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京奉鐵路全線通車

1888年鐵路延伸到塘沽,后又展修到天津,為唐津鐵路。10月9日,李鴻章親率官員和商人自天津乘火車到唐山,對分三段(唐胥、胥蘆、蘆津)建成的長130公里的唐津鐵路全線查驗巡視。該路11月開通,辦理客運,唐山至天津每日往返客車兩趟。

1889年李鴻章策劃修建唐山至山海關鐵路,1890年修至古冶林西礦,共長24.2公里。由天津至古冶全長154.6公里,均隸屬中國鐵路公司管理。至此,公司資本告罄,無力進行展修。

官辦鐵路的興筑。1891年4月,清廷派李鴻章督辦關東鐵路,在山海關設立“北洋官鐵路局”,派記名提督周蘭亭和直隸候補道李樹棠為總辦,委派金達為總工程司,負責古冶至山海關和展筑關外鐵路工程,這是中國官辦鐵路之始。資金來源是原準備修建盧漢鐵路的官款,每年撥銀120萬兩,直隸等16省每省每年撥銀5萬兩,共計200萬兩。1891年由金達率測量隊從古冶至營口間的勘察、設計。1892年從古冶修至灤縣及灤河。

1895年12月,清政府決定籌撥官款修建天津至盧溝橋鐵路,調廣西按察使胡燏棻為督辦大臣,并設津盧鐵路局。

津盧鐵路所經地段,地勢平緩,只穿過幾條不大的河流。路基按復線施工,單線鋪軌。1896年開工修至豐臺,1897年修到右安門外馬家堡,同年修建豐臺至盧溝橋支線。津盧鐵路長139公里,所用資金除戶部撥銀160萬兩、北洋大臣借銀60萬兩、胡燏棻借商股40萬兩外,由北洋大臣擔保向英國匯豐銀行前后三次借銀90萬兩,向英麥加利銀行和俄道勝銀行各借銀20萬兩,用于購買鋼軌、鋼梁、機車、車輛等,此外還有短欠英怡和洋行軌料銀24萬兩,以上共計銀414萬兩。

1896年,商辦天津至古冶鐵路收歸官辦,所有商股換發五厘公債。中國鐵路公司與北洋官鐵路局合并,稱“津榆鐵路總局”。1897年7月,籌議接修關外鐵路,津榆鐵路總局和津盧鐵路局合并,改稱“關內外鐵路總局”。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英國將津盧線從馬家堡延到永定門、東便門,再到正陽門,建前門東站(后稱前門站、北京站)。

1902年4月,中英訂立《交還關內外鐵路章程》、《關內外鐵路交還以后章程》和《山海關至北京鐵路上軍事運輸章程》。根據《交還關內外鐵路章程》的規定,八國聯軍的英國侵略軍應在1902年6月1日以后將它占據的京津、津榆鐵路及此間修筑的東便門至通州、馬家堡至永定門至前門的各鐵路交還中國。

1907年,北京、皇姑屯間開通。1911年8月,鐵路展修到奉天城(后稱沈陽市),定名為京奉鐵路。京奉鐵路管理局設在天津。后又叫平奉鐵路、北寧鐵路;以山海關劃界分別叫京山線、沈山線。1914年1月和中東鐵路聯運,便成了京哈鐵路。

前門站待發列車

京奉鐵路的艱難歷程。從1881年李鴻章上奏修建唐胥鐵路起,到1911年京奉鐵路全線通車,前后斷斷續續用了30年時間。在這30年中,這條鐵路經過商辦、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收歸官辦、借外款修建,到外國攫奪、收歸國有的演變過程。這其中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有頑固派的重重反對、無知愚民的拆毀、義和團時期的破壞、土匪的搶劫;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俄戰爭、中東路事件和日本十幾年侵華戰爭的劫難;從民間招股,到動用官款,到舉借外債;從用騾馬拖拽,到用小鍋爐改裝的簡易機車,到先進的機車、車輛的使用;每一塊碎石、每一根枕木和每一條鋼軌都嘗盡酸甜苦辣的滋味,都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這條鐵路是中國自辦的鐵路,它的不平凡經歷,正是中國早期鐵路建設艱難歷程的縮影。

京奉鐵路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鹤山市| 开化县| 宜兰市| 海淀区| 吐鲁番市| 汾阳市| 抚松县| 安溪县| 广德县| 牙克石市| 乌拉特前旗| 靖宇县| 开江县| 信阳市| 侯马市| 平远县| 天台县| 台中市| 仁化县| 库车县| 库车县| 大石桥市| 尉犁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兰溪市| 乌鲁木齐市| 阳新县| 手机| 肥城市| 彭州市| 乃东县| 西城区| 鞍山市| 随州市| 海原县| 鹰潭市| 宜阳县| 德阳市| 龙井市|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