!”(徐君慧《澎湃的赤水河》)

(22)拜讀后,宛然成了摸不著腦袋丈二和尚。趕緊找一本先生的散文選,始知誤于現代化的“錯簡”。(宏圖《錯得奇》)

 

可見,歇后語的停頓和語序在動態環境下都有許多變化,但是只要注釋和引子都出自同一個歇后語,而且在上下文中同時出現了,都算作歇后語。通過這個標準,歇后語同詞和固定詞組(成語和慣用語)都可以比較容易地區分開來。

另外,在語言中除了歇后語外,諺語也是一種固定的句子,一部分諺語也可以由前后兩部分構成,兩部分間的關系也往往通過運用比喻引申和諧音雙關的手法構建,而且中間可以有停頓,例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等,這類語言形式既表述了一定的知識,又同時具有引注性的結構,因此我們認為它們既是歇后語,又是諺語。

2.不完整形式的歇后語

某一語言形式的內容,只與某些完整形式的歇后語的引子或注釋相同,這種情況有時是歇后語,有時不是歇后語,這要根據和歇后語的關系來判斷。這樣的語言形式又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這一語言形式,只是歇后語的某一部分(通常是引子)在言語中單獨使用了,而另一部分省略,這時,這一形式本身的結構定型性和它在歇后語中的情況相同,它所反映的語義內容和完整的歇后語形式也完全一致,所以,這種情況也是歇后語,我們稱之為不完整形式的歇后語。省略的部分也分為兩種情況:

A.由于上文中已經出現或下文將要出現而省略,如例(23):

 

(23)溫十三妹周身痙攣,支吾道:“那,那就算我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吧!還不行嗎?”“不行!你得說清楚,到底是‘小和尚念經’,還是你十三妹造謠?”何暢乘勝追擊,步步緊逼。(《霞島》第112頁,轉引自溫端政《歇后語》例)

 

B.由于語義直接明了,所以直接省略注釋,如例(24)—例(26):

 

(24)我們底兒都揭了,什么情況都在桌面上擺著,就看咱們雙方怎么來個周瑜打黃蓋了!(諶容《夢中的河》)

(25)短處暴露,又不愿對外宣揚,只好面面相覷,忍氣吞聲,一個個成了啞巴吃黃連。(凌初《形形色色的遺囑》)

(26)兆生,心急吃不了熱粥,錘子一定要取回來。但是,我們要三個指頭撿田螺,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動手啊!(邱恒聰《狂飆》)

 

例(24)“周瑜打黃蓋”、例(25)“啞巴吃黃連”和例(26)“三個指頭撿田螺”的意義和其完整形式“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和“三個指頭撿田螺——十拿九穩”意義完全相同,它們是在其完整形式基礎上的縮略(省略)形式,直接來源于完整形式,因此也應該是歇后語。在后面同一性的判斷中,我們會把這一不完整形式看成是一種歇后語變體。

第二種情況:如果這一語言形式也是歇后語的一部分,但在單獨使用時本身又是成語、慣用語或諺語,那只能算成是成語、慣用語或諺語的動態形式,不能看成是歇后語的動態形式。因為它們在進入歇后語前就已經存在,歇后語產生后也一直和歇后語各自在語言系統中獨立使用,如“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抱著木炭親嘴——碰一鼻子灰”中下面加點的部分單獨使用了就都不是歇后語了。這種情況是很容易判斷的。

事實上,現代漢語中的歇后語在剛剛產生的時候一般都是完整形式,隨著語言的發展,有些歇后語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成為約定俗成的一種固定結構時,它的引子和注釋都為大多數語言使用者所熟知,這時在交際時經常只保留引子,同時省略注釋,形成一些不完整的動態形式,因此,往往是定型化的歇后語才具有較多的不完整形式,但是無論如何它的完整形式在語境中出現的次數肯定要超過不完整形式的出現次數,所以,反倒是一些臨時的言語性歇后語通常都是完整形式,很少有不完整的形式,例如:

 

(27)老舍先生曾講到一個故事:有一位老爺子,歲數越大越怕死,規定家里的人一律不準說“死”字,到了非說不可的時候,就用“喜”字代替。有一次,老爺子過生日時,輪到三女婿祝壽時,他認真地說:“我祝岳父大人長壽,就好比王大娘的裹腳布——永遠不洗(喜)! ” [轉引自谷正義《歇后語趣談》中《老舍與歇后語(四)》]

 

另外,一些新產生的言語性歇后語也屬于這一類,如:

 

(28)趙忠祥秀“太空舞步”——走樣

(29)占著茅坑不拉屎——不便久留

 

有時語言運用中會以某一個歇后語形式為基礎,成系列地臨時創造出一組歇后語,例如:

 

(30)漲工資——空調/又說漲工資——美的空調/中央發文件說漲工資——中央空調/農民工漲工資——空調下鄉/十二五期間工資翻番——遠大中央空調/漲工資越漲越窮——變貧(頻)空調

 

如果除去引子或注釋的話,剩余部分都和原來整個歇后語的語義不同,所以,這一類歇后語必須是完整形式,否則就無法將它們與自由詞組和句子區分開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祁东县| 梓潼县| 禹州市| 仁化县| 翁牛特旗| 邵武市| 南阳市| 广昌县| 阜阳市| 宜兴市| 义乌市| 祁门县| 龙泉市| 集安市| 泾阳县| 临夏县| 台中县| 武邑县| 天镇县| 车险| 姚安县| 新建县| 西盟| 祁门县| 酒泉市| 团风县| 定南县| 井陉县| 田东县| 花莲县| 连平县| 大化| 汝南县| 葫芦岛市| 孟村| 长治市| 枝江市| 英吉沙县| 吴桥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