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章 京張鐵路是中國自力興建的第一條干線鐵路

清政府推行新政后,全國興起自建鐵路的高潮。繼北京通往東北和中南的關內外鐵路、盧漢鐵路在北京匯集之后,修建一條通往西北的鐵路已極為需要。由于張家口自古為北京通向西北邊陲的要塞,又是民族交融地區,為兵家戰略要地,明代曾為九邊重鎮及蒙漢互市之所,晚清已成陸路口岸和著名商埠。為此,商人李明和1903年以“京張一路,設程400余里,山路崎嶇,水河泥濘,兼因兵燹之后,難免不時之虞。關山綿渺,行李難越,實不易行”為由,呈請鐵路礦務總局,請求集銀600萬兩修筑京張鐵路;繼而商人李春也向清政府請求承辦。但均以“該股東不可恃”,予以駁回。1904年張理謙、王知洲呈請商部承辦京張鐵路,被商部批回不準。1905年御史阿查本代山東商人李遇龍呈請修筑京張鐵路,上諭稱“鐵路要政,關系甚重。該御史輒為商人具奏代請,希圖漁利,實屬荒謬膽大”,“著交部議處,原折著擲還”,結果更慘。(宓汝成《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第二冊,第911~913頁)

八達嶺長城北門鎖鑰(1909年)

第一節 英俄對京張鐵路修筑權的爭奪

早在1899年前,沙俄帝國就曾提出要求修筑恰克圖經庫倫、張家口而達北京的鐵路,清政府未同意。但同年6月俄國迫使清政府允許“將來如添造鐵路,由北京向北或向東北俄界方向,除用中國款項及華員自行造路不計外,設或有托它國商辦造路之意,必應先與俄國政府或公司商議承造,而斷不允他國公司承造。”(《交通史路政編》第5冊,3516頁)是年,俄、英兩國擅自協議,劃中國揚子江流域為英國筑路事業范圍,長城以北為俄國勢力范圍。英國為爭奪蒙古地區的控制權,曾派當時的關內外鐵路總工程司英國人金達暗測北京至張家口鐵路走向,準備提出修建京張鐵路計劃。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后,清政府與英國訂立《英國交還關內外鐵路章程》,又規定在離關內外鐵路關內段80英里之內,凡新修鐵路均應由中國北方鐵路督辦大臣承建,北京或豐臺至長城向北之鐵路,其承建權“不得入他人之手”。對此,俄國駐華公使向清政府提出抗議。此時,比利時國以天津至保定鐵路為盧(溝橋)漢(口)鐵路支線為由,要求承辦。而法國借口承辦盧漢鐵路的比利時公司借用法國款項,也出面干涉,迫使清政府向英國交涉,將《關內外鐵路交還以后章程》中有關延展支線的條款改為:“自北京以北各支路,并由北京至張家口之鐵路,應歸中國政府造辦,外國不得干預,只用中國資本,不用外國資本,并不得以此路并進項作為外國抵押借據。”(詹同濟、黃志揚、鄧海成《詹天佑生平志》,第60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东辽县| 白水县| 隆昌县| 永康市| 任丘市| 永胜县| 天等县| 衡水市| 浦县| 兴安盟| 福建省| 二连浩特市| 临沧市| 大港区| 磐石市| 九江市| 高唐县| 麻江县| 岱山县| 济南市| 太湖县| 洛南县| 兴海县| 固阳县| 陆川县| 班戈县| 蒙山县| 中牟县| 伊吾县| 盐边县| 太康县| 雷波县| 即墨市| 肃北| 九寨沟县| 渝北区| 松阳县| 康定县| 若尔盖县|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