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明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吳兌

州山吳氏一支大房八世孫吳兌(1525—1596),字君澤,號環洲,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進士,授兵部職方主司,累官至右都御史,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吳兌居邊十余年,積極支持高拱、張居正推行“蒙漢互市”,西北邊境出現了蒙漢民族“醉飽謳歌,婆娑忘返,東自海冶,西盡甘州,延袤五千里,無烽火警”少有的民族和睦、安定團結氣象。

州山吳氏宗祠中的吳兌像

一 有膽有識少年郎

嘉靖三十四年(1555)吳兌還是諸生的時候,東南沿海經常受到倭寇的侵擾。當時有一小股倭寇進犯州山,鄉民聽說后紛紛逃避,吳兌卻聚集宗族在交通要道設置柵欄等路障,同時精選青壯后生持器械守在村口,并告訴他們遇到倭寇千萬不要出擊,只要使勁吶喊,聲音越響越好。后來倭寇看到鄉民有備就沒敢進州山,等官軍到了,吳兌還帶人抓了幾名掉隊的倭寇交給他們。

在紹興府山陰縣衙軍兵中有四個麻陽人,長得特別魁梧又十分驕橫,他們上身穿著紅色的衣服,腳上穿著皮靴,腰上懸掛著長劍,有時牽著馬,經常一起耀武揚威地出現在街市上,不是在酒樓白喝酒吃飯,就是色瞇瞇地盯著年輕婦女調戲,有時還撞進民居強搶珍奇寶物。市民聚眾阻撓,他們就走敲縣衙,罵縣丞主簿,鞭笞百姓,官吏不敢阻止,市民見了慌忙躲避。有一次讓吳兌和徐渭碰上了,吳兌吩咐徐渭馬上回家召集族人,他自己也馬上回家召集族人,一共聚集了八九人,吩咐族人一齊襲擊府兵的下身;同時又要求市民一起呼喊聲援。麻陽兵在眾人的襲擊下,全部摔倒在地下,眾人隨即剝下他們的衣服,脫下他們的靴子,麻陽兵連忙跪在地下叩頭謝罪,圍觀的市民都紛紛鼓掌說: “教訓得好!”吳兌讓大家散了。他與徐渭把四個麻陽兵帶到山陰縣衙,讓典史、主簿把他們教訓了一頓就放走了。從此他們再也不敢在街上耀武揚威,禍害百姓了。事后,徐渭拉著吳兌的手說:平時只看見你握筆讀書,實在不知你有如此的膽識?。莾蹲孕诺匦χf:如果以后讓我帶兵打仗,也能取得如此的戰果。

二 剛直不阿,揚名兵部

嘉靖三十八年(1559)吳兌高中進士,隆慶元年(1567)為兵部武選郎。武選清吏司專掌武職的升調、襲替、封蔭、優給、誥敕和功賞之事,是兵部的第一司。時逢皇帝剛登位,內監趁機為自己營求恩蔭,有的以子為父蔭,有的將恩蔭賣于他姓。具體經辦恩蔭的吳兌表示不同意,并上奏章報告主事,主事將奏章按下,派人至吳兌處,要求他同意,另行改寫奏章。吳兌堅決不同意,并準備將奏章直接報告兵部,主事知道后十分害怕,連忙道歉,于是吳兌執法公正的名聲就傳揚開來了。針對當時武功恩蔭申報條例的混亂,防止有關經辦官吏從中營私舞弊,吳兌專門制定了關于武功申報恩蔭的條例,使恩蔭審批有章可循。隆慶三年,海盜曾一本從海道侵犯福建,閩總兵官李錫與廣西總兵俞大猷合兵擊于柘林澳(廣東饒平縣東南),三戰皆捷,風傳閩軍已殲盜魁曾一本,兵部議論將予以獎賞。對此,吳兌認為,海上打仗距離京城遙遠,是否殲滅盜魁的消息真假莫辨,軍功獎賞必須經過核實才能執行。事后也證明曾一本逃遁未被斬殺,從此邊功上報,規定須核實后才給獎賞。

三 經營邊防事務有方

隆慶三年(1569)吳兌出任湖廣參議,當時古田壯族首領韋銀豸、韋朝猛再次起事入楚,湖廣巡撫準備調集麻陽兵入楚攔擊。吳兌認為,古田之兵進入楚地的三條通道都必須經過土司,只要派幾個人帶數百銀子去犒勞土司,告訴頭領讓他們出兵抵御,這樣既省錢又省力,也不用勞駕麻陽兵長途跋涉和后勤供給之辛勞,巡撫聽后覺得有道理就采納了。

隆慶五年(1571)升任山東按察副使,駐兵霸州,霸州隸屬于順天府,當時為大盜經常出沒之地。吳兌上任后,首先救濟貧民,嚴立保甲,于交通要道險要之地設立路障堡寨,派兵把守。大盜見勢他遁,屬地馬上就安全了。不久提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吳兌視察地形,于險要之地營建垣墻,東從四海冶直至西陽河,東西橫貫千里;第二年又于外十三家,邊起滴水崖,直至黑漢嶺興筑垣墻,烽火相連。原民堡單薄破漏,百姓居無安宅,耕無農具,官屯亦為土墻破損,吳兌下令將民堡和官屯合并共守,并改土墻為磚墻,加高磚墻,為百姓提供農具,兵民生活在一起,切實加強了防御的力量。

明皇陵地處胡漢邊境,沒有有利地形可以作為捍衛的屏障,因此常設重臣統率軍隊駐扎山后防衛,為此后人也稱明陵為護陵。而明陵東北境連接塞外,防守任務十分艱巨。吳兌上任后,從龍門所東至靖胡堡一帶三百里營建堡壘,并遷移原投降的史車部落屯駐其間,修筑城墻一百六十余里,城堡和空心敵臺、邊腹敵臺共一百六十余所,此后明陵的防護才得以讓朝廷放心。

四 堅決保護朝廷“互市” 經濟政策的實施,維護邊地平安

“互市”是明朝懷柔少數民族的主要經濟措施。所謂“互市”是在與少數民族的交界處指定地點、指定時間開設集市。隆慶萬歷年間的“互市”主要是馬市,一般是明朝以布、絹等實物或銀錢交換瓦剌和韃靼蒙古人的馬匹或土特產品?!榜R市”由官方主持,指定地點、時間和馬匹的交易價格。明朝的馬市既是適應民族地區與中原經濟交流不斷增長的需要,更是解決了明朝廷對戰馬的大量需求。

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汗遣使請求明廷通朝市,受到明世宗的拒絕,由于屢屢求貢不成,俺答遂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率大軍兵臨京師城下,明朝廷震驚之余,以退出邊外準許通貢解圍,蒙古軍隊趁機擄掠而去,史稱“庚戌之變”。嘉靖三十年(1551),明廷在大同、宣府、延綏、寧夏一帶等開設馬市,準許一年兩次。馬市交易順利,邊境也安寧無事。不久明世宗迫于當時破解圍城之急,事后又深以為恥,以蒙古方要求無厭為由,下詔“各邊開市悉令禁止”。貢市之門遂閉。此后俺答也絕口不再乞貢,專意于寇邊擄掠,遂使邊境之民遭受戰亂之苦,明朝廷與俺答也遭受巨大損失。

隆慶四年(1570),俺答汗嫡孫把漢那吉與俺答汗發生矛盾,叩關投明,這一意外事件,給改變明蒙關系帶來了轉機。明朝廷宰臣高拱、張居正等力持厚待把漢那吉,與俺答交涉,雖遭到有些官員反對,但得到了穆宗支持,詔授把漢那吉指揮使,隨從也賜官妥善安置。俺答得知明朝廷厚待孫子,大喜過望,遂終與明朝議和。五年三月穆宗詔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其弟子侄和部下也分別授官,規定貢額、貢期,貢道;于山西、陜西、宣府、大同等邊開馬市貿易,為期一月一次,打開了明與蒙古互市的大門。

吳兌巡撫宣府時,正值朝廷決策“互市”之機。開放邊境馬匹互市的政策,高拱和張居正等朝廷大臣積極實施,但俺答的侄子黃臺吉所部卻偷盜馬匹破壞互市的行為經常發生。為了震懾黃臺吉的狂妄,吳兌在掌握俺答首領與諸子弟出獵百里之外的情勢下,毅然只帶五騎直趨蒙古軍的營房。剛到營房,俺答守軍十分緊張,都張弓舉刀,吳兌派人告訴守軍: “巡撫前來犒軍!”守軍頭領連忙請吳兌進營,并以奶茶、奶酪盛情招待。吳兌提出要去各軍營看看,守軍頭領只提陪他遍視各營。經過這次突襲的視察,吳兌基本掌握了俺答所部盜馬的第一手資料,制定了對策。時任薊遼總督的王崇古得知消息,非常擔心吳兌的安全,書面批評吳兌的冒險行為,吳兌回信說:這次突襲行為有三利,一是掌握了俺答軍力虛實;二是單騎闖營,讓俺答守軍以為我真心誠意犒勞他們,沒有理由動武;三是輕騎直赴虜穴,指揮十萬之眾,使俺答軍中以后不敢小看我們。何況俺答首領遠在百里之外,軍中頭領來不及請令,也不敢擅自行動,這是我經過周密考慮的一次突襲行動,是絕對安全的。王崇古得信后,十分佩服吳兌的大智大勇。

針對黃臺吉的狂妄偷盜馬匹行徑,吳兌偵知黃臺吉與諸子扯力艮、大成臺吉有隙。于是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削弱黃臺吉破壞互市的力量。恰逢扯力艮前來請賞,吳兌斥責他說:你父親為非作歹,不怕殺頭,你還敢前來請求賞賜!扯力艮回答說:我父親殘暴地對待我母親,我也沒有辦法啊!你能教我嗎?吳兌又試探說:你們兄弟失勢父親,我將你父親坐騎給你,你能報答我嗎?扯力艮哭著說: “能?!庇谑菂莾陡嬖V扯力艮,你父親的心腹只是革布一人,我幫助你除掉革布,革布一死,你率領所屬投靠姑多羅以牧,五路、大成臺吉也與你父有矛盾。你父回來肯定不敢向你要坐騎,這樣你就長久地擁有你的部眾了。扯力艮果然殺死了革布,黃臺吉也不敢過問,從此也就衰落了。

接著吳兌又指使扯力艮邀請其祖父把都兒,然后用毒酒殺之。把都兒之子青把都知道后,帶兵至塞,以絕貢相威脅,提出十三件事。少數將軍請求答應他,吳兌認為在俺答面前示弱,容易增長他們的狂妄之心,于是邀請青把都至宣府談判,陳說貢市的好處,否則,只聽營中的炮聲。說罷,千炮并發,青把都兵馬嚇得倒退。在明軍的威力面前,只得答應繼續開展互市。

互市之初,制度簡單粗疏。吳兌專門制定了番部貢儀與通使之禮,及馬市價格:馬良者予直七兩七,后又降至三兩三。俺答所部哈不慎嘗以盜馬所樂,吳兌命令部下防備,果然擒捉三人。第二天早晨,哈不慎獻馬請求釋俘,不與,哈不慎掠邊民七人。吳兌命令閉關停市,公告俺答諸部,我將發兵攻打哈不慎,俺答諸部震懼,共同追還哈不慎所掠,并以哈部獻馬九匹謝罪才罷。自俺答通貢以后,西部邊境安寧,唯土默特部徙居察罕,擁眾十余萬,與朶顏諸部勾結。朶顏操蠻以其姐為黃臺吉妻,借勢攻打鴉骨寨,殺死明將二人。薊遼總督王崇古問計于吳兌,吳兌認為,上策以形,驕其志,俟其弛憊而擊之;中策以聲,出師討之,示意黃臺吉獻縛罪人贖身。朝廷決定用中策,黃臺吉果然縛獻阿都赤等十七人,殺于鴉骨寨。

萬歷六年(1578)吳兌升任宣大總督后,俺答汗提出要出遠門為佛進香,臨行前,把財寶寄放在吳兌總督府。吳兌知道俺答進香的真實目的是借機劫掠瓦剌,于是限定俺答只能走賀蘭山以北的道路,以免國中百姓遭難。同時又暗地聯絡瓦剌,透露俺答此行的目的,結果瓦剌在半路上伏擊了俺答。俺答受挫后,深怪瓦剌奸詐,決計滯留青海,并命令各部落趕去增援。吳兌發金幣寫信,派通事勸告他說:“你雖然打了敗仗,但寄存在我這里的東西很安全,如果再興師動眾到偏遠的地方打仗,你會得不償失的,你還是早點回來吧?!卑炒鹜惦u不成反蝕把米,從此在西北的三方力量角逐中占據下風,只好俯首聽命于明廷。

三娘子名叫鐘金哈屯,先后嫁于俺答、黃臺吉、扯力克三代首領,因支持互市有功,萬歷十五年明朝廷封其為忠順夫人。萬歷四年(1576)夏,徐文長應吳兌之邀來到宣府,深深地為三娘子的風采吸引,“漢軍爭看繡襠,十萬貂旌一女郎。喚起木蘭親與校,看他用箭是誰長?”用詩記錄了三娘子率眾來貢以及演武射獵的盛況。三娘子心慕中華文化,經常到大同府拜見總督吳兌,吳兌也將她當作自己的兒女看待。每遇貢事,三娘子就住宿在吳兌的軍營中,吳兌先后多次饋贈她“八寶冠”、“百鳳云衣”、“紅骨朵錦裙”等貴重禮品。三娘子精明能干,俺答年邁,專心向佛,互市的事盡付妻子三娘子裁決。三娘子有遠見,積極支持吳兌的護市舉措,竭力約束各部落妄動刀槍,違者嚴懲不貸;如遇約束不了的部落,就及時向明軍通告,給予懲戒,有力地保障了互市的進行。

隆慶互市以后,俺答與明朝常年不斷的戰爭停止了,對明朝來說,首先是邊地百姓得以息肩安業;其次減輕了國庫負擔,縮軍費、減軍糧達50余萬,減太倉、太仆銀谷每歲輸邊皆百萬,從而緩和了國庫空虛的窘況;再次,由于戰爭停止,明廷得以整頓內政,改革財賦制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國家收入;對蒙古社會經濟發展同樣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五 因依附高拱、張居正,行賄宦官馮保,被彈劾而辭官

《明史》列傳卷110 《吳兌傳》謂“御史魏允貞劾兌歷附高拱、張居正,具饋馮保金千兩,封識具存。給事王繼光言兌受將吏饋遺,御史林休徽助之攻。帝乃允兌去”云云。在明代,武將是個很尷尬的角色。建國初,待遇極高,可以受封爵位。但自宣德以后,武將地位就大不如前了。作為總督、總兵的前程,不完全取決于自己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朝廷后臺的強有力的支持。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張居正作為萬歷年間的內閣首輔,他自己不但受賄也行賄,大宦官馮保是他的靠山,政治盟友。《明史》卷305 《馮保傳》說:“居正固有才,其所得委任專國柄者,由保為之左右也?!瘪T保貪財好貨,張居正讓其子張簡修送到馮保家中名琴七張,夜明珠九顆,珍珠簾五副,金三萬兩,銀七萬兩,“其他珍玩尤多”佚名《天山冰水錄》附錄《籍設張居正數》,《明史》,中華書局1984年版。。內閣首相張居正如此,比吳兌影響力大得多的戚繼光也如此。明萬歷年間,薊州總兵戚繼光曾以重金購買美女送給張居正一事,雖然無法證實,但是他卻讓他的兄弟給張家饋送禮物,卻見于張居正的書牘。張居正只象征性地接受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把其余的“璧諸來使”,也可隱約看出禮物的貴重和數量之多。作為先是巡撫、后是總督的吳兌又豈能幸免?吳兌為了感謝高拱的提拔,其后又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依附高拱、張居正,行賄張居正及大宦官馮保勢所難免。既然他要行賄比他權力、官職高的人,自然他也接受屬下將吏的賄賂,否則,他的賄物賄金出自何處?這是封建社會官僚制度造成的悲劇,一般人哪能幸免?

張居正死后七個月,戚繼光即被調任為廣東總兵,官職雖然依舊,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拱衛帝都的重要地位,再過一年,清算張居正運動達到高潮,戚繼光精神消沉,于是呈請退休。同樣,吳兌也在張居正死后的一年多時間內,遭到御史魏允貞、林休徽的彈劾,吳兌被迫上書辭官,萬歷十一年(1583)致仕。

吳兌具有文才,他原是文官進士出身,后來分配至兵部任職,以后才成為鎮守邊防的總督。李勤璞校注的方逢時《大隱樓集》方逢時:《大隱樓集》,李勤璞校注,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卷2有《浴日庭延饗將佐紀事和督府吳公韻》、《太平宴感述和督府吳公韻》兩首五言古詩,這里的“督府吳公”就是指吳兌。明隆慶五年(1571)八月由山東按察副使巡撫宣府,至萬歷五年(1577)四月繼方逢時之后,受任宣大、山西等處總督,至七年八月再升任兵部侍郎。兩詩都是說“和督府吳公韻”,可見吳兌曾經也寫過有關詩篇。張舜徽主編的《張居正集·書牘》《張居正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有張居正回復給吳兌的書信40余封,可見,吳兌也是擅文的。不知什么原因,未見詩文集保留承傳下來。

陶望齡在《兵部尚書環州公行狀》中曾回憶說:“予為小生,嘗侍公坐,公為言:‘讀書,養神之道;善養神者,操筆臨文驅走萬卷;不然,雖讀書連屋,不能用也?!眳莾吨鲝堊x書要善于思考,蓄積于胸中,行文才能一氣貫注。他在總督府中,烽火頻傳,檄書紛至,將吏環集,于軍門外,傍午必閉戶酣睡,然后據案批閱軍書,答復所問,神清氣爽,無不順當??上茨芰粝掠嘘P詩文著作,讓人一見其當日文采。他為人豪爽,俸祿所入隨手而散,不喜積聚。他說:我為六鎮總督,銀錢多得沒過腳背,做一個富翁是很容易的。但是我經常想,錢財多了,田產家業也就多了,家中僮仆也多了,矛盾糾紛隨之也就多了,精神痛苦也多了。現在生活能夠過得去,有一兩個老家僮已足夠使喚,事情少無爭吵,已經覺得很滿足了。退休歸里后,讀書、蒔弄花草,始終沒有去拜訪地方長官。他認為,作為大臣就應該這樣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永胜县| 新疆| 响水县| 兴安盟| 道真| 临猗县| 都江堰市| 霍山县| 易门县| 麻栗坡县| 安泽县| 扬中市| 都昌县| 栾川县| 利川市| 高碑店市| 如东县| 射洪县| 六盘水市| 红河县| 镇远县| 彝良县| 抚宁县| 白银市| 白河县| 平顶山市| 嘉定区| 五常市| 武城县| 达日县| 广宗县| 荔浦县| 金山区| 新泰市| 鹤峰县| 上犹县| 新蔡县| 中西区| 普洱|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