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藝術史:中世紀藝術
- (美)安妮·謝弗—克蘭德爾
- 1740字
- 2019-01-04 16:33:09
圖盧茲的圣瑟爾南:“朝圣路”教堂
我們來看一個特別的建筑物,即圖盧茲的圣瑟爾南教堂,圖盧茲是法國西南部城市,朗格多克地區的古老都城,它讓我們對羅馬式建筑有更加確切的認識。這個教堂是一個典型,有時我們稱它們為“朝圣路”教堂,設計它們部分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
中世紀的人們同現在一樣,到圣地去朝圣旅行,有的是想治病,有的是在家鄉犯了罪、將朝圣作為監禁的替代手段,還有的是因為天主教會許諾讓朝圣者的靈魂得到永生。撇開醫藥的、司法的、精神的獲益不談,朝圣為那個時候的普通人提供了相當稀少的旅行機會。連婦女都可以去朝圣,這種朝圣就好像是有向導的集體旅行?;酵匠サ哪繕说?,最顯赫的是耶路撒冷,那是耶穌基督生活和離世的地方;接下來是羅馬,那是第一任教宗圣彼得赴難的地方,也是教廷的行政中心;再就是西班牙西北部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亞哥,據認為那是使徒雅各(西班牙文中叫雅戈)的葬身之地。
到10世紀,人們蜂擁穿越法國和西班牙,去朝拜雅各靈地。12世紀甚至出現了一本旅行指南,向旅行者介紹最佳的路線、特效圣物所在地、沿途飲水是否干凈、途中會不會碰到的當地人的不良習慣等等。隨著孔波斯特拉的朝圣名望不斷上升,沿著推薦路線前來旅行的人數也在增加,當地教堂遇到許多麻煩,這對于現在那些居住在別人想要參觀的地方的人們來說真是太熟悉了——來訪者干擾城市和住戶的日常生活,因為里面有些東西本來只是給當地居民用的。許多教堂藏著圣人的遺物,人們相信這些東西有神奇的治病力量,來朝圣的人都想看這些陳列的圣物,以及藏在教堂庫房中的其他寶貝,而當地人卻只希望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舉行教堂日常的禮拜。

9.前往孔波斯特拉的朝圣路線。
然而朝圣者終究是重要的財源,于是為接待朝圣者,建筑師設計出一種平面圖,即在教堂四周開辟出連續的走道,讓來訪者沿著過道悄悄地行走,他們可以欣賞教堂的結構,觀看當地的圣物和其他寶貝。人們把寶藏放在小禮拜堂里展出,小禮拜堂從走道的弧形部分向外輻射出來,這個部分叫回廊,回廊環繞著教堂的祭壇,與此同時,正常的禮拜儀式可以在教堂中間較高較大的地方進行,完全不受干擾。
圖盧茲正好在一條主干道上,那條路穿越法國,直通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亞哥,圣瑟爾南教堂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種教堂的出色典范。由于圖盧茲周圍很少有建筑用的石料,教堂主要用當地的桃紅色燒磚建造,建筑者僅僅在窗孔、門道、墻角和裝飾雕塑這些特殊部位才使用石材。教堂外觀成十字形布局,兩條建筑中軸線交叉口上有一座高塔,這種平面圖用來象征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身體。圣瑟爾南教堂是在11世紀晚期動工建造的,在此之前很久,此種傳統已經形成了。平面圖上有中殿,那是會眾站立和跪拜的地方;有袖廊,這是教堂的橫臂。東部建筑群--教堂神圣的東端--被稱為內室,在法文中,這個詞的意思是“枕頭”,教堂的這個部分被想象成是一個枕頭,讓懸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有倚頭之處。人們清楚地看見:高大的主建筑物被四周走道所環繞,在走道以上、最上層空間以下,還有一道延綿的樓廊,形成一個中間的層次。建筑物是由分劃明確的磚石結構組成的,各組由起穩定作用的扶垛分開,形成單元,每個單元是一個跨間,每個跨間有它自己的窗戶。

10—11.圖盧茲圣瑟爾南教堂,約1080—1120年,空中俯視和平面圖。


12.圖盧茲圣瑟爾南教堂中殿。

13.瑞士圣加爾教堂拓展修道院簡圖。

14.米埃日維爾門,建于1110年,圖盧茲圣瑟爾南教堂。
走進建筑物,可看出內部和外部也一樣分成許多跨間,這是羅馬式建筑的結構特征。復式扶壁支撐著主連環拱,或建筑物底層,每一個復式扶壁上都有附墻半圓柱,它們往上攀升,穿過配有連環拱的樓廊,直至中殿上方的筒形拱頂。樓廊也有拱頂,是半筒形的,可以用來抵消由中心拱頂所造成的向外、向下的推力?;氐降孛嫔蟻恚簜壤群突乩壬戏绞褂昧私徊婀绊?,每個跨間都是一個清晰的立體空間??玳g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如同9世紀建造的瑞士圣加爾教堂那樣(好幾百年中它是教堂建筑的一個楷模),圣瑟爾南平面設計中有一個基本計量單位,即交叉口,中殿的每一個跨間相當于交叉口大小的一半,過道則相當于它的四分之一。

15.奧朗日的羅馬凱旋門,可能建于公元1世紀初期。
教堂里面空曠陰涼,氣勢恢宏,給來訪者很深印象,同時又和外面的燦爛陽光形成對照。會堂很長,聲音在里面回蕩,再次加強了這種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