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進階之道:一個散戶的自我修養
- 李杰
- 1395字
- 2019-01-04 15:29:51
3.2 易學難精的價值投資
我一直覺得,股市中虧損的那7成人其實都是聰明人。正因為自恃聰明,所以總在想怎樣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賺最多的錢”,總在探尋”最接近頂點的地方跑路,最靠近底部的地方抄進”,總是喜歡“不用下太多笨工夫就能輕松賺大錢”。盈利的少數分子看上去倒常常像個傻瓜——他們一般都具備一點兒偏執狂的基因,都更信奉樸素的道理,很有自知之明,還有點兒一根筋。他們覺得“賺大錢、賺快錢”不是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兒,他們認為”股市同樣具有很高的壁壘,需要持續刻苦的學習”。他們傻傻地在別人的嘲笑聲中買入,在別人的嘲笑聲中守住,又在別人的嘲笑聲中賣出。最后,他們在所有聰明人回頭一看傻眼的時候微笑。
所以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會做一些短期看來很傻但長期會成為贏家的事情,小聰明的人會做一些短期看來有利可圖但長期必成為輸家的事。要么確信自己真的聰明絕頂,要么最好不要經常耍小聰明而應該憨厚一些。
郭德綱曾經說過一段話:“京劇看起來就很難,唱念做打翻,樣樣都要下苦工,這是看得見的,所有人一看到就會被嚇住了。相聲看起來是最簡單的工作,誰都會說話,所以我憑什么要買票聽你說話呢?問題就在這兒,京劇就像一座大山你能一眼看出高來就不敢往上爬了。但相聲你乍一看就是個小土坡,但你爬上去發現后面有一個高的坡,再爬又有一個更高的,再爬還有……”某種程度上而言,投資和相聲的狀況很相似。
我發現和不太了解證券投資的人聊天,如果你講的話是屬于從企業經營角度談的,往往不會引起什么重視甚至會被認為比較虛偽——雖然未必說出來,但表情和態度大致是這樣的潛合詞。相反,如果你大談一些技術指標的訣竅和所謂的獨有秘籍,或者能就各種熱點的財經消息和政策熱點發散開去滔滔不絕,則往往被追捧和視為高手。
仔細想想其實這種現象并不奇怪,技術分析也好,宏觀經濟也罷,都是剛聽起來像天書,初學者很容易被唬住。但其實長時間就會發現,其研究領域其實是不斷收斂的,所需要關注的信息一定是越來越集中到幾個最簡單的反饋指標上,否則更容易紊亂和互相發生沖突。而價值投資則正相反,初時都是一些最樸實的大白話,沒有一句是你完全聽不懂的。但越學越發現所涉及的知識面急劇膨脹,從最基本的財務知識的掌握,到企業經營規律的認識,到客觀與主觀偏離的影響,到市場定價機制的復雜性,再到價值的動態性和相對性……可以說每一部分都涉及大量的知識點。更困難的是,這些知識點本身還都在動態的擴張之中,隨著投資對象的更換,很多原先積累起來的經驗和知識很可能都要重新再次更新。
麻煩的是,即使掌握了上述的知識也并不能確保成功,因為投資者還需要戰勝自己的貪婪和恐懼,必須在時刻都在制造麻煩和誘惑的市場中保持理性。學到了什么只是一個方面,始終保持理性的存在并且運用這些知識,才是成功的關鍵。
我向來認為要真正認識一個事物,不是看能說出多少它的優點,而是能不能充分認識到它的缺陷。對于股民來說,價值投資不但要經過大量的學習,而且整個投資過程是索然無味甚至艱辛的。沒有那么多的激動、忐忑、狂喜、沮喪的情緒輪回。互相之間的交流也都是些財務數字、經營狀況等讓人乏味的內容,遠遠比不上股民間一個個爆炸性的內幕消息或者對技術指標的神秘挖掘來得刺激和吸引人。如果誰想體驗股市的跌宕和五彩斑斕,那么價值投資的傳統保守和簡單重復肯定是不適合他的。
所以只有了解了這么多“缺點”之后依然愿意進入價值投資大門的,才算是真正的有緣人吧。