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股市也沒那么可怕

上面的內容也許會讓很多人對股市的躍躍欲試冷靜下來,但我無意于將股市描繪成一個洪水猛獸。事實上,股市也確實沒有那么可怕,甚至其成功的道路比你想象的更清晰。關鍵是,走正確的道路。

1.2.1 小概率中的大概率

很多人都說股市像賭場,對很多人來說股市確實也就是賭場。但在我看來賭場根本不需要“場”,賭徒到哪里賭場就在哪里。哪怕是一副撲克牌、幾個石頭子兒都可以賭。在股市里要想賭就更容易了,而且各方機構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賭民”精心推出了各種各樣的賭具;股票不夠玩那就來股指期貨,可轉債和普通基金不夠玩那就來杠桿基金,國內的不夠玩那就到國外市場開戶。

我經常說:做投資者還是做賭徒,是個自由的選擇。股市就是一面鏡子:你天天看到的是內幕消息,那么你就會成為消息追逐者;你天天看到的是賭博,那么你就會成為賭徒:你天天看到的是均線指標,那么你就會成為交易者;你天天看到的是企業經營,那么你就會成為投資者。沒人規定在股市里一定要如何,自己種下“因”自己收到“果”,如此而已。

投資確實是一個艱難和高壁壘的游戲但它不是真的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頭。一方面我們確實看到很多股民在證券市場中傾注了大量心血依然慘敗而歸,但另一方面卻是市場的少數獲利者簡單的讓人難以置信。

2010年初俄羅斯媒體報道了一則有趣的新聞,有一只名叫魯莎的大猩猩,從30只股票中挑選出了8只,如果有人據此買入并持有1年,那么這只大猩猩的“投資組合”將帶來3倍的回報。就是用這種誰也摸不到門路的投資法,猩猩將俄羅斯國內94%的基金業績甩在身后。更有趣的是《金融時報》也公布了一項類似的研究,證明大部分經過計算機刺激的猴子在1938~2011年都能戰勝股票市場——多么讓人敬佩和不可思議的猴子啊!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這些猴子沒有知識,沒有背景,甚至沒有思維,它們所選擇的公司基本上是隨機亂點的,從這一點來看它們幾乎毫無勝算。但它們相比人類也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巨大優勢,那就是它們根本沒有財富的概念,所以面對股市的波動絕無任何貪婪和恐懼。

我當然不相信在家里養只猩猩并且靠它來扔飛鏢就能成為股市贏家,除非有事實證明成千上萬只猩猩在任意一個5年間扔飛鏢獲勝的概率都非常高,否則這不過是一個不具有統計意義的偶然現象而已。但這一現象也說明了,股市里的慘敗其實大多數都是“自我折騰”的主動性行為所導致的。

在股市中取得優秀收益的確實永遠只是少數人,但這是否真的說明證券投資是個結局完全隨機、大家都是在里面拼人品和運氣的賭博游戲?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做投資某種意義上說是在尋求超額收益的“小概率事件”。但“概率小”不是因為投資真的毫無規律,完全就像六合彩一樣呈現收益的隨機波動。而是因為市場里真正明白“什么是正確的事和愿意堅持做正確的事”的人始終是稀缺的分子。所以只要踏出這一步,你就會發現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投資的成功事實上恰恰是某種“大概率事件”!

而且正是因為這個市場中不懂得、不愿意去做正確的事的人太多,這就給了真正覺醒的人更大的機會。就像在一個普通的商業市場中,也許最終的勝出者高度壟斷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其他大部分公司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你不能因為最后只剩下的幾個壟斷者就說這個行業不賺錢,是賭博。相反,正是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太弱小,所以他們反而可以掠取市場收益的大部分,成為最大的贏家。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市場中大多數的參與者越是不理性,越是缺乏專業知識,越是賭博心態濃厚,這個市場就越是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朋友不妨看看巴菲特是怎樣說的。

“投資者能否取得優異的投資成果,這既取決于你在投資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擁有的知識,也取決于在你的投資生涯中股市的愚蠢程度有多大。股市的行為越愚蠢,有條不紊的投資者成功的機會越大。遵從格雷厄姆的建議,你就能從股市的愚蠢行為中獲利,而不會成為愚蠢行為的參與者。”

——巴菲特在為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作的序言股市中確實充斥著各種愚蠢,對此我們無能為力。但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應該自問一下,自己是愿意成為愚蠢中的一員,還是與愚蠢的行為劃清界限并從中笑納收益呢?

1.2.2 虛假的安全感

在決定投資之前,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需要搞清楚:股票到底是不是一份可靠的資產?我們來看一些相關研究資料。

下圖是一個全球主要證券市場長期回報率的調查,在這個調查中并不是只有美國才有優秀的股市回報,幾乎所有實現了長期發展的國家都具有非常穩定的回報率。在一個長達112年的時間周期內,各國股市統計中的平均復利回報率約為5%,要注意到這是扣除了通貨膨脹之后的真實回報率。

在這個調查中,債券這一讓人感到安全和愉快的“避風港”的長期收益率卻非常低,幾乎產生不了什么回報。如果手握現金或者僅僅是存在銀行里的話,長期來看更是無異于對資產的自殺。

這是因為每個家庭的財富都面臨一個共同的敵人——通貨膨脹。30年前萬元戶算是大富翁了但現在1萬元可能只是一次出國旅行的費用。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就像一個持續散發著巨大熱量的太陽,而儲蓄和現金資產就像一座不斷在融化的冰山。所以現金是一種看起來很安全但實際上非常脆弱的資產。對此《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在200多年前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紙幣只服務于那些有權操縱紙幣發行的人而讓那些辛苦掙錢儲蓄的人看起來像傻瓜”。

在這一點上股票卻顯現出與常人觀感完全不同的一面。下圖是《股市長線法寶》的作者杰米里J.西格爾對于股票、債券、國庫券在不同持有周期下盈利及虧損幅度的一個統計。

來源:《股市長線法寶》一書21頁

根據這項研究,如果僅以1~2年的持有周期來看,股票的波動范圍確實非常大。它有從66.6%的正收益到一38.6%的虧損這樣寬的波動區間。這與人們印象中股市總是“暴漲暴跌”的印象比較接近。但如果將持有周期提高到5年,那么股票最壞的回報率也只有-11%其波動的區間已經與債券非常接近。但是當投資周期上升到20年時,即使是最差的股票投資回報率也是正數,而此時債券和國庫券的最差收益率已經是負數(跑輸通貨膨脹)——不要小看這一3%的虧損,放在20年的時間積累下這相當于損失了一半兒的實際購買力。當時間拉長到30年,股票的收益顯示出更大的優越性。

請注意,這里的投資年限并不是指持有特定的某只股票,而是只要持有的是股票資產即可,無論在這一過程中其投資組合進行了怎樣的更替。

這個重要的統計揭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事實:如果基于家庭資產的長期增值和保值,股票才是最為可靠的中流砥柱。在西格爾教授的另一個研究中,統計了各類主要資產在1802~2006年的實際總體回報率(以美元計。考慮到這期間的物價指數的變化,反映的是實際購買力)。如果在1802年每樣資產投資1美元到2006年時的實際購買力結果如下:

可見在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洗禮后現金的實際購買力已經縮水到了原來的6%。也就是說原本的千萬富翁將只剩下60萬元的購買力。黃金大體還保持著原本的購買力水平,能夠也只能夠“保值”。國庫券和債券的情況要好得多,但相比股票而言所有的資產回報率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在長遠的視角下,股票成為追求資產增值極具吸引力的選擇。與這個事實相對照的是近期對于美國家庭資產分部情況的一個統計,如下圖:

圖片來自網絡

從統計中可見,越是富裕的階層其財產中商業股票和投資所占的比重越高(最富裕的1%其商業股票+投資占資產比重近80%,中上層這一比例為45%左右,中下層只有不到20%),經濟水平越低反而越缺乏投資的意識。對大多數人來說早早的高負債買入房產的心理,或者把錢干脆花掉的愉悅感都是難以克服的。意識,是財富分化中最首要的區別。如果說智商決定了人對復雜知識的學習能力,情商決定了社會化活動的能力,那么財商就決定了一個人能否借助大勢積累財富的能力。

因此,對待股票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股票作為一項資產選擇是不容忽視的,擁有優秀公司的股權將是普通人實現資產長期保值和大幅增值的最佳選擇之一。而現金這種能帶來虛假安全感的資產,長期來看必然會使你成為通貨膨脹的最大受害者。當然,股票投資的專業化要求很高,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定期投資于指數基金可能是一個最合理的選擇。

最后還是特別強調一下,所謂的現金輸家是站在長期的角度而言,就兩三年的周期來看,通貨膨脹一般不會給現金持有者帶來太大的傷害。一年的通貨膨脹率扣除銀行利率后的損失不過幾個點。但如果一筆不明智的投資,則很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給你帶來30%以上的損失。所以,通貨膨脹可能是促使我們正視股票資產配置價值的“長期理由”,但卻不是盲目沖向市場的借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柳河县| 莎车县| 泰顺县| 黄梅县| 阳江市| 邻水| 邹城市| 平江县| 凉山| 东乌| 乐业县| 错那县| 白沙| 林口县| 临泽县| 达日县| 常熟市| 武冈市| 通州区| 兴国县| 巴楚县| 景东| 天台县| 乐昌市| 哈密市| 威海市| 平湖市| 民县| 利辛县| 巴南区| 岗巴县| 柳江县| 诏安县| 绍兴市| 台湾省| 梁河县| 通江县| 即墨市| 邳州市|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