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早期鐵路的那些人和事
- 賈本義
- 1652字
- 2019-01-04 16:03:14
第四節 中東鐵路的修建
1897年3月,中東鐵路公司正式成立。總公司設在彼得堡,分公司設在北京東交民巷華俄道勝銀行內,在哈爾濱設立了一個鐵路工程局,主持全路修建工程。
清政府駐俄公使許景澄兼任中東鐵路公司總董,即中國督辦,俄國會辦是蓋爾貝許,茹格維奇為總監工(即總工程師),依格納齊烏斯為副總監工(即副總工程師)。
8月28月,中東鐵路在中俄邊境大小綏芬河合流處的三岔口舉行了開工典禮,實際上全線的勘測工作直至第二年的2月方告完成。中東鐵路勘測線路有二個方案:一是從赤塔東南方向進入中國境內,經滿州里、海拉爾,穿越大興安嶺后,取道昂昂溪至哈爾濱,再經阿什河至牡丹江,最后到達綏芬河,出國境與烏蘇里鐵路的雙城子車站相連接。這是北線,地多荒野,人口稀少,但里程較短,計長1514公里。二是經滿州里、海拉爾,稍往南行,穿越大興安嶺,再經伯都納(今扶寧)、吉林、寧古塔(今寧安等城市,以達海參崴。這是南線,沿線人口較多,農商業較發達,但里程較長,工程艱巨。北線以哈爾濱為中心,松花江流經該處;南線以伯都納為中心,松花江與嫩江在此匯合,兩地都有水運條件,施工時運送人員器材可以利用。經比對南北線兩方案,最后采取了北線方案。

中東鐵路開工慶典(1907年)
中東鐵路工程從綏芬河、哈爾濱、滿州里三處同時動工。俄國工程技術人員,以及俄國從中國的上海、天津、煙臺等地招募的工人,均取道海參崴、乘火車前往烏蘇里鐵路的伊曼車站,然后換乘輪船,經伯力,抵達哈爾濱,再分東西兩線進發。購自比利時和美國的鋼軌、鋼梁等器材,亦循此路運送。
沙俄把中東鐵路修建工程分發給隨同俄國工程師來中國東北大發橫財的沙俄包工頭,他們再轉包給中國包工,并派沙俄監工到工地監督。
中東鐵路軌距,采用西伯利亞鐵路的1.524米寬軌,軌重33.24公斤/米。
中東鐵路南滿等8條支線的興筑
沙俄獲取中東鐵路干線修筑權以后,又提出在哈爾濱以南修筑支線,力圖強占中國已動工修建的旅順軍港和附近的大連港,謀取南滿鐵路支線的興筑權。沙俄外交大臣穆拉維也夫曾指出:“只有在旅順口牢牢地站穩腳跟,并通過鐵路支線使其與俄國聯結起來以后,才能在遠東事務中堅定地貫徹自己的意志,必要時就用武力予以支持。”(《交通史路政編》,第17冊)
1897年12月,俄國派軍艦進入大連灣,占領旅順、大連港。沙俄陸軍大臣克羅衛特金揚言要長期占領旅大,并要奪取整個遼東半島,還要從速筑一條中東鐵路支線,直達旅順港口。沙俄政府很快就向清政府提出要租借旅大和修筑中東鐵路南滿支線的要求。
1898年3月,清政府屈從于沙俄的壓力,派李鴻章、張蔭桓與俄國代理公使巴布羅福在北京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共9款。
同年4月25日,清政府又被迫派出使大臣許景澄、駐俄公使楊儒與沙俄在彼得堡簽訂《續訂旅大租地條約》共6款。
6月24日,許、楊兩使,又奉命與中東鐵路公司簽訂《東省鐵路公司續訂合同》,共9款。
至此,沙俄多年夢寐以求的黃海沿岸常年不凍港的愿望終于爭奪到手。接著,它又把遼東半島上這片租借地改為關東省,設立總督來統治,以旅順為首府。妄圖居為己有,所謂25年租借期,不過是欺世之詞。

中東鐵路哈爾濱車站
南滿支線是從哈爾濱至旅順,全長974.9公里,1901年7月建成。
中東鐵路支線還有:大石橋至營口支線,長21.9公里;南關嶺至大連支線,長15.4公里;大房身至柳樹屯支線,長5.9公里;大連至旅順聯絡線,長1.1公里;哈爾濱碼頭支線,長5.8公里;煙臺煤礦支線,長15.2公里;扎賚諾爾煤礦支線,長1.5公里。
中東鐵路干線長1514.4公里,干支線總長2556.1公里。
1903年7月,中東鐵路全線竣工通車,歷時6年。中東鐵路的建設費用2億5千4百多萬盧布,每公里造價超過10萬盧布。
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大大增強了沙俄在運東的力量。維特在1902年8月呈交沙皇的長篇奏折中,陳述修建中東鐵路對俄國五大作用:使俄國便于向中國推銷工業品和向中國取得農林礦產原料;使俄國便于向東方移民,開發西伯利亞和濱海地區的自然資源;使俄國和遠東地區的聯系暢通無阻;使高加索等不安靖地區治安得到鞏固;使俄國一旦用兵中國,調遣迅速。俄國不但在經濟上,而且在軍事上、政治上都得到莫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